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称“活在未来”的汪建 要在“生命时代”走出新路

2024年01月19日20:50:41 科技 7614

自称“活在未来”的汪建 要在“生命时代”走出新路 - 天天要闻

自称“活在未来”的汪建 要在“生命时代”走出新路 - 天天要闻

启动人类基因组计划

研究“生命天书”的奥秘

解读其中包含的遗传信息

通过猛犸象的遗骸提取dna

完成基因测序

与已经灭绝上万年的古生物“面对面”

诱导体细胞培养出

“最年轻”的人类全能干细胞

为再生医学领域创造更多可能性

多年来全球科学家们前赴后继

不断尝试破解生命的密码

 

作为其中一员的

华大集团联合创始人汪建

希望在科学前沿不断探索

“一个细胞如何变成一个完整的个体

一颗种子怎样长成参天大树

是时候真正从分子层面上去了解其过程和规律”

 

自称“活在未来”的汪建 要在“生命时代”走出新路 - 天天要闻自称“活在未来”的汪建 要在“生命时代”走出新路 - 天天要闻  

从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

到诱导培养出人类全能干细胞

从基因测序核心工具“卡脖子”

到自主研发国产测序仪

汪建认为

在“生命时代”到来之时

中国一定会走上并跑甚至领跑的道路

在下一场更大的时代变化中

走出新的路子

 

自称“活在未来”的汪建 要在“生命时代”走出新路 - 天天要闻  

从分子层面研究生命的奥秘



 

干细胞是人体内具有“超强再生能力”的一类细胞。多年来,科学界在干细胞领域持续开展研究并获得瞩目成果。

 

日本科学家山中伸弥诱导培养出了人类多能干细胞,相当于受精卵发育5-6天的状态,获得了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0年后,中国科学家诱导培养出类似受精卵发育3天状态的人类全能干细胞,是在体外培养出的全球“最年轻”的人类细胞。汪建称,早2天的细胞可以生成全新的个体,而前者不行。

 

同时,汪建提到这项研究将有可能应用于再生医学领域:“现在我们做一些类器官,就把细胞放到那儿,诱导它往肝脏走。一个三维器官的形成是很复杂的过程,它真正形成一个肝脏,还会有一段时间。”

 

我们好奇,如果沿着这个路线走下去,心、肝、脾、肺、肾等人体内部器官将都可以通过再生的方式实现替换、甚至更新吗?对于这个问题,汪建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自称“活在未来”的汪建 要在“生命时代”走出新路 - 天天要闻


也有人质疑汪建,但对此他并不在意。“当人类基因组计划还处在38亿美元做一个人的基因组图谱时,我们就提出是不是人人都可以做?有谁相信?现在我们公开试剂成本的批发价是99美元。”汪建认为,归根结底,这是生命科学的进步。

 

“过去几百年,我们花了很多时间研究地球和宇宙的起源,现在是时候真正从分子水平上去研究、了解一个细胞变成一个完整的个体、一颗种子变成参天大树的过程和规律是什么了。”

 

汪建称,如果要揭示这个过程,那就是比人类基因组计划更浩大的项目,“人体由30几万亿到40万亿细胞组成,每一个细胞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不光是微观,还要介观、宏观地来看生命的全过程,才能够真正解读生命的奥秘。”

 

自称“活在未来”的汪建 要在“生命时代”走出新路 - 天天要闻


在“生命时代”走出新路



199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正式启动,科学家们想把人类基因组的30亿个碱基对的密码全部破译。那时,正在海外留学、工作的汪建与于军、杨焕明、刘斯奇一拍即合,决心为中国科学家们争取这张世界顶级基因研究圈儿的“入场券”。1999年,中国成为继美、英、日、法、德后,第六个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国家,承担起人类基因组图谱1%的测序任务。

 

而今,中国在基因测序领域的技术和实力得到全球广泛认可。早在14年前,汪建就认定基因测序仪的商用有广阔未来,于是他“赌”上了全部身家,一次性贷款买下美国公司的128台测序仪,掌握了当时全球近一半的测序能力。

 

自称“活在未来”的汪建 要在“生命时代”走出新路 - 天天要闻

自称“活在未来”的汪建 要在“生命时代”走出新路 - 天天要闻

汪建一直认为,不要盲目相信或跟随市场,最重要的是引领市场、创造市场。而他最主要的判断依据是人类的根本需求,“做这件事能不能提高人们的健康医疗水平、帮助农业育种、环境保护?那时候,在医学健康、农业和环境等方面,基因测序几乎是一片空白。”

 

利用大量进口的基因测序仪,汪建与团队在人类、动植物、微生物中,不断推进基因组测序与相关研究,参与了很多有影响力的科研项目。这引起了美国公司的高度警觉,华大也因此被“卡脖子”。他和团队为了“活下去”,再一次做出重要决策——研发中国人自己的基因测序仪。

 

“我们并没有长期用它的技术,我们在那个技术上做出一个全新的东西。”


自称“活在未来”的汪建 要在“生命时代”走出新路 - 天天要闻 

 

有人评价汪建:“混在当下,活在未来。”

 

对此,汪建说:“我真实的想法是,一定要把未来的东西尽可拉到现实社会,让中国在‘生命时代’走上领跑至少也得是并跑的节奏中去。我们完全有可能在下一场更大的时代变化过程中,走出新的路子来。”


自称“活在未来”的汪建 要在“生命时代”走出新路 - 天天要闻自称“活在未来”的汪建 要在“生命时代”走出新路 - 天天要闻  

1月19日

22点  cctv-4

《鲁健访谈·对话汪建》

敬请收看!



来源:cctv4《鲁健访谈》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新媒体

科技分类资讯推荐

长安与东风重组新进展:朱华荣称不会改变长安既定战略 - 天天要闻

长安与东风重组新进展:朱华荣称不会改变长安既定战略

2月9日,长安汽车和东风集团股份(00489.HK)同步发布了控股股东“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的信息。长安汽车的控股股东是兵装集团,而东风集团股份的控股股东是东风公司。随即,长安汽车和东风集团这两家汽车央企将合并重组,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公安部出手了!年龄限制放宽10年、送考下乡,2025年考驾照不难了 - 天天要闻

公安部出手了!年龄限制放宽10年、送考下乡,2025年考驾照不难了

电动车加强管理以后,要求机动车类型的车辆需要持证上路,但是老年人考驾照却受阻,一方面有年龄的限制,另一方面偏远山区考驾照不方便,所以在2025年公安部出手了,年龄限制放宽10年,同时推出送考下乡服务,还进一步的降低考驾照的费用,2025年起考摩托车驾照不难了。
从“星灵安全守护体系”到昊铂HL,看懂广汽科技日 - 天天要闻

从“星灵安全守护体系”到昊铂HL,看懂广汽科技日

发布会以技术切入,并全程围绕安全展开。广汽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冯兴亚率先登场,宣布2025年四季度将正式上市支持L3级智能驾驶的车型,他同时强调面向自动驾驶时代对智能驾驶技术、整车安全架构以及突发风险处理能力的要求更高。如何才能满足更高的要求?冯兴亚提到了“广汽
关税大棒下,最受伤的车企出现了 - 天天要闻

关税大棒下,最受伤的车企出现了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刚挥出,尚未吓退“外敌”,却先刺痛了自己。近日,拥有玛莎拉蒂、Jeep等14个品牌的全球第四大车企斯泰兰蒂斯突然宣布裁撤900名美国工人,关闭加拿大和墨西哥两家工厂,北美生产线陷入瘫痪。几乎同一时间,捷豹路虎宣布暂停对美出口一个月,奥迪更是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