聘科学家担任中小学科学副校长,此外,上海青少年科创教育还能做些啥?

图说:科学大咖接过聘书,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上海市第十九届青少年科技节今天下午在张江科学会堂启动。启动仪式上,10位院士、教授、科学家等收到了特别的聘书——他们将为10所上海市科技教育特色示范校担任“科学副校长”。

他们中,既有来自高校、科研院所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薛永祺、上海航天局副局长李昕、复旦大学希德书院院长卢宝荣教授等科学大咖;也有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松江研究院副院长仇子龙教授、同济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张建卫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姜雪峰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杨金山、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工艺系统所副所长宋春景等青年科学家和科普专家,还有来自高新企业的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许保云、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通用技术研究室室主任(c929飞机机体结构技术负责人)李维娜等工程师代表。未来,根据教育部相关要求,本市还将进一步推进落实科学副校长的配备,将为中小学科学教育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学校教育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效结合。

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芯片科学实践工作站、上海科技大学智能芯片与信息技术实践工作站获得授牌(下图),上海市青少年科学创新实践工作站扩容至37家。

据悉,今年,上海已全面启动实施学生科学素养提升计划。科创教育“育”什么?怎么“育”?与会嘉宾在“科创校长空间站”特别活动上各抒己见。

图说:与会嘉宾各抒己见 新民晚报记者 陆梓华 摄

“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面对世界,并且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他付诸行动。”上海市市西中学教育集团总校长董君武提出,不能只有问题,没有行动,要鼓励学生在产生想法的同时,做“行动的巨人”。 在果壳创始人、ceo 姬十三看来,科创教育一是要让孩子们知道学了以后可以干什么,顶级的科学家在忙什么,他们如何为未来社会变得更美好而努力,从而具有“目标感”,立下志向;二是要培养孩子跨学科的视角和方法,为校内教育起到补充作用。宝山区教育局局长张治则提出,要提升对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他曾经在吴淞中学担任生物教师,带领学生获得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共计30余项。在他看来,专利保护是对科创的尊重,也是对学生继续投入科研创造活动的鼓励,这样一个闭环可以激励更多人投入其中。

新民晚报记者 陆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