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又一黑科技“星闪”,再度引发市场骚动,十大概念股一览

2023年09月11日23:36:02 科技 1791

华为又一黑科技“星闪”,再度引发市场骚动,十大概念股一览 - 天天要闻

2023年8月4日下午,华为研发的近距离无线连接技术——星闪(NearLink)在华为开发者大会上正式发布;

星闪(NearLink)汇聚了国内外300多家头部企业和机构的集体智慧,用一套标准集合蓝牙和WIFI等传统无线技术的优势,适用于消费电子、智能家居、新能源汽车、工业智造等多种场景,为鸿蒙万物互联提供更强大的连接,为用户打造更低时延、更低功耗、更广覆盖、更安全的联接技术,带来鸿蒙生态的革新体验。

随着Mate60、Mate60 Pro、Mate60 Pro+相继开启预定,该系列手机具备的一项特色功能——星闪连接走进大众视野。

星闪技术的最大意义,在于它摆脱了外国的掣肘,是完全原生于中国的技术,中国通信产业首次将三十多年来从跟随到领跑全球所积累的经验和技术,创新地应用在近距离无线联接领域,是中国科技自立自强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并且对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有强大助推作用。

作为继“卫星通信”之后的华为又一“黑科技”--星闪,再度引发市场骚动,以下整理了星闪概念前十强个股

十大星闪概念股

1.荣联科技(002642):星闪龙头,公司是星闪联盟的理事单位。公司作为专业数字化服务提供商,与华为在企业级产品方面有长期的合作,在产品、服务、云、数字能源和智能制造等领域有全面合作

2.创耀科技(688259)龙二,公司与消费类产品客户共同开发搭载星闪芯片的无线终端设备的项目尚处立项阶段。目前公司星闪芯片主要应用于消费类产品,例如无线的鼠标、键盘、穿戴设备;

3.高鸿股份(000851)龙三,公司在星闪技术方面开展了研究和标准化,但星闪技术主要面向车内主动降噪、环视等应用场景,不属于C-V2X技术范畴

4.九联科技(688609):公司是星闪联盟成员单位,致力于与华为等关键合作伙伴一起构建与星闪相关的生态系统,不断升级和优化星闪技术,以满足未来通信需求。公司在研项目有基于星闪技术组网产品及平台研发,具体应用前景为:1、低时延,给用户带来沉浸式无线通信微秒级低时延的优质体验;2、高并发,星闪支持高并发,满足大幅提升的通信节点数需求。基于星闪技术的组网产品目前正在样机阶段。

5.雷柏科技(002577):公司是星闪联盟成员单位,以无线鼠标,键盘,游戏手柄、智能眼镜等无线消费电子产品为主

6.鸿泉物联(688288):公司是星闪联盟会员单位,主营智能驾驶及高级辅助驾驶系统等汽车智联网设备;

7.数码视讯(300079):公司已加入由华为牵头成立的星闪联盟,成为联盟智能汽车产业推广组及安全组的支持单位。安全组主要负责研究星闪技术应用场景的安全(包括网络安全和功能安全)需求和安全解决方案等相关问题。

8、路畅科技(002813):星闪联盟单位,主营汽车智能驾驶及车联网应用领域;

9、当虹科技(688039)智能网联汽车方向,公司是华为星闪联盟成员。

10、海能达(002583):智能网联汽车方向,公司是华为星闪联盟成员。

科技分类资讯推荐

长安与东风重组新进展:朱华荣称不会改变长安既定战略 - 天天要闻

长安与东风重组新进展:朱华荣称不会改变长安既定战略

2月9日,长安汽车和东风集团股份(00489.HK)同步发布了控股股东“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的信息。长安汽车的控股股东是兵装集团,而东风集团股份的控股股东是东风公司。随即,长安汽车和东风集团这两家汽车央企将合并重组,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公安部出手了!年龄限制放宽10年、送考下乡,2025年考驾照不难了 - 天天要闻

公安部出手了!年龄限制放宽10年、送考下乡,2025年考驾照不难了

电动车加强管理以后,要求机动车类型的车辆需要持证上路,但是老年人考驾照却受阻,一方面有年龄的限制,另一方面偏远山区考驾照不方便,所以在2025年公安部出手了,年龄限制放宽10年,同时推出送考下乡服务,还进一步的降低考驾照的费用,2025年起考摩托车驾照不难了。
从“星灵安全守护体系”到昊铂HL,看懂广汽科技日 - 天天要闻

从“星灵安全守护体系”到昊铂HL,看懂广汽科技日

发布会以技术切入,并全程围绕安全展开。广汽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冯兴亚率先登场,宣布2025年四季度将正式上市支持L3级智能驾驶的车型,他同时强调面向自动驾驶时代对智能驾驶技术、整车安全架构以及突发风险处理能力的要求更高。如何才能满足更高的要求?冯兴亚提到了“广汽
关税大棒下,最受伤的车企出现了 - 天天要闻

关税大棒下,最受伤的车企出现了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刚挥出,尚未吓退“外敌”,却先刺痛了自己。近日,拥有玛莎拉蒂、Jeep等14个品牌的全球第四大车企斯泰兰蒂斯突然宣布裁撤900名美国工人,关闭加拿大和墨西哥两家工厂,北美生产线陷入瘫痪。几乎同一时间,捷豹路虎宣布暂停对美出口一个月,奥迪更是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