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后合资时代”中国车企的技术输出?

2023年08月01日20:45:13 科技 8271

上周,大众汽车宣布向小鹏汽车增资7亿美元,双方还达成技术框架协议,共同开发两款大众汽车品牌的电动车型;同时,奥迪也与上汽签署谅解备忘录,双方将结合各自优势,加快上汽奥迪全新电动车型的开发。

这被认为是中国汽车人的荣光时刻。这说明中国车企的新能源技术不仅得到了中国消费者的认可,而且也得到了大众、奥迪这样全球领先的跨国车企的认可。

如何看待“后合资时代”中国车企的技术输出? - 天天要闻

但事实上,变化早已悄然在发生。在此之前,丰田早已联手比亚迪和广汽,而且还成立了比亚迪丰田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开发面向中国市场的电动车;吉利的浩瀚SEA架构不仅用于领克、极氪等品牌,也用于沃尔沃、极星和smart等品牌上。

7月31日,丰田中国宣布,丰田在华最大研发基地“丰田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将于8月1日正式更名为丰田智能电动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丰田在华三家合资公司(一汽丰田、广汽丰田、比亚迪丰田)的研发中心工程师都将加入该研发中心主导的项目中,电装公司和爱信公司也将参与研发活动,加快电动化动力总成的研发。

如何看待“后合资时代”中国车企的技术输出? - 天天要闻

这也意味着,“后合资时代”已经全面到来。

业内对于“后合资时代”这个词肯定都不陌生。此前,大家对于这个词的理解有些“狭隘”,基本仅限于股比放开后,合资双方的话语权变化。但没想到的是,股比放开后的影响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其背后最重要的原因是,疫情3年,中国汽车市场风向大变,新能源品牌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而且凭借极度内卷的价格、更高颜值和配置等,顺利实现了通过智能化和电动化“换道超车”的愿望。

如何看待“后合资时代”中国车企的技术输出? - 天天要闻

有不少合资公司的外方高管很不理解,为什么不挣钱的生意也有人做?身处其中的中国汽车人也很痛苦,不知道这样的极度内卷还要持续多久,而自己又能不能成为熬到最后的胜利者?

虽然过程很痛苦,但正是这样的“涅槃重生”,提升了中国品牌头部车企的竞争力。蔚来董事长李斌刚开始坚持“我们不降价”,因为毛利已经非常低了,但最终还是变相官降3万,并由此获得了市场层面的反转;同理,小鹏汽车从G9上市的失败到G6的放手一搏、深蓝从SL03到S7、飞凡从R7到F7……可以说,每个新能源车企都已经并继续经历着“涅槃”的过程。

如何看待“后合资时代”中国车企的技术输出? - 天天要闻

相比之下,此前合资品牌真的可以用“躺赢”来形容:大众的套娃造型和动力总成已经十几年没变过了;丰田的内饰越来越廉价;日产固执挑战中国消费者对于三缸的偏见;现代起亚不仅造型越来越放飞,而且还将供应链牢牢把控在自己手里,使得产品的成本居高不下……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品牌“天时、地利、人和”都占尽了,崛起只是时间问题。

而且更重要的是,从智能化的发展速度和前景来看,除了美国外,中国绝对可以称得上是遥遥领先。因为中国的软件工程师不仅多,而且勤勤勉勉,这对于迭代速度非常快的软件行业而言,是至关重要的。而欧洲、日本等传统汽车强国,本身就缺乏这个基础。

如何看待“后合资时代”中国车企的技术输出? - 天天要闻

用户的接受度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中国消费者可以说是全世界最好的消费者,不仅“勇于尝鲜”,而且“喜新厌旧”,给创新提供了非常好的“土壤”。

因此,无论是丰田将智能电动汽车研发中心放在中国,还是大众联手小鹏进一步突围智能化,但仅仅只是开始。接下来会有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通过各种方式,“牵手”中国新能源车企,一起开发新能源车型。

比如零跑就在昨天的全新架构发布会上透露,已经有跨国车企在洽谈技术合作事宜。“零跑不仅是整车制造商,还会是核心技术输出公司。”

如何看待“后合资时代”中国车企的技术输出? - 天天要闻

但我们也没有必要因此而洋洋自得。

首先,尽管我们在智能化和电子电器架构等方面有先发优势,但更应该看到,在车辆可靠性、耐久性、底盘等方面,跨国公司有更多的经验积累,相比之下,中国车企是“一边开飞机、一边修飞机”,容易出现“萝卜快了不洗泥”的情况。

其次,中国的智能电动化转型领先全球,但是否代表全球汽车工业的发展方向还有待考察。电动化肯定毋庸置疑,但各地对于智能座舱的接受度却有很大区别,就好比欧洲、日本喜欢小车,中美消费者却喜欢大车一样。这种差异化,与区域特点有关,与文化有关。

