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城人,发现古生代海洋生物化石!

金华山风光秀丽,岩溶地质景观丰富。近日,专家经过调查,发现金华山上还有丰富的古生代海洋生物化石。

罗店镇鹿田村公路旁,竖立着一块“腕足类化石点”的牌子,在这附近山体上,地质专家发现了古生代海洋生物化石

腕足动物是一类古老的海洋无脊椎动物,它们在古生代海洋中非常繁盛。“这套地层主要是二叠纪早期,距今2.8-3亿年。这套地层当时环境比较平静,属于浅海环境,古生物含量比较多,保存的条件也比较好。”浙江省浙中地质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技术员季泽龙说。

据了解,去年双龙景区邀请相关专家进行了“金华山地质遗迹调查与评价”。根据勘探,金华山上地质遗迹景观类型多,分布广,科普科研价值高,其中国家级6处,省级18处,省级以下21处。更惊喜的是,本次勘察新发现17处地质遗迹。

“我们金华山总体的山体,用形象的比喻的话,是一个夹心饼干。南边从智者寺到羊甲山,这是霞客古道,里面的岩石是形成于9亿年到8.2亿年前。是那个时代金华最古老的岩石,然后羊甲山到鹿田这一带,这部分是金华山沉积岩的精华部分。在北边,从鹿田一直到兰溪,这套火山岩形成于1.5亿年到1亿年前,宽度也有8公里。”浙江省浙中地质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技术指导张斌元介绍。

根据这些海洋生物的发掘,专家确定金华山地区在石炭世早期演变为浅海相环境,所以形成了三套富含古海洋无脊椎动物化石的地层。

由于三套地层的形成时代和环境等存在着差异,因此古生物种类、数量也较为丰富,常见的有珊瑚、䗴类有孔虫、苔藓虫、海百合、腕足类和双壳类等,这些可作为省内晚古生代海洋生物群的典型代表。

除了古海洋生物,经勘察金华山长约25公里、宽1公里的石灰岩分布带上,至少有50处溶洞。这些溶洞呈层分布、成群出现、形态迥异、类型众多,时间跨度8亿年的新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这4个时代地层均有发育,这在全国地质公园中十分罕见。

这段时间,管理人员发现,这些化石点有被人为破坏的痕迹。“也可能有的游客路过随手会在这边掰几块岩石看一看,找一找。但是这种行为不推荐。这次工作也找到了一批古生物化石,交给了景区,后续景区会展示出来给大家参观学习。”季泽龙说。

来源丨金彩云客户端

编辑丨张晓君

审核丨戴   翔
监制丨鲁杭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