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这十年洪雅篇丨筑牢生态屏障 呵护生物多样性

△洪雅县瓦屋山镇复兴村茶山。张锐红 摄

2016年3月27日,洪雅县瓦屋山雅女湖畔出现了一群黑颈鹤。此后的每一年,在洪雅都会发现黑颈鹤的身影。它们已经把洪雅当作了新的栖息地,标志着洪雅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迈入了新的里程碑。

洪雅县物种丰富、种群繁多,生物多样性历来是鲜明的特色。近年来,该县累计退耕还林约22万亩、营造林4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稳定在72%以上,境内陆生野生(脊椎)动物增加到469种,涵盖大熊猫、黑颈鹤等17种国家I级重点保护动物;野生植物229科861属2278种,包括珙桐、红豆杉等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7种;淡水水生野生保护动物63种,包括全国独有的隐鳞裂腹鱼、国家Ⅱ级保护动物大鲵等珍稀鱼类;大熊猫数量从最初调查的3只增加到目前的13只。

据悉,洪雅县以“生态功能涵养区、高端旅游核心区、绿色产业集聚区”为战略路径,坚决筑牢生态屏障,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持续优化生态环境,多项指标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洪雅县先后被评为国家生态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荣获首届“中国生态文明奖”,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区域之一和四川省划定的13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

来源丨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燕利 见习记者 邹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