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游记——印度港买鱼的故事(1)

2022年12月01日23:04:19 故事 1723

航海游记——印度港买鱼的故事(1) - 天天要闻

衣羊船长在印度南方金奈港(Chennai)

那一次,衣船长接到挪威船东来电:根据新的印度租家签订的租船合同,现命你轮在澳大利亚Abbot Point装完小麦之后,按前租船合同驶向印度的Visakhapatnam港(印度东部港口,维萨卡帕特南)卸粮。然后你船租给了印度某船务租赁公司,承担印度东部北煤南运的运输任务,租期三个月。请衣船长详细研读公司随后发来的租船合同。切记,在该港卸货完毕之后,按前租船人租船合同,在引水员下船的准确时立即发送船舶剩余燃料、润料和淡水的退租电文,转发新老租赁公司,以便船东与前租家结清租费,同时按新租任合同向下家租赁公司申报船舶租赁交船条件。

挪威船东对雇佣的中国海员一直似信非信中国衣船长是否熟悉租船业务能力,但是廉价雇佣中国海员成为西方船东极具吸引力,所以,在电文中一直隐隐出现不信任的措辞。

问题是自从挪威船东雇佣中国衣船长和海员后,船舶上除语言沟通存在交流在困难外,言听计从、执行力非常强,个人技能也比口是心非的印度海员强很多。

但中国海员直到现在仍然学不会印度人涂抹船舶问题,擅长写长篇自我吹嘘的工作汇报,滔滔不绝、满口好话以博得船东好感。中国船长几乎都是沉默寡言,不善言辩交流却船艺棋高一筹印度衣船长,倒是让船东感到中国海员太单纯了。中国海员外派的致命伤就在于此。

很坦率地讲,现在船上的衣船长的口语很“洋泾浜”而且不是一点点,甚至到了船东面试就结结巴巴差一点被淘汰。要不是船东急需衣船长,此船就没有该衣船长的职位了。好在他对船岸电文沟通非常娴熟且执行力非常强。上船后任何一项船东指令都完成得非常完美,船东打消了在下一个港口炒他鱿鱼的念想。就这样才在印度人把持的船舶上打进来一根楔子,并越打越深,竟然让船东重点关注了。这是后话了。

因为衣船长曾经去过印度东西港口,经常购买不到心仪的伙食的。所以,他在冥冥之中预感去印度南北运煤,维持适合中国海员的三个月的伙食非常困难,万一租赁结束到伙食补充更加糟糕的港口去,这以后的日子不是每天端碗吃白米饭吗?然后呢,船舶开始惶惶不安了。

船东曾经实行了由船舶伙食管理委员会发送的伙食订单,公司安排抵达港上伙食。但船东并不了解中国海员对伙食口味需求的不同种类,而且伙食的价格非常昂贵,往往被中国海员强烈抵制而不善而终。

几经海员针尖对麦芒的抵制后,船东在选择中国海员还是选择伙食控制权的问题上,破天荒对中国海员网开一面,下放了公司严格的伙食管理制度。船东说只要求衣船长做到保证充沛的伙食供应、保障海员身体健康,有足够的体力维持船舶安全的情况下,采用了海员自行购买伙食办法。

可是中国海员在国内公司喜欢发“晕浪食品”沿袭下来变相发伙食费的惯性,到了外派船上还千方百计,宁愿少吃菜也要从伙食的牙缝中掰出一点钱来发给大家,以填补外派工资低下的收入。虽然外派部在出发前一再告诉衣船长把好伙食费这一关。但中国海员就是不信邪,仍然以主人翁的惯性吵着闹着一定要发伙食费,还用看不来的怠工方式,让衣船长不得不妥协。

装小麦的速度非常快,当衣船长接到船东电文后,立即召集船舶伙食委员会,将下航次的租船合同向他们传达了租船工作、伙食供应等主要内容并分析了过往船东公司通常做法,然后再把自己的打算向伙食委员会摊牌。

伙食管理委会委员水手长听到衣船长的伙食安排计划,马上撂下话语,我不同意!现在船上粮食、油盐酱醋茶也满足三个月航次的储备。衣船长我们外派出来的目的就是赚钱!菜肴少一点我们都能承受,绝不会让你衣船长担忧的。

被水手长一带头,其他伙委会成员表现出一致的意见。衣船长孤立地如同目前俄乌战争中的处境,但意志特别强硬:“弟兄们,为了保障海员有足够的营养,维持高强度的体力劳动,我必须保障伙食储备。”

可是衣船长在认定的原则问题上绝不让步,但在善待海员上却百般为海员着想,尽力帮助海员排忧解难。

衣船长面对目前的航次情况,既然对海员解释不通就考虑再三后毅然决然,武断决定在澳大利亚艾博特角(Abbot Point)港向供应商购买足够伙食并要求大厨马上编制三个月的伙食清单。鉴于衣船长的权力,海员们口服心不服的态度给衣船长穿上了“小鞋”,船上购买伙食的尖锐矛盾在印度南北运煤的航次中不断出现。

