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医学起源的新线索:野外黑猩猩互相治愈伤口

2025年05月29日22:02:06 科学 1086

科学家在乌干达布东戈森林研究黑猩猩时发现,这些灵长类动物不仅会治疗自己的伤口,还会照顾其他动物的伤口。这种行为或许能帮助我们了解早期人类是如何开始治疗伤口和使用药物的。虽然在其他黑猩猩群落中也观察到了类似的行为,但布东戈森林中这种行为的持续出现表明,黑猩猩之间的医疗护理可能更为普遍,且不仅限于帮助近亲。

人类医学起源的新线索:野外黑猩猩互相治愈伤口 - 天天要闻

布东戈森林中两只黑猩猩之间的社交梳理。图片来源:Elodie Freymann 博士

“我们的研究有助于阐明人类医学和医疗保健系统的进化根源,”牛津大学的Elodie Freymann博士说道,她是《生态学与进化前沿》文章的第一作者。“通过记录黑猩猩如何识别和利用药用植物以及如何照顾其他动物,我们能够深入了解人类医疗保健行为的认知和社会基础。”

科学家们研究了布东戈森林中的两个黑猩猩群落:松索(Sonso)和瓦伊比拉(Waibira)。与所有黑猩猩一样,这两个群体中的个体容易因打斗、事故或人造陷阱而受伤。在松索群落中,约有 40% 的黑猩猩被观察到因陷阱而受伤。

研究人员对每个群落进行了为期四个月的观察,并查阅了来自类人猿词典数据库的视频片段、包含数十年观察数据的长期日志,以及其他目睹黑猩猩治疗伤病的科学家的调查问卷。他们鉴定了黑猩猩用于外治的植物,发现其中一些植物具有与伤口愈合和传统药用相关的化学特性。

一只年轻的黑猩猩用咀嚼过的树皮和新鲜树叶护理左膝伤口。这张照片由埃洛迪·弗雷曼博士拍摄。图片来源:埃洛迪·弗雷曼博士

在直接观察期间,科学家们在松索记录了12起伤害事件,所有这些伤害很可能都是由群体内部冲突造成的。在瓦伊比拉,有五只黑猩猩受伤——一只雌性被陷阱弄伤,四只雄性在打斗中受伤。研究人员还发现,松索的照护案例比瓦伊比拉更多。

弗雷曼说:“这可能源于多种因素,包括社会等级稳定性的差异,或在更彻底适应的松索社区中拥有更多的观察机会。”

研究人员总共记录了41个护理案例:7个案例为他人护理(亲社会护理),以及34个案例为自我护理。这些案例通常包含几种不同的护理行为,这些行为可能是针对伤口的不同部位进行处理,也可能反映了黑猩猩的个人偏好。

“黑猩猩的伤口护理包含多种技巧:直接舔伤口,去除碎屑,并可能在唾液中加入抗菌化合物;舔手指后按压伤口;用叶子轻拍;以及咀嚼植物材料并将其直接涂抹在伤口上,”弗雷曼说道。“我们表格中提到的所有黑猩猩都显示出伤口恢复,当然,我们不知道如果它们没有采取任何措施,结果会怎样。”

“我们还记录了卫生行为,包括交配后用树叶清洁生殖器以及排便后用树叶擦拭肛门——这些做法可能有助于预防感染。”

在七例亲社会关怀案例中,研究人员发现四例是处理伤口,两例是协助移除陷阱,还有一例是一只黑猩猩帮助另一只黑猩猩进行卫生清洁。关怀并非优先给予某一性别或年龄组。其中四例是给予了基因上无亲缘关系的个体的关怀。

弗雷曼说:“这些行为进一步证明了其他地点的证据,即黑猩猩似乎能够认识到他人的需求或痛苦,并采取刻意的行动来减轻这种痛苦,即使没有直接的遗传优势。”

科学家呼吁对照护发生的社会和生态背景,以及哪些个体给予和接受照护进行更多研究。一种可能性是,布东戈黑猩猩都面临着陷阱造成的高受伤和死亡风险,这增加了它们互相照护伤口的可能性,但我们需要更多数据来探索这一点。

