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明明有四大发明,为何清华教授吴国盛说:中国古代没有科学

2021年01月24日01:03:03 科学 1422

科学指的是它指发现、积累并公认的普遍真理或普遍定理的运用,已系统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识。

四大发明虽然是中国历史上辉煌的篇章,一直让中国人引以为傲。但其实在学术界并非如此,虽然说四大发明乃是不争的史实,可四大发明却不属于科学界的成就。

中国明明有四大发明,为何清华教授吴国盛说:中国古代没有科学 - 天天要闻

科学其实最普遍的定义,便是按照人类的想法来完成某一件事情,如此看来,造纸术以及指南针非常契合科学给予的定义。但学术界又有一些人从另外一个角度出发,用批判性的思维指出,四大发明并不属于科学的范畴,严格来说,中国的古代并不存在科学。

01

在清华教授吴国盛的观点之中,详细论述了科学一词的起源以及发展历程,而追本溯源,科学是来自希腊的古典思想,同时又融合了基督教的唯名论批判思维。

中国明明有四大发明,为何清华教授吴国盛说:中国古代没有科学 - 天天要闻

但是在中国文化之中并没有融合科学的定义,自然也没有科学所诞生的基础,而没有这两理论作为基础的四大发明,自然也算不上科学。


吴国盛的这一言论自然是引起了学术界的质疑,虽然说近代以来中国的军事以及科学技术一直落后于西方国家,但是作为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古代在经济,军事以及技术方面绝不逊色于西方国家,吴国盛这般行为岂非是数典忘祖?

02

何况现如今的某些科学技术,皆是以四大发明为基础,从而衍生出现如今震惊世人的技术。而吴国盛的这些言论,似乎是将中国古代所做出的成就完全抹去,这与当时王朝将科学技术定义为奇淫异巧有何区别?

中国明明有四大发明,为何清华教授吴国盛说:中国古代没有科学 - 天天要闻

不过又有人指出,吴国盛教授所阐述的科学,其实并不是中国人普遍所接受的概念。吴国盛所阐述的概念,其实是从科学的英文意思science出发,利用西方人在科学上所进行的检验以及发展,从而做出了定义,而这一种定义其实是狭义上的。

而西方世界对于科学的定义,其实要晚于四大发明的时期,也就是说,古人早期对于科学的定义是广义上的,而西方人眼中的科学则是从其中进行了抽提。但是中方的科学以及西方的科学对人类的作用下都是相同的,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社会的生产力,而且也确实是达到了人们的目的,符合当事人们生产创造之时的想法。但是这一种东方意义上的科学,却是在吴国盛教授所说的定义之外。

中国明明有四大发明,为何清华教授吴国盛说:中国古代没有科学 - 天天要闻

03

在中国古代,学习制度并没有相应的进阶,而如今我们所运用的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其实在相应程度上是由西方国家引进的。因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方的教育系统与西方的教育系统截然不同,这其中目的自然也就不同。

中国古代的教育系统虽然经过各种的演变,但其实在本质上都是为了加强封建王朝的根基,以优质的官员为朝廷服务;但是在西方上,教育目的就是为了探索事物存在的客观规律,以此对相应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而另外一方面――经院哲学也是从西方诞生,但是这一种哲学是为宗教神学服务,很显然在当时的中国并不适用。而且在中国古代,平民百姓所信仰的是帝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帝王即是神。因为经院哲学是在科学没有变现之前所设立,千百年来虽然经过不断的完善,但主干没有改变,其中思维习惯也一直延续到现代,自然对于中国所谓的科学便有些排斥。

中国明明有四大发明,为何清华教授吴国盛说:中国古代没有科学 - 天天要闻

所以可以得出结论,无论是“大学”还是经院哲学在中国皆不存在,既然如此,中国的科学便不符合西方世界的规定,如此说来,吴国盛教授的言论似乎是正确的。

04

从狭义上的科学与广义上的科学出发,便对中国的四大发明有了不同层面的解释,自然也就没有了正确与否的选择。而有些人也认为,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只能说是属于技术,只有当世人弄清了其中的原理,才能将其称为科学。若是如此,那么我们便不能称指南针将我们带进电气化时代,而是指南针之中的原理电磁学将我们带入了电气化时代。

中国明明有四大发明,为何清华教授吴国盛说:中国古代没有科学 - 天天要闻

但是也有不少人对这言论进行批判,若非没有指南针的发明,如何能够弄清楚其中蕴藏的原理。科学本身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个技术从发明创造乃至多方位的应用需要几代人的努力,而这其中的技术创新自然也属于科学的一部分,不能将其否定。所以将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排除在科学范围之内,完全是无稽之谈。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嫦娥六号月壤研究成果上新! - 天天要闻

嫦娥六号月壤研究成果上新!

