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奖”得主卢煜明,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

2025年07月08日20:20:39 科学 4856
“泰山奖”得主卢煜明,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 - 天天要闻


卢煜明被认为是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下一个中国科学家”。



撰文凌   骏
责编丨汪   航


近日,欧洲科学院官网在线更新院士名单,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卢煜明教授在列。

“泰山奖”得主卢煜明,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 - 天天要闻

卢煜明院士是全球无创产检技术的奠基人,他耗时22年开发的“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ipt)”技术自2011年推向全球,在超90个国家落地应用,每年为全球孕妇提供超1000万次无创产前检测

自2011年起,卢煜明先后当选英国皇家学会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和欧洲科学院院士,并斩获汤森路透引文桂冠奖(化学)、科学突破奖–生命科学奖、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等业内最高荣誉,被认为是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下一个中国科学家”。

同时,利用相关技术,近十年卢煜明又投身癌症无创早筛。2022年,他和团队发布了突破性技术fragma,有望通过采集少量血液样本,就可以在早期一次性筛查出50种癌症

由于一系列杰出成就,2024年10月,卢煜明院士获“第五届价值医疗泰山奖-临床研究奖”。

“泰山奖”得主卢煜明,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 - 天天要闻
卢煜明院士(右)获“第五届价值医疗泰山奖-临床研究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范先群院士(左)为他颁奖

“医学界”此前报道,1983年,卢煜明考入剑桥大学,并在1986年提出了改变全球产前诊断格局的科学假设:如果孕妇的血液中存在胎儿细胞,那么通过简单检测孕妇的血液,就可以检验胎儿细胞的dna信息。

此后10余年,卢煜明放弃了当医生的机会,潜心实验室,历经无数次失败的尝试,最终于1997年在《柳叶刀》发表文章《母体血浆和血清中存在胎儿dna》成为无创产检史上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发现。

2011年,无创性产前诊断nipt)技术实现转化,在美国率先开始临床推广。2017年,我国将nipt技术正式列为临床体外诊断的正规方式,并出台相应技术规范。

据统计,我国每年先天性致愚致残缺陷儿占出生人口总数的4%-6%,而nipt的无创伤性避免了侵入性诊断带来的流产、感染等风险,dna测序技术也保障了检测的准确率,为全球出生缺陷防治作出了巨大贡献。

2024年,卢煜明院士在接受“医学界”专访时介绍,他如今有一半以上的科研精力转向了癌症相关的研究。希望未来5年通过相关技术,可以多发现一些不同癌种的早期筛查手段

如果能在国内成功推出,并且证明确实可以降低患癌人群死亡率,减轻疾病负担,5年内能做到这个,我会非常高兴。”卢煜明院士说。

2025年1月8日,香港中文大学宣布,卢煜明为学校第九任校长。他曾对“医学界”表示,升任港中文校长后,希望能将自己和团队既往在基础研究和转化方面工作经验,进一步在学校推广,并在科研工作的机制上争取改进空间,进一步提升科研效率。

在今年年初的“上任公开信”中,卢煜明承诺,将与大学成员保持开放沟通,让港中大人发挥集体智慧,引领大学竿头日进,并鼓励学生把握港中大各式各样的学习机会,努力追求全面发展,成为具有全球视野及多元文化意识的“仆人领袖”;培养创新思维,尽力为全球挑战寻求解决方案

欧洲科学院由英国皇家学会和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瑞典等多个国家科学院于1988年共同发起成立,总部位于英国伦敦,是国际上学术领域最广泛、影响最大的科学组织之一。

该院院士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生命科学4个学部、23个学科领域的国际著名学者,目前约有5500人,其中包括近9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欧洲科学院院士主要在欧洲各国院士中遴选,被提名候选人首先由来自不同国家的院士推荐到所在的学部,经学部委员会初审后推荐到提名委员会进行通讯评审,通过后提交欧洲科学院专门委员会审议,最后由欧洲科学院董事会选举产生,是一项崇高的国际学术荣誉。

