大模型开启算力新一轮竞赛,中科曙光首提“立体计算”战略 | To B 产业观察

2024年04月12日18:05:19 科技 1996

2024年,衡量大模型算力的标准发生了变化。

之前大家会直观关注有多少张GPU卡,用算力规模去预估大模型的竞争力,现在则正在朝着应用效果的视角,自上而下地去看待大模型算力,算力是大模型竞争力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本质上是因为,大模型算力到应用之间,还隔着现实的千难万难。因此,沿用此前对通用算力的衡量标准是不准确的,因为通用算力所支持的业务负载基本定型,典型如短视频、电商等互联网应用,有多少算力就对应着成比例增长的应用价值。

但是,当前大模型算力到应用的转化曲线可能差异巨大,在基础软硬件平台都尚处于高额投入期时,如何建设大模型算力,是一个既要考虑现在,也要考虑未来的宏大命题。

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撰文写道,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适度超前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形成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数字经济时代,算力是新质生产力,算力网是促进全国范围内各类算力大规模调度运营的数字基础设施,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推动算力基础设施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推动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必须顺应发展需求、遵循技术规律,加强顶层设计与规划,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提升跨区域算力调度水平,不断夯实数字中国建设基础。

中科曙光首次提出了“立体计算”体系,旨在打造一种全新的计算体系构建与运营模式,也成为应对大模型算力挑战的答案之一。

新算力竞赛,重在生态

算力产业很久没有这么热闹了,甚至很多此前不在算力领域的企业也来掺一脚,这也是新技术和新产业发展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现象。新机会永远在变化中诞生,用来形容如今的算力竞赛再合适不过,如果用长线眼光看,现在的大模型算力发展还处于产业周期的早期,百废待兴,全局待解。

目前行业内对于算力产业存在的问题,逐步形成一些共性认知。首先,从规模层面看,全国各地新建和改造了大量智算中心,但是行业依旧感受到算力“荒”,一方认为算力不够,亟需建设,另一方认为,算力架构单一,不是建得多就有用,体现出业界对算力真正转化成生产力的期待。

大模型开启算力新一轮竞赛,中科曙光首提“立体计算”战略 | To B 产业观察 - 天天要闻

钛媒体App观察到,前两年很多大型算力中心建设也是摸着石头过河,“道”不见得看得很清楚,在规划角度更多考虑算力规模,算力到底怎么用起来,综合算力生态的建设,从一开始想得并不全面。

其次,从大模型应用层面看,单个企业的应用深度和行业场景的应用广度,要求更好的开发体验,业内存在重硬轻软,技术与场景需求割裂的问题。

以往的算力中心应用场景有限,更多针对科研领域等有限的应用场景,智算中心需要面向全行业的各类场景,算力与场景应用的深度结合,对千行百业的覆盖度,是目前需要加强的部分。

这就需要大量的软件工具,连通算力到应用之间的全流程,算力架构单一,涉及到数据处理、模型训练、模型部署、应用监控、调优与评估等。

最后是大模型的生态,这是比技术之外更复杂的产业要素。中科曙光高级副总裁任京旸表示,在大模型算力构建的初期一定要考虑建成之后的生态,生态不是单点的而是综合的,今天要想把算力用好,不像以前云时代的单一供应商,做好算力的生产和输出就可以。

公共算力平台既要提供算力,也要在“产学研”融合方面有更多部署,产业协作尤其重要。同时,今天的算力生态也是多元路线,生态应对多种重要技术路线进行兼容。

围绕算力生产、制造、服务的链条,需要完整商业生态融合在一起,既包括算力的提供者也包括算力运营者,产业生态体系还存在不足,未来算力网络运营商、软件服务商、软件应用接入方等会进一步发展,综合各方力量才能够形成正向循环的商业算力生态。

立体计算的终局:算力转化为生产力

为应对如上需求,中科曙光提出“立体计算”,强化“建、用、生态”三维协同发力,构成全新计算体系。立体计算战略的终局,是让算力转化为生产力,这是当前背景下,中科曙光对大模型算力和产业生态的应对之策。

大模型开启算力新一轮竞赛,中科曙光首提“立体计算”战略 | To B 产业观察 - 天天要闻

具体来看,从立体算力建设的角度,立体计算要实现多样化算力生产,跨壁垒算力调动,以及全局性算力服务,国内能支持多样化算力的厂商并不多,中科曙光是其中之一,例如芯片的立体堆叠等技术,只有少数厂商具备能力。