7月9日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与南京大学等科研团队利用嫦娥六号采回的月球背面样品取得的四项研究成果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杂志四项研究分别揭示了月背岩浆活动、月球古磁场、月幔水含量、月幔演化特征首次为人类揭开了月球背面的演化历史来源:新华社广州日报新花城编...
昆明现80公斤巨无霸“菌王”,4个壮汉才搬得动 - 天天要闻

昆明现80公斤巨无霸“菌王”,4个壮汉才搬得动

7月7日清晨,一筐体型惊人的巨型野生菌亮相昆明木水花野生菌市场,瞬间吸引众人驻足围观。有市民表示,这个是“菌王”吧?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菌。市民崔先生说,这朵巨型野生菌是在嵩明附近发现的,由于菌子体型过于庞大,他找来四位壮汉朋友帮忙,才合力将
英媒:中国到达了一个里程碑,碳排放量可能已开始下降 - 天天要闻

英媒:中国到达了一个里程碑,碳排放量可能已开始下降

【文/观察者网 陈思佳】近期,英国专门研究气候变化的科学和政策网站“碳简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在经济活动和能源需求持续上升的同时,中国的碳排放量在今年第一季度同比下降约1.6%,在截至今年5月的12个月里下降了约1%。这意味着,中国碳排放有望提前达峰。“中国可能已到达一个改变游戏规则的里程碑。”英国广播公司...
脑洞超级大开!《逝者如斯蝇》让你体验苍蝇短命一生:见证各种有趣死法 - 天天要闻

脑洞超级大开!《逝者如斯蝇》让你体验苍蝇短命一生:见证各种有趣死法

快科技7月9日消息,独立游戏团队Playables再次带来了令人脑洞大开的作品——《逝者如斯蝇》。这款游戏将于7月31日登陆Steam平台,玩家将扮演一只苍蝇,体验其短暂而充满趣味的一生。《逝者如斯蝇》延续了Playables团队一贯的风格,采用简单手绘风格的画面,呈现出一只小苍蝇在房间各处游移的场景。与传统游戏不同的是,《逝...
家国情·奋斗正当时丨高甜!清华博士情侣,双双选择去…… - 天天要闻

家国情·奋斗正当时丨高甜!清华博士情侣,双双选择去……

来源:【全国妇联女性之声】他来自湖北,她来自新疆2015年他们一起考入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本科毕业后又一同成为精密仪器系直博生在不同的研究方向奋斗拼搏他们性格互补、各有所长在人生的下一程,他们默契约定一同奔赴祖国西部为国防事业挥洒青春热血崇高
湛江科技学院学子走进南三岛参与海洋保护科普活动 - 天天要闻

湛江科技学院学子走进南三岛参与海洋保护科普活动

南都讯 记者程安 实习生许骞文 7月4日,在“双百行动”驻湛江坡头区服务队的组织下,湛江科技学院“满天星”实践团的同学们带着满满热情,来到美丽的南三岛巴东小学,深度参与了一场以“珍爱美丽家园、保护海洋生态”为主题的科普活动。南三岛三面环海,迷人的海岸线不仅风光旖旎,更是中国鲎保护区和中华白海豚的重要栖息...
今年6月 全球经历“第三热” 西欧气温创新高 - 天天要闻

今年6月 全球经历“第三热” 西欧气温创新高

欧盟气候监测机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9日发布报告说,全球刚刚经历了该机构自1940年有记录以来第三热的6月,西欧地区则经历了该机构有记录以来最热的6月。 报告显示,6月全球平均地表气温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