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被禁捕就被抓,2022年云南母子抓35条,做药摆摊卖被抓

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文|万象硬核

编辑|万象硬核

«——【·前言·】——»

2023年2月17日,开屏新闻报道,云南腾冲的民警在菜市场巡查的时候,发现有人在卖一种奇怪的生物,看起来又像娃娃鱼,又像蛇,当地人将其称之为“娃娃蛇”。

在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特色生物,而这“娃娃蛇”也是当地比较独特的一种生物,数量不多,很是稀罕。

那么这些被售卖的“娃娃蛇”是从何而来的?“娃娃蛇”又究竟是一种什么生物呢,卖它为何会引来民警的抓捕?

«—【·35条“娃娃蛇”·】—»

在2022年5月18日,腾冲市的民警在菜市场巡逻检查,调查是否有私自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行为。

没想到还真有了发现,一位妇女正在摆着地摊,卖着一种活物,正是“娃娃蛇”,粗略一看有几十条,都被放在一个不锈钢盆里。

而民警也一眼就认出了“娃娃蛇”,并且告知这名妇女,她在卖的这些都是国家的二级保护动物,随后民警将妇女连同盆里的“娃娃蛇”一起带走。

经过清点之后,盆里的“娃娃蛇”一共有31条,而妇女表示先前已经卖出了4条。

民警一听也没敢耽搁,一边问清楚都卖给了谁,一边追查这些“娃娃蛇”是从哪里抓的。

在经过调查之后,“娃娃蛇”的来路也终于搞清楚了,妇女的儿子平时就爱好捕鱼,经常去周边的水域里撒网,捕一些鳝鱼、泥鳅之类的生物,然后带回家暂时养起来,等到逢集的时候,就又妇女带到集市上卖出去。

就在5月中旬的时候,妇女的儿子再次去捕鱼,却意外捕到了一些“娃娃蛇”,随后知道“娃娃蛇”能入药,就想着也摆摊卖掉。

之后民警也将妇女的儿子抓获,只有已经被卖掉的4条“娃娃蛇”,民警也让已经全部找了回来。

这些“娃娃蛇”全部都交给了当地的林业和草原局,等它们的状况稳定之后,就会被重新放归回大自然当中。

而妇女和妇女的儿子因为非法捕捉了“娃娃蛇”,也都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被罚款判刑。

那么“娃娃蛇”究竟是什么生物呢,为何捕捉和贩卖它们会有这么严重的后果呢?

这些“娃娃蛇”在被查获之后也全部进行了鉴定,确认它们都是红瘰( luǒ)疣螈。

就在2021年的时候,红瘰疣螈被列入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禁止捕猎,而这母子二人不光捕捉它们,还拿到街上售卖,违反了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

红瘰疣螈又是一种什么生物呢?它有何特别之处,为何能被列入保护动物之列?

«——【·红瘰疣螈·】——»

红瘰疣螈是两栖纲蝾螈科瘰疣螈属的动物,这种体型中等、色彩鲜明的两栖动物,因其身上长满类似疣状突起的皮肤以及体侧和尾部具有鲜艳的橙红色或朱红色条纹而得名。

红瘰疣螈在两栖动物中显得尤为神秘,它们的生命周期独特,行为习性隐秘,又具备强烈的地方性和栖息地依赖性,这使得它们不仅在生态学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也在生物保护领域引发关注。

它的体长一般在12到20厘米之间,体形扁长,头部呈扁平状,略呈三角形,眼睛相对突出,吻端圆钝。

它最显著的特征是皮肤上密布的瘰疣状突起,尤其在身体两侧、背部以及四肢处尤为明显,这些疣状结构不仅使其拥有良好的伪装性,也有助于其在湿润环境中保持体表水分。

红瘰疣螈的体色多以黑褐色为主,但其身体两侧、尾巴边缘和四肢之间布有鲜艳的橙红色或朱红色条纹,这种鲜艳的颜色具有警戒作用,可以吓阻天敌。

此外,它们还能分泌毒素,当受到威胁时体表释放出具轻微毒性的黏液,这种防御机制对人类无害,但足以让捕食者望而却步。

它主要分布于中国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广西等地,部分分布范围也延伸至邻近的东南亚国家如缅甸、泰国北部、越南和老挝,尤其偏好湿润、阴凉的环境。

这种动物大多活动于森林茂密、水源丰富的地方,尤其依赖于静止或缓流的水体,如山间溪流、沼泽、林中积水池塘等。

红瘰疣螈在中国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原因在于其种群数量近年来急剧下降,面临多重威胁。

栖息地的丧失是红瘰疣螈濒危的最主要原因。

随着山区农业开发、城市扩张、水库建设、林地砍伐等人类活动的推进,原本适合其栖息和繁殖的湿地和森林环境被破坏、割裂,导致种群被迫迁徙,甚至局部灭绝。

红瘰疣螈对水质极为敏感,工业废水、农药、化肥的滥用使得其赖以生存的水体受到严重污染,这样被污染的水体会对红瘰疣螈的幼体发育和成年个体的生存产生致命影响。

部分地区仍存在捕捉红瘰疣螈的行为,这助长了市场需求,导致大量非法捕捉和贩卖。

尽管红瘰疣螈并无明确的药用价值,但在民间却被误传,用以入药,还有部分观赏鱼爬市场则以其艳丽的外形将其作为宠物出售。

红瘰疣螈虽非中国特有种,但其在中国的种群已高度稀少,且面临严重的生态威胁,急需要保护。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应自觉抵制野生动物制品的购买,杜绝饲养、猎捕、食用野生动物的行为,从源头减少市场需求。

红瘰疣螈不仅是生态系统中的一环,更是地球生物的一员,人们对它的保护,不仅仅是在保护一个濒危的物种,更是在保护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

参考:

开屏新闻《“娃娃蛇”捉不得,腾冲已有两人获刑!》,2023-2-17

云南网《“生物多样性百科”脊椎动物红瘰疣螈:“金麒麟”就长我这样》,2020-3-10

半岛都市报《青岛一水产店售卖干“海狗”,市场监管部门:属国家保护野生动物制品,罚!》,20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