大厨在水手长的压力下,还是缩减了伙食量。

衣船长对船上每天伙食供应量了如指掌,他浏览了伙食清单后说:这些伙食不能满足三个月的储备粮!他将伙委会递上来的购伙食清单加上了双倍数量,除了蔬菜不易长时间保存外,澳大利亚的猪牛羊肉、中国式的调味调料,将船上伙食库塞得满满的。考虑到海鱼的来源比较多,衣船长上了少量海鱼。

船上海员来自不同大陆船务公司,他们对衣船长擅自决定购买伙食以无声的方式,向衣船长发出了不友好的信息:“算你衣船长赚钱多,我们海员就是靠发一点伙食费来弥补收入,我们对伙食没有意见,船上伙食只要管我们肚子饱就行了,伙食可以吃一段,买一段,如果你衣船长想吃得好一点没有关系,可以让大厨给你开小灶,我们绝不会嫉妒你的。可是让我们买这么多伙食吃到什么时候?发不出伙食费我们找谁拿?你衣船长不是不知道我们大陆海员被外派单位盘剥了大部分的工资,一点点工资需要养家糊口?”

“衣船长大概贪婪供应商的回扣吧,要不为什么要购买这么多的伙食?”

风言风语吹进了衣船长的耳朵,但他一点也不妥协,他们哪里想到在外国购买伙食的不易。

衣船长想中国海员包括他自己都是怪可怜的,他叹了一口气:“普通海员一个月就是300、400美元的工资,可是我也是大陆出来的,作为衣船长,我也只拿1200美元的工资,比船上的外籍电机员2400美元工资少一倍!而每天5.5美元伙食费中省出一半拿现钱,确实是海员们每月所嗜望的。”

如果衣船长没有考虑海员的不合理也的确在情理中,在目前凭他权力暂时无法改变的现状情况下,船上出乱子还真不好说。

衣船长如同处于三合板环境,但在伙食方面绝不迁就海员们愿望。临开船前半天,一辆船舶伙食供应商的货车停在了舷梯边上,卸下了大量的伙食。

此刻,当衣船长在广播中动员海员弟兄协助供应商搬运伙食时,弟兄们都不愿意出来了。

“我十分理解来自不同航运公司的国内海员的心情,但是严峻的事实是备足三个月伙食是船东的要求和衣船长的责任。像我们这样的散货船到处游荡,到中国港口的机会几乎为零希望,今天不知道明天在哪里,如果在上气接不上下气的港口的情况下,伙食至关重要,否则海员将在海上遇到断粮困境或在某一港口花大价钱上并不满意的伙食。”

衣船长继续对渴望伙食费的海员弟兄们说:

“我所遇到的大量船舶供应商,都是在乘人之危之时,张开血盆大口或者举起砍刀大肆抬高物价盘剥海员。刚刚外派的海员来讲是不会意识到的,他们更不知道租赁船是航线不定的货船;就是tramping,其词义是像流浪汉一样,拖着沉重的脚步,长途跋涉到处流浪的乞丐。不错,伙食费在我衣船长手里。但我有权审核伙食清单,也有权利与供应商谈价格和回扣费,但我衣船长上船后就是这样的惯例,伙委会到我手里拿购伙食现金向供应商付费。你们讨回衣船长谈好的回扣,由伙委会成员支配回扣,衣船长绝不染指!”

衣船长言辞凿凿的表态,让海员弟兄们都低下了头,伴随着滴哩咕噜声音,他们极不情愿将在码头上的伙食搬到了船上,分门别类放置到了冰库、鱼库和蔬菜库内。

开航后,衣船长把海员的抱怨置在脑后,传来的风言风语只当是一阵凉风,有嗖嗖的感觉而更加对船舶伙食关心,对伙委会的伙食管理和吃用都放了一只眼,控制消耗不容浪费。也没有搞什么开小灶之特殊,与高级海员和普通海员吃一样的伙食,伙食始终在合理的消耗中,按三个月伙食平摊盘点还有结余,为了照顾海员情绪,我同意伙委会先每月预支海员50美元伙食费,暂时安抚海员的情绪。

我们船舶每星期南北两个港口。装煤港Paradip或者恒河口的Hardial港,装货两天,航行一天。卸港是过去叫Madras现在叫Chennai(金奈)的南方港口和Visakhapatnam港,卸货需要三、四天。由于经常来往这些港口之间,当在北方港口时一些码头工人和我轮海员渐渐熟了起来,那些工人就乘上班时机把自己在淡水河流、海淡水交界处抓的海鲜送到船上。

有一次靠泊Hardial港口,一个码头工人提了两只恒河甲鱼上船,用很便宜的价格想卖给水手长。衣船长见到后,呵呵,冷笑几声,衣船长转身以神秘的表情向伙委会成员们宣布:“在Hardial港坚决不买任何水产品!

航海游记——印度港买鱼的故事(1) - 天天要闻

印度金奈港码头工人

“衣船长,为什么这里便宜的水产不能购买?”

