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一起玩过的虫子08:蜜蜂

2025年05月09日00:53:04 科学 1830


那些年我们一起玩过的虫子08:蜜蜂 - 天天要闻

在之前的系列文章当中我曾经提到过,我们这代人小的时候,经常见到的虫子基本上都会成为我们的“玩具”,而蜜蜂,则是当时小男孩证明自己“勇敢”的虫子之一。我小时候是长在市区的,很难接触到蝎子蜈蚣这种真正“凶猛”的虫子,蜜蜂,已经算是顶级的了。


我记得当时在北京城区能够见到的蜜蜂有三种:一种是黄胸木蜂,因为其体型“魁梧”,小朋友都管它叫“牛蜂”,我们都是不敢招惹牛蜂的;一种是黄蜂,我们管它叫马蜂,据说马蜂能够把人蜇死,所以我们也不会轻易去招惹马蜂;剩下的,就是在花丛中最常见的蜜蜂了。虽然蜜蜂蜇人一下也很疼,但是因为有太多的小伙伴被蜇过了,大家知道这种疼痛“扛得过去”,这也成就了“捉蜜蜂最勇敢”的说法。

那些年我们一起玩过的虫子08:蜜蜂 - 天天要闻

在传说之中,每只蜜蜂的肚子里都是有一个“蜜囊”的,捉住蜜蜂之后,可以把它分成两半,就可以找到蜜囊,据说吃起来特别甜,但是,我从来没有尝试过去找蜜蜂的蜜囊吃,要说起来,当年的小朋友真的是“很皮实”的,一点都不怕寄生虫所带来的“危害”。


我所参与的“把蜜蜂当玩具”的行动主要有两项,其中最长玩的一种,就是用绳子从中成药的外包装塑料球的孔中穿进去,打一个结之后,这个塑料球就成为了一个“流星锤”,之后,用这个塑料球去捉蜜蜂,这样既可以保证手不和蜜蜂接触,避免了被蜇的危险,同时一旦捉住蜜蜂,还可以把那个“流星球”甩来甩去,之后再打开看看蜜蜂“晕了的样子”。

那些年我们一起玩过的虫子08:蜜蜂 - 天天要闻

另一种“捉蜜蜂”的行动,则是我们用密封当作“饲料”去喂一些其它食肉的昆虫,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位从郊区归来的小朋友带来了一只“螳螂”,当时我们就一直在用蜜蜂喂这只螳螂,而螳螂也确实会吃蜜蜂。


除去上述两个“方式”,我们小的时候最常见的与蜜蜂的“互动”就在于一堆小男孩儿凑在一起比试“谁敢抓蜜蜂”。我印象当中当时在社区里面有一位小我一岁的小男孩儿,特别的……勇敢,他是真的就敢直接用手去把蜜蜂攥在拳心当中的,就我的记忆当中,已经不知道这位小兄弟被蜜蜂蜇过多少次了。为了显示自己也是足够勇敢的,我也试着用手去凭空把蜜蜂握到掌心,最终,我很正常地被蜇了。

那些年我们一起玩过的虫子08:蜜蜂 - 天天要闻

说起来,虽然我相对“斯文”一点,但是像洋辣子、蜜蜂……这样不致命的虫子,还是都带给过我足够份量的“伤害”的。被蜜蜂蛰过之后的手,是真疼!我也不知道是从哪里听说的,被蜜蜂蛰过之后在青苔上摩擦可以缓解疼痛……,青苔的汁液是不是可以中和蜜蜂蜇人的毒我不清楚,但是把被蜜蜂蜇过的地方放在地上摩擦,真的是疼得要命。


大约是四年级吧,那次被蜜蜂蜇过之后,我最终放弃了再去招惹这种看上去“憨憨的”小虫子。如今,我觉得给蜜蜂拍照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希望今年夏天,我可以拍到自己满意的蜜蜂照片,或者,马蜂、黄胸木蜂……的照片都可以!


那些年我们一起玩过的虫子08:蜜蜂 - 天天要闻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人民大学-西湖大学未来人类联合研究院成立 - 天天要闻

中国人民大学-西湖大学未来人类联合研究院成立

7月1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中国人民大学获悉,中国人民大学与西湖大学携手成立“中国人民大学-西湖大学未来人类联合研究院”,并面向全球发布“未来人类十大议题”,聚焦人类文明演进的重大挑战与突破方向,以中....
巨子生物承认检测方法有局限,华熙生物发文暗指其“伪科学” - 天天要闻

巨子生物承认检测方法有局限,华熙生物发文暗指其“伪科学”

6月30日,华熙生物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文章《推动行业进入以检测结果为宣传依据的时代》,意有所指地表示,主张免受科学检验的必定属于伪科学。文章直指,在重组胶原蛋白的测量问题中,声称没有统一的检测方法就无法准确测量,就是一种典型的“免受检验策略”,试图让自己的主张免受科学检验和公共监管。巧合的是,在此之前...
CMJ | 上海六院周健教授团队:通过机器学习鉴定糖代谢紊乱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 天天要闻

CMJ | 上海六院周健教授团队:通过机器学习鉴定糖代谢紊乱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2型糖尿病是我国主要慢性代谢性疾病之一,其主要临床特征包括高血糖、胰岛素抵抗和肝糖输出增加等。因此,迫切需要进一步鉴定与糖代谢稳态调节密切相关的新型生物标志物,从而为建立疾病预警体系和个体化诊疗方案提供新的理论依据。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周健团队、代...
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海荣:脑机接口突破性进展将在医疗康复领域 - 天天要闻

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海荣:脑机接口突破性进展将在医疗康复领域

6月30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副校长郑海荣,在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等主办的科技创新院士报告厅上,围绕AI时代的生物智能前沿——“脑机接口与生物智能”做了分享,他认为脑机接口将引领医疗新变革,是解决未来重大医疗需求的关键路径,脑机接口的突破性进展将出现在医疗康复领域。郑海荣以科幻电影《阿凡达》中通过意...
机场的大敌,可能不是飞鸟,国家该管管了! - 天天要闻

机场的大敌,可能不是飞鸟,国家该管管了!

如今,无人机的身影随处可见,不管是用于拍摄壮丽风景,还是助力农业喷洒农药,它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 可谁能想到,这小小的无人机,一旦不受控制地乱飞,就会成为机场安全的巨大威胁。 ....
【职引未来】青春无悔 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 - 天天要闻

【职引未来】青春无悔 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

【职引未来】 当前,不少高校毕业生选择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到这些地方就业,青年学子将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又将收获怎样的人生体验? 日前,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张新颖在接受光明网记者专访时表示,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奋斗,青年学子收获的不仅是...
我坐在100米高空上吊起美好生活 - 天天要闻

我坐在100米高空上吊起美好生活

我叫于野,今年24岁,陕西宝鸡人。 父母望子成龙,希望我考上大学,可我却贪玩无心读书,16岁就下工地干起了塔吊司机,如今已是一个8年塔吊经验的老司机了。 开塔吊被称为高危中的高危....
均为高功率超充桩 理想充电桩突破15000根 - 天天要闻

均为高功率超充桩 理想充电桩突破15000根

【太平洋汽车 行业频道】近日,理想汽车宣布,截止至2025年6月30日,理想超充桩数量突破15000根,且均为高功率超充桩。 在此前,李想本人也曾发社交媒体表示,之所以近两年加速建设充电站,主要是先为理想的纯电用户们持续打造没有里程焦虑的用车环境。未来,理想还将持续在高速和城市中建设更多更好的理想超充站。 值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