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为啥越躺越累?研究:没有正确休息……

2025年05月12日06:12:03 科学 1585

你有没有这样的体验:周末躺了一天,却感觉比上班还疲惫?

假期天天睡觉,醒来仍感觉昏昏沉沉?

假期为啥越躺越累?研究:没有正确休息…… - 天天要闻

为什么越休息越累?

问题不在休息时间的长短,而在于你陷入了“无效休息”陷阱。

心理学研究发现,错误的休息方式不仅无法恢复能量,还会消耗更多心理资源。

1. 被动娱乐≠真正休息

刷剧、打游戏、无目的刷手机……这些看似放松的行为,实则让大脑持续接收碎片化信息,造成注意力残留效应(Attention Residue)。即便停止娱乐,大脑仍会无意识地处理之前的刺激,无法真正关机。

注意力残留效应,由美国学者索菲·勒罗伊(Sophie Leroy)在2009年提出。他指出,当人们从一项任务快速切换到另一项任务时,前一任务的思维状态会像“残留物”一样持续占用部分认知资源,导致后续任务的专注度和效率下降。

Activities like gaming, binge-watching, or mindless scrolling overload the brain with fragmented information, triggering the Attention Residue Effect. Coined by researcher Sophie Leroy in 2009, this phenomenon occurs when the brain subconsciously processes previous stimuli even after switching tasks, delaying focus recovery.

2019年《实验心理学杂志》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在对比玩手游和冥想对人类专注力恢复作用的实验中,受试者在玩1小时手游后,专注力恢复时间比静坐冥想者长3倍。

2. 报复性补偿=透支能量

“工作日拼命、休息日放纵”的模式,极易触发补偿心理,进而引发一系列不良行为:熬夜追剧打乱生物钟,暴饮暴食加重身体负担,瘫着不动导致肌肉萎缩循环......这种“补偿式透支”的恶性循环,消耗的能量远超工作本身,不仅无法缓解疲劳,反而会加剧身心的疲惫。

The "work hard, play harder" Mentality often leads to destructive habits: disrupted sleep, overeating, or prolonged inactivity. These compensatory behaviors drain more energy than they restore, worsening physical and mental fatigue.

假期为啥越躺越累?研究:没有正确休息…… - 天天要闻

3. 社交媒体的“伪放松”陷阱

斯坦福大学研究发现,一心多用式的“媒体多任务”(Media Multitasking)对人类的注意力和记忆力均产生影响。频繁地多任务切换社交软件会触发大脑前额叶皮层重新激活,伴随压力激素(皮质醇)和兴奋激素(多巴胺)的波动,会让人在休闲后反而更疲惫。

Stanford University research warns that "media multitasking" —constantly switching between apps — activates the prefrontal cortex, spiking stress hormones (cortisol) and dopamine fluctuations. This leaves users feeling paradoxically more exhausted after leisure time.

人体真正需要的7种休息

1.躯体休息

许多人有思维误区,认为休息就是睡觉。其实,真正的躯体休息,是让我们放慢身体的运行速度。日常中,除了通过静止的被动休息(睡眠、打盹等)缓解身体疲劳外,适当地进行一些主动休息(做一些简单的运动,如散步、慢跑、按摩、瑜伽等低强度活动)既能缓解肌肉紧张,又可以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让我们更有精气神。

1. Physical Rest: Beyond sleep, incorporate active rest like walking, yoga, or stretching to boost circulation and relieve muscle tension.

2.感官休息

现代人长期受屏幕蓝光、环境噪音和信息过载轰炸,导致感官系统超负荷运转——眼睛干涩模糊、肩颈僵硬酸痛、甚至味觉迟钝麻木,都是典型的感官功能透支信号。

此时,我们需要主动按下“感官暂停键”,如睡前45分钟远离电子设备,用暖光阅读代替刷屏;多走进户外,亲近自然,接触绿植,嗅闻清新空气等。这些多感官协同的“生态疗愈”,不仅能快速恢复感官敏锐度,还能让休息真正成为我们身心的深度充电。

2. sensory Rest: Overstimulated by screens and noise? Unplug 45 minutes before bed, swap blue light for warm reading lamps, and immerse yourself in nature to reset sensory overload.

3.精神休息

如果你常常感觉迷茫、孤独、无所依靠,这或许是身体在提醒你,你的精神需要一场深度的休憩与滋养。通过读书,外出游玩,静坐冥想,参加志愿者活动等方式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在增强幸福感的同时,也更有利于我们精神世界的充盈与放松。

3. Mental Rest: Persistent brain fog? Meditate, daydream, or listen to music. Switch tasks (e.g. tidying up) to engage different brain regions.

