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和李政道的功劳之争,为何大家都公认杨振宁是伟大科学家?

2020年07月28日12:30:21 科学 1178

说到杨振宁,很多人都知道他是中国著名的物理学家,他在物理学上的成就可以跟霍金、居里夫人 等人相提并论,作为中国人,很是自豪。

有人说杨振宁是二战之后最伟大的科学家,因为杨振宁所处的时代,对于科学研究并非易事,但他仍能做出史诗级的成就,确实不易。

不过,同为华裔的科学家,杨振宁和另一位科学家李政道,却有着一段恩怨。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这段故事。


杨振宁和李政道的功劳之争,为何大家都公认杨振宁是伟大科学家? - 天天要闻


两雄相争

杨振宁和李政道,曾经是搭档,有长期合作搞科研的经历,然后还一起获得过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但是,一山不容二虎,获得成功之后,两个人就起了争执,到底谁对获奖成果的贡献更大?

1962年,矛盾爆发。这一年,《纽约客》杂志发表一篇长文叫《宇称的问题》,这篇文章很多地方都在暗示,当年诺贝尔奖是李政道率先提出整体思路,后面需要人帮忙计算才找来杨振宁,杨振宁起的是辅助作用。

这篇文章发表之后,两个人的矛盾公开化,很快就彻底绝交。


杨振宁和李政道的功劳之争,为何大家都公认杨振宁是伟大科学家? - 天天要闻

李政道


这场争论的持续时间很长,一直到2010年,杨振宁最后一次回应这件事,之后就不再对这件事情发表任何评论,时间跨度长达半个多世纪。

深入细节,大家发现,双方是各执一词,很多论文都是间接证据,到底谁的贡献大,谁也说不清。

仔细一想,两个科研工作者一起合作一件事,谁提出整体思路,谁是突破的关键,确实说不清。合作者自己,通常都会高估自己的贡献。

著名科普学者卓克则认为这个功劳属于杨振宁,因为在科学共同体看来,这个领域属于杨振宁。这听起来似乎有点不讲道理,科学研究又不是搞选举,著名能由旁观者的观感来决定呢?


杨振宁和李政道的功劳之争,为何大家都公认杨振宁是伟大科学家? - 天天要闻

二人合作获得诺奖


杨振宁的地位

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举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比如Iphone是谁创造的?你肯定会说是乔布斯呀,但是乔布斯既不懂程序代码,也不懂电路通信,他怎么能制造出Iphone呢?

再比如,公司的销售总监去巡视门店,发现门店有个销售员特别厉害,于是总监就把这名销售员的方法推广到全公司其他门店。年底公司业绩大涨,功劳会记在谁的头上?肯定是记在总监头上呀。

现实社会就是这么不公平,贡献大的人,有时候功劳却要归功给别人。为什么呢?

因为功劳这件事,跟金钱和权力不同,它的分配机制,不完全按照通常理解的贡献大小,而是按照这个领域属于谁。如果你在别人的领域做出贡献,贡献再大,功劳还是属于这个领域的所有者。


杨振宁和李政道的功劳之争,为何大家都公认杨振宁是伟大科学家? - 天天要闻


事实就是如此,1964年两人第一次见面,杨振宁读博士第二年,李政道刚读大二。当时杨振宁的水平,已经是接近教授级别的,李政道才初出茅庐。虽然在杨振宁的提携下,李政道成长非常快,并且后续一直和杨振宁合作,完成不少有价值的研究。

问题是,李政道获得诺奖之前,凡是重量级别的文字,都是和杨振宁合写的。哪怕这些论文全是他的名字排在前面,也完全无法撼动杨振宁在学术界中的权威地位。

翻盘需要坚持

那李政道就永远都抬不起头了吗?不一定,一个领域的拥有者是可以换人的。

比如,199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两个人,一位是华裔物理学家朱棣文,另一位是朱棣文的导师阿什金。