在算力跨区域调度和跨任务应用方面,智算中心要支持面向算力网络的演进,不能只孤立局限在当地,由此要考虑硬件搭配、网络架构、软件储备等长期成长性。

从立体应用赋能的角度,中科曙光可实现广度(全行业)、宽度(全场景)、深度(全周期)、应用三维赋能,针对应用开发进行全流程支持与全场景渗透。

例如视频场景,当地视频应用企业负责前端数据采集端,无论视频数据,还是文本数据,一次采集之后进行后端统一纳管计算,搭载在曙光算力平台上进行多次不同场景的应用分析,分析结果传输到指挥中台上形成算力、算距、算法软硬件闭环。

从立体生态角度,中科曙光将加大对硬件算力平台和软件生态的投入和支持,产学研与商业模式融合,不断补充生态中缺少的能力和角色,由此推动算力更好运行不断更新的大模型,运行更多的软件,最终服务于应用生态,算力生态注定是一个漫长且没有终点的长期工作。

譬如,在中科曙光落地智算中心的区域,具备技术和人才优势的中大型企业能显著受益,更值得关注的是,数以千万计的整中小企业体量不大,AI人才也不够,如今也有了通向大模型的低成本实践路径。

作为公共算力平台,更关注帮助当地的中小企业从进入到跨过AI门槛,中科曙光会引入并联合生态伙伴赋能当地企业,算小账,有时候是赔本赚吆喝,但算大账,大模型生态繁荣不能简单用收入来衡量。

立体计算不止是一种商业模式,也是一种将算力转化为生产力的经济模式。以中科曙光最近落地长沙的5A智算中心为例,该中心已吸引上百家企业入驻共建,实现万余家商业应用接入,未来中科曙光计划并将“立体计算”模式复制到全国,推动大模型算力产业繁荣。

“产业要发展,经济要增长,用上大模型是必经之路,做这件事(算力生态)不见得每件事都要赚钱,但还是要长周期地做。”任京旸表示。

(本文首发钛媒体APP 作者|张帅,欢迎添加作者mr3right爆料、交流)

科技分类资讯推荐

长安与东风重组新进展:朱华荣称不会改变长安既定战略 - 天天要闻

长安与东风重组新进展:朱华荣称不会改变长安既定战略

2月9日,长安汽车和东风集团股份(00489.HK)同步发布了控股股东“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的信息。长安汽车的控股股东是兵装集团,而东风集团股份的控股股东是东风公司。随即,长安汽车和东风集团这两家汽车央企将合并重组,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公安部出手了!年龄限制放宽10年、送考下乡,2025年考驾照不难了 - 天天要闻

公安部出手了!年龄限制放宽10年、送考下乡,2025年考驾照不难了

电动车加强管理以后,要求机动车类型的车辆需要持证上路,但是老年人考驾照却受阻,一方面有年龄的限制,另一方面偏远山区考驾照不方便,所以在2025年公安部出手了,年龄限制放宽10年,同时推出送考下乡服务,还进一步的降低考驾照的费用,2025年起考摩托车驾照不难了。
从“星灵安全守护体系”到昊铂HL,看懂广汽科技日 - 天天要闻

从“星灵安全守护体系”到昊铂HL,看懂广汽科技日

发布会以技术切入,并全程围绕安全展开。广汽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冯兴亚率先登场,宣布2025年四季度将正式上市支持L3级智能驾驶的车型,他同时强调面向自动驾驶时代对智能驾驶技术、整车安全架构以及突发风险处理能力的要求更高。如何才能满足更高的要求?冯兴亚提到了“广汽
关税大棒下,最受伤的车企出现了 - 天天要闻

关税大棒下,最受伤的车企出现了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刚挥出,尚未吓退“外敌”,却先刺痛了自己。近日,拥有玛莎拉蒂、Jeep等14个品牌的全球第四大车企斯泰兰蒂斯突然宣布裁撤900名美国工人,关闭加拿大和墨西哥两家工厂,北美生产线陷入瘫痪。几乎同一时间,捷豹路虎宣布暂停对美出口一个月,奥迪更是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