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公,名曰宋焘,我姐夫的祖父,本县的廪膳生。一日,宋公突觉身体有恙,遂卧床休养,半梦半醒间,只觉自己已从床榻之上来到院子。正自恍惚,忽见一小吏手拿拜帖,牵着一匹额生白毛的颠马直来到他跟前,径直对他说:“请您去考试。”宋公不明觉厉,脱口而出:“考官还没来,考什么试?”小吏也不多说,只是机械地催宋公上路。宋公顾及对方官差身份,不好公然违抗,只好带病骑上马跟他走了。
宋公端坐马上,小吏牵马疾行,只见路上景致生疏,自己不似来过,少倾来到一座城郭,十分繁华,颇有王都气象。王都景象还没看过,刹那间他就跟小吏进入了王府,只见王府宫殿非常辉煌华丽。正面大殿内坐着十几位官员,都面生得很,仔细观瞧,唯有一人与关帝神君神貌相和。宋公四目张望,看到殿外屋檐下摆着两张桌子,桌上有纸笔,桌下有两个坐墩,已经有一个秀才坐在那里,心想剩余一坐墩应为自己所留,遂与先来那秀才并肩坐下。
不多时,有小吏发下试题。题目、内容已不记得,只记得上有八字“一人二人,有心无心。”宋公见这八字,心领神会,文如泉涌,如有神助,不一会一篇锦绣文章跃然纸上,宋公审视再三,确无疏漏,遂交卷,小吏收卷呈于殿上。
宋公考卷被殿上众神人传看,只因宋公文中“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暗合天道,众神人称赞不已,凑在一起商量,统一意见后,传宋公上殿听封。宋公上殿跪伏余地,不敢左右端瞧,只听上方传来敕封“河南缺一个城隍神,你很称职,可赴任就职。”
宋公听了,方恍然大悟,顿时灵台一片清明,心道这是命断之兆,念及家中老母,随即叩头在地,向殿上大神哭诉:“蒙大神错爱,敕封我为城隍,本不敢推辞。奈何我家中老母,年逾七十,已是古稀之年,恐我去后无人奉养,请大神准我侍候母亲去世后,再去上任。”
关帝神遂命人去查看宋母寿限,一长须官吏捧过生死簿翻看确认后,禀告关帝神“尚有九年阳寿”。殿上诸神君均有犹豫,一时举棋不定,神念交流一番后,关帝神定断“那就让张生为其代理九年吧”。遂对宋公说:“神君旨意已下,本应让你即刻赴任,但念你颇有孝心,可为邻里榜样,现给你九年假期,期满再来赴任吧”。接着关帝神又勉励了秀才几句话,两个考生便叩头下殿。
原来秀才姓张,长山县人。张秀才送宋公至郊外,作诗一首握手告别,只记得有这样的句子:“有花有酒春常在,无烛无灯夜自明。”宋公不敢久留,拜别张秀才,便上马而回。
宋公到了家,恍恍惚惚就像是做了一个梦,睁眼醒来,只见四周黑暗,遂开口叫人,怎奈口干舌燥,无法喊人,只能呻吟。原来宋公已死了三天了,家人已为其入殓装棺,只待吉日下葬。宋公死后,宋母悲切,忽闻棺材内有呻吟声,遂大着胆子让人开棺查看,开棺后发现宋公还魂,又惊又喜,赶紧把他扶了出来。宋公醒后,将自己梦中所见简要叙述,只没说九年之约。后来宋公差人到长山县打听,果然有个姓张的秀才在这一天死去。
九年匆匆而过,宋母阳寿耗尽,果然去世,宋公料理完母亲丧事,自知要去报到了,遂交代后事,洗了个澡,穿上新衣服,进屋就死了。
宋公岳父家住在城里西门里。一天,忽然见宋公骑着红缨大马,带着许多车马,到他家拜别。一家人都非常惊疑,不知道他已经成了神人了。急忙跑到宋公家一问,才知道宋公已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