衣船长告诫水手长:“这里是恒河,印度的圣河!恒河两岸都是印度人焚烧遗体的地方,甲鱼饵料都是恒河里的各种动物尸体,所以很肥呀!你真敢吃?”

对于讲究饮食卫生的中国海员来讲,那是不容承受的。海员们这才恍然大悟。

衣船长对伙委会购买伙食都是严格把关,现金都是转手到伙委会后支付给供应商,因此一段时间后海员都信任衣船长对伙食管理理解。

水手中的意见领袖不好意思地、偷偷地跟衣船长窃窃私语:“衣船长对不起,在澳洲购买伙食时,我说了很多动人心弦的话,但是我像女人一样,头发长见识短。我知道我错怪你了,你大人不记小人过,就原谅我吧。”

衣船长爽朗地笑笑:“怎么?我已经不记得了,你还想让我在电脑中检索出来?小伙在船上好好干吧,衣船长有胸怀、有肚量的,所谓宰相肚里能撑船,何况我撑了一艘5万吨级的散货船!”

水手听了之后,与衣船长一起对着恒河的出海口畅怀大笑。

欲想了解衣船长后面如何保障船舶伙食供应,请看下篇故事。

故事分类资讯推荐

民间故事(瞎子摸骨) - 天天要闻

民间故事(瞎子摸骨)

陈干看着手里的玉佩叹了口气,这是他当初送给未婚妻林可儿的定亲信物,陈家败落后,林家嫌弃他穷,退了婚事,这玉佩也送还了回来,他一直没舍得典当,如今家里就剩这么一个值钱的物件,他打算典卖了作为赶考的路费。
母亲走后,我摘下给她买的耳环,大嫂面露讥讽,三天后她更不淡定 - 天天要闻

母亲走后,我摘下给她买的耳环,大嫂面露讥讽,三天后她更不淡定

母亲走后,我摘下给她买的耳环,大嫂面露讥讽,三天后她更不淡定1.母亲走的那天,天空灰蒙蒙的,像是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纱布,压抑得人喘不过气。我跪在灵堂前,泪水模糊了视线,耳边回荡着亲戚们断断续续的哭声,心里却空荡荡的,像被人掏空了一般。母亲走得很突然,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
女主管喝醉了,爬上了我的车,说道,我们去宾馆。 - 天天要闻

女主管喝醉了,爬上了我的车,说道,我们去宾馆。

张鸿蓄着一头乌黑的短发,眼神中带着些许郁郁寡欢,他站在这座繁华都市的边缘,独自望着远方林立的高楼。每一天,他就像无数城市里的普通职员一样,重复着简单枯燥的工作内容。这一天也不例外,他按时走进了那间已经有些陈旧的写字楼,坐进自己格子间的角落。“张鸿,这份文件你检查过了吗?
父亲去世,大伯带全家要钱,我拗不过去厨房拿钱,大伯慌忙离开 - 天天要闻

父亲去世,大伯带全家要钱,我拗不过去厨房拿钱,大伯慌忙离开

原创文章,全网首发,严禁搬运,搬运必维权。故事来源于生活,进行润色、编辑处理,请理性阅读。父亲去世的消息像一颗重磅炸弹,震得我们家四壁生寒。我站在客厅的窗前,看着窗外的雨丝,心里一片凄凉。突然,门铃响起,我打开门,只见大伯一家站在门外,脸上带着勉强的笑容。
公公住院,妻子请假医院陪床,提前回家,却看到丈夫慌张去倒垃圾 - 天天要闻

公公住院,妻子请假医院陪床,提前回家,却看到丈夫慌张去倒垃圾

医院外的疑云:当陪伴与疑惑交织在一个普通的周末,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客厅的地板上,本应是温馨宁静的午后,但对于小芸来说,却是一场情感的风暴即将来临的预兆。小芸的公公因为一场突发的疾病住进了医院,作为孝顺的儿媳,她毫不犹豫地请了长假,每日在医院里悉心照料。
78年我去当兵,给女同桌写信两年没回信,退伍后去找她才发现真相 - 天天要闻

78年我去当兵,给女同桌写信两年没回信,退伍后去找她才发现真相

头条改版后新增广告解锁,广告开始5秒后用您发财的小手点击右上角关闭,即可继续阅读【本内容为虚构小故事,请理性阅读,切勿对号入座】1978年的秋季我刚进入高中就读,一入校门映入眼帘的是满园漂亮的秋海棠,青红相间,煞是好看,正当我四处张望时,一个清秀的女孩从我身边走过,微风吹拂着她的
刚做完流产手术,婆婆做了辣子鸡和水煮鱼,父母连夜赶来接我回家 - 天天要闻

刚做完流产手术,婆婆做了辣子鸡和水煮鱼,父母连夜赶来接我回家

小雨靠在出租车的后座上,脸色苍白,疲惫不堪。一年前,她和小李满心欢喜地步入婚姻的殿堂,两个人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谁知这一年,幸福的生活却出现了意外的波折。小雨患上了妊娠相关的并发症,医生告诉她必须尽快手术,以免对生命造成威胁。术后,她需要好好休养,心和身体都需要时间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