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家里兄弟姐妹中排行老三,上有两个姐姐,下有一弟一妹。俗话说:头生惯,末生娇,千万别生当中腰。
她,恰好就是当中腰。
她出生于七十年代初,那时的农村,还没有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都是采用生产队的形式。早上,生产队场院钟声响起,大人们就该出工了;到了中午,钟声又会响起,那是收工的信号,午后和傍晚,钟声依旧提示人们出工和收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日子就这样在每天四次的钟声中持续着。
听老人们讲起,她刚出生时,因为家里缺乏劳动力,母亲要去生产队出工,就把她放在炕上,为了防止孩子掉下床亢,母亲就把用枕头把这个婴儿的四周围上,这是她家原始的“婴儿床”。生产队出工,每半天休息一次,母亲就利用休息时间赶回家给孩子喂奶,喂完奶就又急着出工了,孩子似乎很懂事,很配合母亲,除了吃就是睡,从来不哭不闹,老人们一度以为这个孩子有点傻。
时光荏苒 ,光阴如梭,一晃这孩子长到了七岁,到了上学的年龄,因为家里孩子多,父母想让她推迟一两年上学,但是这孩子特执拗,没经过父母同意,自己就跟小伙伴去到了学校。
那时候的小学都是完整小学,五年制,(后来改成了六年制),每个村里的孩子都在本村上学,一到五年级都有,一个年级一个教学班,每个班二三十个学生。当时他们班有二十六个学生,排桌座位是第四排中间位置,现在被称为C位的。这孩子特别优秀,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数学都是满分,排名第一,老师们都特别喜欢她。
但是,随着弟弟的出生,她的命运又发生了转折,她的学业被暂时中断了。
那是1979年8月的一天,中午放学刚进家门,妹妹就高兴的迎了上来。“姐,妈生了个小弟弟”。弟弟的到来,给这个家里增添了特别的热闹和欢乐,,她的爷爷奶奶,叔叔姑姑,都在为弟弟的到来庆贺!
时间在大家的欢乐中,迎来的弟弟的满月。农村女人生了孩子过完满月后就要下地干活了。于是新的问题来了,那就是母亲出工后,孩子谁来看呢?当时两个她的两个姐姐一个上四年级,一个上三年级,如果辍学回家就耽误学业了。父母商量的最终结果,只能是让刚上完一年级的她先停学,回家看孩子。当时她很不愿意,可是又没有办法,毕竟父亲要上班,母亲要出工,不然家里就没有饭吃,无奈,她只好听从父母的安排,回家看孩子了。(写于:2022年11月1日)
回家看孩子后她的生活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请关注明天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