如何看待“后合资时代”中国车企的技术输出? - 天天要闻

比如,在其他市场卖得很好的现代起亚、标致雪铁龙和雷诺等,就玩不转中国市场。所以,大众投资小鹏4.99%的股权,一方面是为了简化流程,更快推进;另一方面又何尝不是为了方便撤退呢?双方能否进一步深化合作,还要看全球市场的消费趋势变化。

中国汽车确实迎来了百年未有之大机遇,但要想抓住这次机遇,还需要——不卑不亢,不骄不躁,不气不馁,保持优势,补齐短板。如果动不动就要“干翻BBA”,嘲笑别人“三瓜两枣”,这样的企业格局,注定很难能走得长远。

科技分类资讯推荐

所谓“大而美”法案或将继续扩大美债规模 - 天天要闻

所谓“大而美”法案或将继续扩大美债规模

美国所谓“大而美”法案7月1日在国会参议院得到通过,当前还需要得到众议院的通过才能提交给美国总统签字。如果该法案最终通过并成为法律,预计将对已创下纪录的美国联邦政府债务增加压力。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估....
解码哈药618 突围路径:从产品矩阵到生态构建的行业示范 - 天天要闻

解码哈药618 突围路径:从产品矩阵到生态构建的行业示范

当 2025 年 "618" 电商大促成为检验消费市场韧性的试金石,哈药以国民药企的战略定力与创新突破,构建起一套 "传统赛道筑基 + 新兴领域破局" 的增长模型。在保健品行业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这家企业通过多品牌协同、产品创新迭代与数字化营销破圈,不仅巩固了细分市场领导地位,更以全链路生态布局为大健康产业提供了可复制...
更快,更强,更纯粹!超薄极致电竞利器ROG绝神OLED显示器 - 天天要闻

更快,更强,更纯粹!超薄极致电竞利器ROG绝神OLED显示器

熟悉鼠鼠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是一个游戏爱好者,无论是喊上朋友们一起开黑还是自己沉浸式体验制作精良的3A大作,都能在平时繁重的牛马生活之余带给我放松和快乐。作为重度游戏爱好者,外设的选择自然是马虎不得,这其中我最为看重的就是能够直接影响平时游戏体
坐飞机和高铁分别可以携带什么样的充电宝? - 天天要闻

坐飞机和高铁分别可以携带什么样的充电宝?

来源:【江西发布】近日民航局禁止携带没有3C标识、被召回范围的充电宝上机规定引发关注坐飞机和高铁分别可以携带什么样的充电宝?充电宝上飞机乘坐飞机时,充电宝只能在手提行李中携带或随身携带,严禁在托运行李中携带。
小米YU7“封神” 国产新能源汽车“新王换旧王” - 天天要闻

小米YU7“封神” 国产新能源汽车“新王换旧王”

摘要:新能源的新格局,雏形已现。凤凰网科技 出品2025年6月26日夜晚,小米旗下首款SUV车型小米YU 7正式发布。这款以豪华、高性能、极致体验、先进安全性为特征的SUV车型,犹如一颗重磅核弹投入本就不平静的新能源车市,激起千层浪。
百度前副总裁璩静开医美诊所,人均消费2218元 - 天天要闻

百度前副总裁璩静开医美诊所,人均消费2218元

红星资本局7月2日消息,百度前副总裁璩静在华为总部坂田基地附近开了一家医美诊所。据公开资料,璩静名下新增一家存续企业——深圳大为诊所。该诊所成立于2024年12月23日,璩静持股比例为100%,认缴出资额为100万元,经营范围为诊所服务等。
千里智行,常用常新,传祺向往S7 开启重磅OTA升级 - 天天要闻

千里智行,常用常新,传祺向往S7 开启重磅OTA升级

7月2日,传祺向往S7 OTA如期而至,OTA 2.0版本正式全量推送。本次升级新增16项功能,31项 功能升级和57项体验优化,主要涉及智能座舱、智能辅助驾驶、娱乐系统、车机交互等多个维度,旨在为用户提供常用常新的出行体验,功能强大又好用。
九州风神推出大霜塔棱镜风冷散热器:双塔棱镜顶盖,209 元 - 天天要闻

九州风神推出大霜塔棱镜风冷散热器:双塔棱镜顶盖,209 元

IT之家 7 月 3 日消息,九州风神 DeepCool 现已推出大霜塔棱镜 (AG620 ARGB V2) 风冷散热器。其采用双塔双风扇六热管直触设计,双塔顶部均配有 ARGB 灯效“棱镜顶盖”。大霜塔棱镜长宽高 129×136×162 (mm),支持 45mm 高内存条。其六根 6mm 双向恒定热平衡热管采用 CTT 2.0 核心触控技术在塔体底部并管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