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剂不够,王永志却要卸掉600Kg,钱学森爷爷一锤定音

前几天,我发了一个钱学森爷爷和王永志教授,有关火箭发射的趣事。

故事很简答,却很耐人寻味。

1962年3月21日,“东风二号”导弹开始首次试验,“21秒时尾段着火,25秒左右发动机停止工作,最大飞行高度为3456米,69秒后落地起火”。这是让那一代中国航天人刻骨铭心的失败。“我们现在被困难重重包围,一定要杀出一条血路”,这是钱学森对那一次失败的真实心情。

为了找到发射失败的原因,钱学森在干燥、酷热和缺水的戈壁滩上反复考察,经过两个月的分析检测,故障结论报告长达76页,大大小小的原因来自方方面面。为了改进“东风二号”的设计,几乎每个星期天,钱学森都会把相关人员叫到自己家中研究解决问题。

1964年6月重新设计的“东风二号”先后通过了17项大型地面测试,可就在导弹进入发射场之后,一个突如其来的意外发生了。由于天气炎热,导弹的燃料箱突然无法容纳预定加注的推进剂。没有燃料,导弹就飞不远,发射眼看无法进行,现场一度陷入僵局之中。

因为天气炎热,推进剂体积密度变小,无法加满预定数量。上下一片哗然。

那个时候,年轻的王教授,却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卸掉600Kg燃料,好多人都笑话他,燃料都不够了,还要卸掉,这个不是瞎搞吗?

最后没有办法了,只好去找钱学森爷爷,钱学森爷爷一锤定音,就按王永志教授的做。

结果,连打四发,发发成功。

这个可以理解位一个典型的逆向思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