“我们的研究存在一些方法论上的局限性,”Freymann 提醒道。“松索和瓦伊比拉社区的习惯差异造成了观察偏差,尤其是在亲社会医疗保健等罕见行为方面。虽然我们记录了医疗保健中使用的植物,但仍需要进一步的药理学分析来确认其具体的药用特性和功效。此外,亲社会医疗保健相对罕见,这使得我们很难确定何时以及为何提供或不提供此类医疗服务的模式。这些局限性为这一新兴领域未来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编译自/ScitechDaily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人民大学-西湖大学未来人类联合研究院成立 - 天天要闻

中国人民大学-西湖大学未来人类联合研究院成立

7月1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中国人民大学获悉,中国人民大学与西湖大学携手成立“中国人民大学-西湖大学未来人类联合研究院”,并面向全球发布“未来人类十大议题”,聚焦人类文明演进的重大挑战与突破方向,以中....
巨子生物承认检测方法有局限,华熙生物发文暗指其“伪科学” - 天天要闻

巨子生物承认检测方法有局限,华熙生物发文暗指其“伪科学”

6月30日,华熙生物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文章《推动行业进入以检测结果为宣传依据的时代》,意有所指地表示,主张免受科学检验的必定属于伪科学。文章直指,在重组胶原蛋白的测量问题中,声称没有统一的检测方法就无法准确测量,就是一种典型的“免受检验策略”,试图让自己的主张免受科学检验和公共监管。巧合的是,在此之前...
CMJ | 上海六院周健教授团队:通过机器学习鉴定糖代谢紊乱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 天天要闻

CMJ | 上海六院周健教授团队:通过机器学习鉴定糖代谢紊乱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2型糖尿病是我国主要慢性代谢性疾病之一,其主要临床特征包括高血糖、胰岛素抵抗和肝糖输出增加等。因此,迫切需要进一步鉴定与糖代谢稳态调节密切相关的新型生物标志物,从而为建立疾病预警体系和个体化诊疗方案提供新的理论依据。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周健团队、代...
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海荣:脑机接口突破性进展将在医疗康复领域 - 天天要闻

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海荣:脑机接口突破性进展将在医疗康复领域

6月30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副校长郑海荣,在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等主办的科技创新院士报告厅上,围绕AI时代的生物智能前沿——“脑机接口与生物智能”做了分享,他认为脑机接口将引领医疗新变革,是解决未来重大医疗需求的关键路径,脑机接口的突破性进展将出现在医疗康复领域。郑海荣以科幻电影《阿凡达》中通过意...
机场的大敌,可能不是飞鸟,国家该管管了! - 天天要闻

机场的大敌,可能不是飞鸟,国家该管管了!

如今,无人机的身影随处可见,不管是用于拍摄壮丽风景,还是助力农业喷洒农药,它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 可谁能想到,这小小的无人机,一旦不受控制地乱飞,就会成为机场安全的巨大威胁。 ....
【职引未来】青春无悔 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 - 天天要闻

【职引未来】青春无悔 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

【职引未来】 当前,不少高校毕业生选择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到这些地方就业,青年学子将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又将收获怎样的人生体验? 日前,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张新颖在接受光明网记者专访时表示,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奋斗,青年学子收获的不仅是...
我坐在100米高空上吊起美好生活 - 天天要闻

我坐在100米高空上吊起美好生活

我叫于野,今年24岁,陕西宝鸡人。 父母望子成龙,希望我考上大学,可我却贪玩无心读书,16岁就下工地干起了塔吊司机,如今已是一个8年塔吊经验的老司机了。 开塔吊被称为高危中的高危....
均为高功率超充桩 理想充电桩突破15000根 - 天天要闻

均为高功率超充桩 理想充电桩突破15000根

【太平洋汽车 行业频道】近日,理想汽车宣布,截止至2025年6月30日,理想超充桩数量突破15000根,且均为高功率超充桩。 在此前,李想本人也曾发社交媒体表示,之所以近两年加速建设充电站,主要是先为理想的纯电用户们持续打造没有里程焦虑的用车环境。未来,理想还将持续在高速和城市中建设更多更好的理想超充站。 值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