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科幻小故事的构思

2022年07月13日23:17:21 故事 1724


一个科幻小故事的构思 - 天天要闻

大概就是后疫情时代,生物科技成为主流,人们在与病毒长达几百年的斗争过程中,逐渐发现了基因的秘密,因为人们不断地把灭活病毒作为抗体注射进人体后,有某种特殊的病毒的DNA居然和人本体DNA发生了融合,然后导致有些人继承了病毒快速分裂性,强行刺激细胞增长,进而加速死亡,但强代谢从来就不是一件坏事,死亡是由于人体营养物质没跟上,假如有办法让人体的营养跟上呢?然后在摸索中,又从植物病毒上找到了一个能够让人提高能量转化率的病毒DNA,也就是本来一个馒头需要消化120到180分钟,还边消化变损耗能量,但补足基因后而后缩短到了60分钟,甚至30分钟,大大减轻了人体负担,使人可以获取并存储更多的能量,两者相结合,可以让人长寿30~50年。

然后下面就有两个方向,一种是偏合理的,一种是完全靠想象的。

偏合理的就是,由于精英群体延长了寿命,既加快了社会的进步又加剧了社会的两极分化,底层更加看不到上升空间,而在那时已经没有了国的概念,只有精英和非精英的划分,随着痛苦的升级,一些不得志的精英选择了带领非精英进行反抗,然后就是战争,精英的士兵有机器人,武器是热武器,和生化武器,而非精英就只是人,但由于基因融合和突变,身体素质大大提升,可以靠着人数与机械化部队一战的程度。

而主角就是一个底层,然后变异得比较好,比方说,脑子更好使,然后主角光环,最后带领底层获得胜利,资源重新分配。

另一个方向就是,生命的延长极大地刺激了人们对于基因研究的渴望,所有财团的话事人都纷纷把钱投到这个项目里,导致基因研究获得了极大的财富支撑。

而随着研究,人们发现,既然基因是可以融合的,那是不是就代表着,我们本身的基因其实是不完整的?

然后就有科学家根据已经融合的基因序列推断,当融合到某一个程度时,基因会变得圆满。人类也就真正成为了完人。

然后就是疯狂实验,融合,直到有一天,第一个拥有完整基因的人出现了。

但当基因完整后,基因居然开始自发地进行重组,也就是,以前是双螺旋结构,但补全后,开始解体,并开始自由组合,表现出来的就是,人也是各种异能,然后人有了力量,自然开始世界大战,这次战争的分类是,根据每种人的异能区分的。

然后最终都败在了获得智慧遗传的异能人手中,也就是出生就是神童,没有喝孟婆汤那种,表达的就是力量终究战胜不了智慧,所以力量失败了。

这算是第一部。

第二部就是智能人统治全世界后,开始内战。

因为全民精英,各自为战,谁也不想被剥削,被压迫,尽管没有炮火的战争,但处处充满了勾心斗角,由于没有人愿意去付出,尽管科技发达,但没有人去作为润滑油,科技也只是一些破铜烂铁而已,导致整个社会文明严重倒退,大家都在啃食着前人积累的物质。

直到有一天,一个很小的小行星撞到了地球上,小行星裂开了,居然从里面出来一群很原始的外星人,然后开始了真正的战争,但人空有智慧却没有了物质基础,科技基础,就被这样一群野蛮人给灭了。

然后文明沦陷,这群野蛮人成为地球的主人,然后慢慢进化,进化出了文字,科技,突然有一天在某处海底发现了很先进的科技的痕迹,大喊发现了外星人。

结束。

故事分类资讯推荐

民间故事(瞎子摸骨) - 天天要闻

民间故事(瞎子摸骨)

陈干看着手里的玉佩叹了口气,这是他当初送给未婚妻林可儿的定亲信物,陈家败落后,林家嫌弃他穷,退了婚事,这玉佩也送还了回来,他一直没舍得典当,如今家里就剩这么一个值钱的物件,他打算典卖了作为赶考的路费。
母亲走后,我摘下给她买的耳环,大嫂面露讥讽,三天后她更不淡定 - 天天要闻

母亲走后,我摘下给她买的耳环,大嫂面露讥讽,三天后她更不淡定

母亲走后,我摘下给她买的耳环,大嫂面露讥讽,三天后她更不淡定1.母亲走的那天,天空灰蒙蒙的,像是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纱布,压抑得人喘不过气。我跪在灵堂前,泪水模糊了视线,耳边回荡着亲戚们断断续续的哭声,心里却空荡荡的,像被人掏空了一般。母亲走得很突然,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
女主管喝醉了,爬上了我的车,说道,我们去宾馆。 - 天天要闻

女主管喝醉了,爬上了我的车,说道,我们去宾馆。

张鸿蓄着一头乌黑的短发,眼神中带着些许郁郁寡欢,他站在这座繁华都市的边缘,独自望着远方林立的高楼。每一天,他就像无数城市里的普通职员一样,重复着简单枯燥的工作内容。这一天也不例外,他按时走进了那间已经有些陈旧的写字楼,坐进自己格子间的角落。“张鸿,这份文件你检查过了吗?
父亲去世,大伯带全家要钱,我拗不过去厨房拿钱,大伯慌忙离开 - 天天要闻

父亲去世,大伯带全家要钱,我拗不过去厨房拿钱,大伯慌忙离开

原创文章,全网首发,严禁搬运,搬运必维权。故事来源于生活,进行润色、编辑处理,请理性阅读。父亲去世的消息像一颗重磅炸弹,震得我们家四壁生寒。我站在客厅的窗前,看着窗外的雨丝,心里一片凄凉。突然,门铃响起,我打开门,只见大伯一家站在门外,脸上带着勉强的笑容。
公公住院,妻子请假医院陪床,提前回家,却看到丈夫慌张去倒垃圾 - 天天要闻

公公住院,妻子请假医院陪床,提前回家,却看到丈夫慌张去倒垃圾

医院外的疑云:当陪伴与疑惑交织在一个普通的周末,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客厅的地板上,本应是温馨宁静的午后,但对于小芸来说,却是一场情感的风暴即将来临的预兆。小芸的公公因为一场突发的疾病住进了医院,作为孝顺的儿媳,她毫不犹豫地请了长假,每日在医院里悉心照料。
78年我去当兵,给女同桌写信两年没回信,退伍后去找她才发现真相 - 天天要闻

78年我去当兵,给女同桌写信两年没回信,退伍后去找她才发现真相

头条改版后新增广告解锁,广告开始5秒后用您发财的小手点击右上角关闭,即可继续阅读【本内容为虚构小故事,请理性阅读,切勿对号入座】1978年的秋季我刚进入高中就读,一入校门映入眼帘的是满园漂亮的秋海棠,青红相间,煞是好看,正当我四处张望时,一个清秀的女孩从我身边走过,微风吹拂着她的
刚做完流产手术,婆婆做了辣子鸡和水煮鱼,父母连夜赶来接我回家 - 天天要闻

刚做完流产手术,婆婆做了辣子鸡和水煮鱼,父母连夜赶来接我回家

小雨靠在出租车的后座上,脸色苍白,疲惫不堪。一年前,她和小李满心欢喜地步入婚姻的殿堂,两个人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谁知这一年,幸福的生活却出现了意外的波折。小雨患上了妊娠相关的并发症,医生告诉她必须尽快手术,以免对生命造成威胁。术后,她需要好好休养,心和身体都需要时间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