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中国医科大学药学院郭凤、魏敏杰教授、于兆进副教授等先后在国际知名期刊Autophagy与国际权威期刊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logy上发表了肿瘤相关的研究论文,展示了最新的研究成果,为临床治疗胰腺癌、肿瘤治疗性疫苗的研发提供了新思路。
魏敏杰/于兆进课题组在新型肿瘤治疗性表位肽疫苗领域研究取得新进展
2021年4月28日,中国医科大学药学院魏敏杰/于兆进课题组在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logy(影响因子为11.059,JCR分区Q1及中科院分区医学1区)发表文章“HLA-A2.1-restricted ECM1-derived epitope LA through DC cross-activation priming CD8+ T and NK cells: a novel therapeutic tumour vaccine”。于兆进副教授、刘雯思博士生和何英博士生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魏敏杰教授、李剑平教授和张睿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中国医科大学药学院为论文第一完成单位。
魏敏杰/于兆进课题组一直致力于基于肿瘤抗原优势CTL表位肽的新型肿瘤治疗性疫苗的相关研究。该研究聚焦新型肿瘤抗原多肽LA的筛选、疫苗免疫抗肿瘤活性评价和免疫活化机制研究;首次报道了ECM1蛋白来源的HLA-A2.1限定性优势CTL表位肽LA及其诱导的DC-CTL和DC-NK双重免疫抗肿瘤效应,揭示了疫苗LA经树突状细胞(DCs)胞内液泡途径交叉呈递激活CD8+T细胞,以及通过激活DCs表面TLR4受体信号,提升MICA/B表达进而活化NK细胞,这一种全新的双重免疫活化机制。
传统肿瘤治疗性疫苗仅关注如何提升CD8+T细胞活性,该研究结果改进了该策略,寻求兼顾提升CD8+T细胞和NK细胞的免疫活性,显著提升了疫苗抗肿瘤效应,为肿瘤治疗性疫苗的研发提供了新思路和新工具。
郭凤-王午阳联合团队发现:靶向溶酶体离子通道可治疗胰腺癌
2021年4月23日,中国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物毒理学教研室郭凤教授-徐州医科大学江苏省麻醉学重点实验室王午阳教授联合研究团队在知名杂志Autophagy(2019 IF:9.77)在线发表了题为“MCOLN1/TRPML1 finely controls oncogenic autophagyin cancer by mediating zinc influx” 的研究论文。中国医科大学药学院郭凤教授、徐州医科大学王午阳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中国医科大学王萌萌博士和徐州医科大学齐剑崧博士、邢燕红博士、刘宇程为文章共同第一作者。
研究人员发现激活存在于溶酶体膜上的一种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TRPML1可特异性地抑制肿瘤细胞的自噬活动,阐明TRPML1对于肿瘤细胞自噬活动的调控是通过其介导溶酶体库的锌离子释放所实现。TRPML1通道激活后,将溶酶体内的锌离子释放到细胞浆,被释放到细胞浆中的锌离子通过抑制两种SNARE蛋白,syntaxin17与VAMP8的结合,从而阻碍了自噬小体与溶酶体的融合过程,最终抑制肿瘤细胞的自噬活动。
TRPML1对于自噬的抑制作用可以通过诱发凋亡、细胞周期抑制,有效阻止小鼠异种移植人源胰腺癌的生长,极大地延长了异种移植胰腺癌小鼠的寿命。该研究阐明TRPML1通道调控肿瘤细胞自噬过程的分子机制,靶向激活TRPML1,通过其抑制肿瘤细胞自噬活动的作用可以有效抑制胰腺癌的生长,为临床治疗胰腺癌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
关注"中国医科大学招就处"头条号,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素材来源:中国医科大学药学院、肿瘤医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