4.情绪休息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消耗自己的情绪能量去感知并照顾他人的情绪。然而,当你勉强挤出笑容说“我没事”的时候,其实是在对自己进行一场无声的情绪透支。

这种伪装性的情绪消耗,不仅无法真正解决问题,还会在无形中积累内心的疲惫与压力。

停止为情绪贴封条,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尝试让自己的心灵得到真正的释放和舒缓,反而能够收获更深层的平静与安宁。

4. Emotional Rest: Stop bottling up feelings. Authentic emotional expression — whether through journaling or confiding in a friend — reduces inner exhaustion and fosters calm.

假期为啥越躺越累?研究:没有正确休息…… - 天天要闻

图源:外研社UNIPUS

5.社交休息

社交休息的本质,是优化你的情感能量配置,让自己有意识地筛选社交环境,避免无效互动。

我们可以尝试主动远离持续消耗你能量的“情感负债型”关系,选择让你感到舒适、自在的社交活动,让每次相处都成为能量的源泉,而非消耗。

5. Social Rest: Audit your social circle. Prioritize relationships that energize you and distance yourself from emotionally draining interactions.

6.创造力休息

从繁杂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做一些与工作无关但能激发创造力的事情,重新连接好奇心与创造力,比如手工艺、烹饪或旅行等活动,不仅能让我们暂时远离日常的喧嚣,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唤醒内心深处的灵感,帮助我们更快恢复活力。

6. Creative Rest: Combat burnout by reigniting curiosity: cook, travel, or try crafts. Creative hobbies detach you from routine and spark inspiration.

7.脑力休息

关闭电子设备,通过冥想、发呆或听音乐让大脑放空。脑力工作者可尝试切换任务类型(如整理房间),利用不同脑区交替活动进行适当的休息,缓解疲劳。

7. Spiritual Rest: Feeling disconnected? Volunteer, meditate, or engage in activities that nourish your sense of purpose and belonging.

编辑:焦洁

实习生:裴艺

来源:外研社UNIPUS

China Daily精读计划

每天20分钟,英语全面提升!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世界最快微型无人机!深圳学生自制飞行器,创吉尼斯世界纪录 - 天天要闻

世界最快微型无人机!深圳学生自制飞行器,创吉尼斯世界纪录

南都讯 记者伍曼娜 世界最快微型无人机来自深圳!5月12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学生徐阳发布视频,介绍他自制飞行器PROWESS并创下世界最快微型无人机吉尼斯世界纪录的研制经过。PROWESS这款目前世界上最快的微型无人机,重量仅有247克,速度却能达到每小时340公里。网友评论说,这款学生自制飞行器拥有“高铁速度”。徐阳20...
长青保护区再次发现野生象鼻兰种群 - 天天要闻

长青保护区再次发现野生象鼻兰种群

5月10日,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在野外综合考察途中,再次监测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象鼻兰。这是继2022年在长青保护区首次发现象鼻兰后的又一次重要发现,标志着区内存在稳定的野生象鼻兰种群。
动物异常、天气异象是地震前兆?灾害防御专家答疑 - 天天要闻

动物异常、天气异象是地震前兆?灾害防御专家答疑

光明网讯(记者 曾震宇) 有传言称,每当地震发生前,都会发生动物异常行为或天空呈现奇怪造型云朵等“预兆”,这样的说法是否有科学依据?5月12日,是我国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在应急管理部、中国地震局举行的“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安全知识发布会上,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理事、科普专家邹文卫表示,动物异常和气象变...
时间、地点、震级都能精准“预言”?一招辨别地震谣言! - 天天要闻

时间、地点、震级都能精准“预言”?一招辨别地震谣言!

光明网讯(记者 曾震宇)5月12日,是我国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在应急管理部、中国地震局举行的“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安全知识发布会上,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理事、科普专家邹文卫表示,凡是说“某年某月某日某地发生某级地震”,这肯定是地震谣言,不可信。这一点,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地确信这是地震谣言。中国灾害防御...
云南省人类精子库现只接待昆明五城区常驻1年以上人群 - 天天要闻

云南省人类精子库现只接待昆明五城区常驻1年以上人群

掌上春城讯 5月12日,记者从云南省人类精子库获悉,目前精子库只接待昆明市五城区人群,及常驻昆明一年以上人群。精液捐献是一项高尚的人道主义行为,志愿者捐献的精液将提供给生殖中心,用于不孕不育的家庭繁衍后代,志愿者的信息将受到严格的保密,受者将无法获知您的任何带有身份指向性的信息。云南省人类精子库自2018年...
北航/北大合作Nature论文:柔性电子贴片,实现向内脏器官细胞的精准高效递送 - 天天要闻

北航/北大合作Nature论文:柔性电子贴片,实现向内脏器官细胞的精准高效递送

撰文丨王聪编辑丨王多鱼排版丨水成文将治疗药物靶向递送到内脏器官(例如用于促进器官损伤的愈合,或促进癌细胞凋亡),在许多疾病的治疗中显示出巨大前景。目前,主要的递送方式依赖于循环,然而,这种模式效率低下,难以到达靶器官,难以穿透细胞膜,还存在着安全性和可控性的限制。因此,有必要开发精准、安全且高效的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