功劳是谁的?如果根据刚才讲的,那功劳当然是导师阿什金的。但是有趣的事情来了,朱棣文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不断在这个领域继续搞研究,又发表了很多论文,而阿什金却没有再继续做下去。结果过了十几年,整个业界就只认朱棣文。


杨振宁和李政道的功劳之争,为何大家都公认杨振宁是伟大科学家? - 天天要闻

朱棣文


杨振宁和李政道的争议,真正的答案也在这里。如果李政道在1957年时觉得自己的贡献比杨振宁大,在接下来20年里还是有机会翻盘。

因为给这个争论盖棺定论的不是事实,而是颁奖后两位科学家又在这个领域做了什么。事实是从1962年两个人决裂后,李政道就再也没有在这个领域中做出过突出的贡献。

而杨振宁仅仅在两人终止合作之后的三年时间里,就做出了比得诺奖的成果重要得多的“杨-米尔斯方程”。后来有7个诺贝尔奖,都是直接利用这个“杨-米尔斯方程”拿到的。

所以,1980年后李政道就再也没机会翻盘了。在声望、功劳这个领域,最重要不是贡献,而是时间以及用时间沉淀下来的经验。

如果你既想有成就,又想有功劳和声望,那就干脆开拓一个属于自己的领域。如果这个领域已经有人,那就持续努力,持续做出贡献,时间会给你期待的公平。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崂山区:“一山一带一廊三城”布局海洋经济 - 天天要闻

崂山区:“一山一带一廊三城”布局海洋经济

崂山区出台行动方案,优化空间布局,提质发展海洋生物医药、海洋装备等六大海洋产业“一山一带一廊三城”布局海洋经济崂山区近日发布《崂山区加快建设海洋强区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将重点布局“一山一带一廊三城”
从“麦当劳定律”看虐猫者,我们真的该同情吗? - 天天要闻

从“麦当劳定律”看虐猫者,我们真的该同情吗?

最近网上又掀起了一波关于虐猫事件的热议。每次这种事儿一曝光,评论区各种观点激烈碰撞。有人气得不行,要求严惩虐猫者;可也有人跳出来,说什么“法无禁止,得饶人处且饶人”,甚至还对虐猫者表示同情。
南大洋的启示——业界人士共话南极公海生态保护 - 天天要闻

南大洋的启示——业界人士共话南极公海生态保护

新华社贵阳7月5日电(记者李凡)7月4日,在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之“落实昆蒙框架:海洋保护地建设和南极公海生态保护”主题论坛上,一场围绕公海保护特别是南极海洋生态保护的前沿议题在此展开热议。环保专家一致认为,进一步加强海洋物种保护、推进协同治理、提升公众认知迫在眉睫,全球各方需共同努力,共建美丽地...
磷虾油哪个品牌最靠谱?TOP8权威排名曝光,抢先围观! - 天天要闻

磷虾油哪个品牌最靠谱?TOP8权威排名曝光,抢先围观!

磷虾油哪个品牌最靠谱?TOP8权威排名曝光,抢先围观!磷虾油作为一种源自南极海域的珍贵海洋营养品,近年来在保健食品市场备受瞩目。本文将为您深入解析磷虾油的科学价值,并基于成分分析、生产工艺和市场反馈,为您呈现当前市场上8款值得关注的磷虾油产
热浪鼎沸:最强高温席卷大地,炽热牢笼难觅清凉 - 天天要闻

热浪鼎沸:最强高温席卷大地,炽热牢笼难觅清凉

热浪,如一头挣脱囚笼的远古巨兽,终于在此刻展露其最狰狞的獠牙。今夏以来积蓄的酷烈能量,正以排山倒海之势横扫北国南疆,宣告本年度最强高温正式踏入鼎盛阶段。图片来自网络气象版图上,一道庞大而蛮横的副热带高压脊巍然不动,宛若苍穹之下筑起的无形熔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