附“医学界”专访卢煜明教授的相关报道:


1、离诺奖最近的中国人丨对话卢煜明院士

2、下一个离诺奖最近的中国人,正在研究血液测癌

3、卢煜明院士:连通医学与科学间的桥梁


附“价值医疗泰山奖”相关信息:


1、第五届“泰山奖”在沪揭晓,七大奖项致敬中国医疗杰出贡献者

2、2025第六届“泰山奖”临床医学研究奖提名工作启动!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微科普】莫要一谈辐射就“色变”,正确看待这把“双刃剑”! - 天天要闻

【微科普】莫要一谈辐射就“色变”,正确看待这把“双刃剑”!

Q辐射具有两面性!“快把WiFi关了,有辐射!”“电脑前面放盆仙人掌,防辐射!”“孕妇必须穿防辐射服!”这些十分耳熟的忠告,折射出公众对辐射普遍存在的心理恐惧。然而,科学真相往往颠覆认知。恐惧:混淆与误解公众对辐射的深度误解和过度恐慌,常因混淆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辐射类型:电离辐射:包括X射线、γ射线等高能辐...
宁德时代诉海辰储能不正当竞争 - 天天要闻

宁德时代诉海辰储能不正当竞争

近日,宁德时代起诉海辰储能等主体不正当竞争纠纷一案已由福建省宁德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定于8月12日开庭审理。这场纠纷因两家企业在587Ah储能电池标准领域的竞争引发行业关注,而案件走向恰逢海辰储能港股IPO关键期,其上市进程可能因此受到影响
发力太空计算!千亿巨头大动作 - 天天要闻

发力太空计算!千亿巨头大动作

【导读】中科曙光拟与中科星图共同构建中国太空计算产业新生态中国基金报记者 卢鸰太空计算正成为新的战略新兴技术高地。中科曙光、中科星图7月8日晚公告称,双方当日签署了《太空计算领域的合作开发框架协议》,将共同推动“太空计算”技术的创新与应用落地、构建中国太空计算产业新生态,打造面向世界的中国太空算力服务...
专家分析台风“丹娜丝”三个特点 登陆后影响时间或拉长 - 天天要闻

专家分析台风“丹娜丝”三个特点 登陆后影响时间或拉长

中国蓝新闻 浙江之声记者 徐欣悦今年第4号台风“丹娜丝”(热带风暴级),今天13时中心位于温州偏东方向约118公里的海面上,预计将于今天傍晚到夜间在台州到宁德一带沿海登陆。省应急管理厅总工程师胡尧文介绍,目前看,尽管台风强度不强,但有三个特点要特别关注:一是路径罕见,作为第一个从南海穿过台湾海峡再可能登陆浙...
“泰山奖”得主卢煜明,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 - 天天要闻

“泰山奖”得主卢煜明,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

卢煜明被认为是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下一个中国科学家”。撰文丨凌 骏责编丨汪 航近日,欧洲科学院官网在线更新院士名单,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卢煜明教授在列。卢煜明院士是全球无创产检技术的奠基人,他耗时22年开发的“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IPT)”技术自2011年推向全球,在超90个国家落地应用,每年为全球孕妇...
施一公、薛其坤、潘建伟院士相聚上海,预测未来50年科学发展 - 天天要闻

施一公、薛其坤、潘建伟院士相聚上海,预测未来50年科学发展

今天,施一公、薛其坤、潘建伟等众多科学家和青年科研人员相聚上海黄浦江畔,参加“未来科学大奖十周年庆典·科学峰会”。这场峰会聚焦科学未来发展趋势,在对话环节请科学家预测未来、寄语青年。西湖大学校长、2017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获得者施一公院士认为,AlphaFold(阿尔法折叠)人工智能系统的问世,改变了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