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征集
日子很难,生活不容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有苦说不出的感觉,受苦的人最懂。
文/叶檀☞ 手中无剑 | 心中有爱
叶檀老师您好:
很多年前看您分享研究报告,白色西装,长黑头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您在财经领域脱颖而出,后来生病又蜕变为火光。非常开心看到您慢慢痊愈和接纳事事无常。
从2024年到现在,我彷佛在一条看不到光亮的黑暗隧道,被架在莫名的轨道上,不知道开往何方。

(图源:pixabay)
故事源于创业,我本来做产业研发和商务,因为希望把资源匹配给有希望的公司和有才华的企业家,转头做投资,过程中因为热爱孵化,选择下场和技术团队合作,然而一次又一次的被创业合伙人伤害,这一次拉扯半年,不知道什么时候到岸。
我以投资人、商务合伙人的身份和科学家一起创业,投入自己的百万资金,为了把事情做成,从股权结构设计到薪酬到做事,处处让步,做最多的活拿最少的股份,担心能力不够还外聘了顾问,培养做储备ceo,就在融资快到位的时候,他们联合起来想架空我。
现在我在公司被架空,被降职,不发薪酬,还被要求打卡写日报周报,被羞辱诽谤,我想离开公司,却有投资人的协议捆绑,联创不能主动离职,辛苦搭建的事业,在内被联创们联手欺压,在外投资人股东既不管内部管理却又盲从协议条款,不放我离开公司。
这无异于人间炼狱,毁了我的理想、事业、资源和未来,我现在已经45了,中年女性,本身在职场上就很不容易,我多么想努力做一番事业啊,无奈现实残忍,联创们拿着投资人的钱请律师对付我,我没有收入,还要尽可能的平静的对待家中老人孩子,还要请律师应对,想到未来,两眼茫茫。
职场上的所谓朋友、合作伙伴看到情形不利于我,纷纷远离,甚至医药行业的律师都不做弱势群体的生意,很悲凉,这才知道弱势群体是那么的渺小和无助。
您说,想不到是一场疾病让自己停了下来,我一直冲锋陷阵,想带着团队赢,想不到在即将到达山峰被联创推下来跌到谷底,曾经提携过的同事、合作过的伙伴、一起探讨创业的合伙人,成为陌路甚至敌人,我心如寒冰。

(图源:pixabay)
这时候才发现目标是虚妄的,低谷时候家人、陌生人的爱慰藉了我,大多数时候悲伤,偶尔感动。希望能得到关心和温暖,也希望自己可以早日从创业背刺炼狱中解脱。
最后,再次致以深切的爱意给叶檀姐,我希望向您一样,无论处身何种境地,不忘记人间有温暖和爱,也希望给予别人温暖和爱。

(图源:pixabay)
绿山墙的安妮姐
2025年4月25日
亲爱的安妮姐:
平静下来,你的未来没有被毁。

(图源:pixabay)
时间过得很快,短短几天你已经不再是写信时的你;短短数年,我也不再是那个讲坛上留着长发的我,我们的外形都变了,但与人为善的那颗心,没有变。
此刻您感受到的强烈的背叛感,证明了您对待事业的真诚。让愤怒与沮丧延续一段时间,不必急于“放下”,承认自己很愤怒,承认自己无法原谅,是在哀悼曾经付出的心血与逝去的信任,也是平息愤怒的方法。在清理创口前进行消毒,这才是愈合的开始。
来信让我看到,在复杂的投资市场中,一颗炽烈的创业之心与现实之间剧烈碰撞。
要相信,您所经历的是资本市场的寻常事,富豪争家产、股东争股权、管理层之间争权夺利,不过小事一桩,进入这个行业之初,要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
与钱直接打交道的市场,收益与风险极高,往往蜕变成人性的放大器,黑与白格外扎眼。这个行业远不止光鲜和理想,还有遍地荆棘丛,一个不小心,机构投资就会变成创始人个人承担无限连带担保责任的高息借款;技术团队与管理团队之间理念不同、利益对峙,随时随地会爆发激烈的冲突。
放平心态,对人性不必抱过高的奢望,也不必认为只有自己一脚踏入了泥潭。每个人都曾经身处泥潭,只不过我们不知道。
对人性,降低预期,处处是惊喜,抬高预期,处处是惊吓。
我相信您有一腔热血、满怀理想,但在一个专业而赤裸的行业,仅凭一腔热血无法立足。投资毕竟不是做公益,做公益就彻彻底底的做公益,不要想一分钱的回报,做投资就要以理性的态度进行专业的分析,进行可以落地的实操,以最切实的法律捍卫各方的责权利。
在您的来信中,我没有看到具体的法律保护条款。
看起来,似乎是您与技术团队发生了冲突,原本您是公司ceo,负责管理和下一轮融资,技术团队负责技术,为了公司顺利运行,您让度了部分股权,但下一轮融资快要到位时却被踢出局,被团队架空,在股东、公司到法律人士中,找不到支持者。
这样的情形让人绝望,团队怎么能这样对待联合创始人,职场上的朋友怎么能够袖手旁观?
但这就是市场的残酷现实,有可能各方都没有错,投资者要的是未来的退出收益,只要不影响到自己利益,就不会管公司的内部矛盾,打工人需要的是一份稳定的收入,律师需要的是律师费,而围观者不可能了解内部真相,只能以旁观的心态吃瓜。
能够救自己的只有自己,人必自救而后天救之。

(图源:pixabay)
您有自救路径。
如果《联合创始人协议》或《公司章程》明确约定了退出条件,那就遵照协议约定执行;如果协议约定不能退出,您与公司存在劳动关系,在被架空、降职停薪时,可提起劳动仲裁主张赔偿:如果其他股东滥用权利损害利益,可以按照公司法起诉索赔。
您可以与其他股东商量,要求公司按照最新的市场价格回购股份,如果持股超过10%,并且确认公司陷入僵局,可以向法院申请解散公司。
关键的是,不管股份是多还是少,您还是公司的原始股东,今后公司无论引进多少轮投资者,您的同意都非常重要,这牵涉到股权让度、稀释等一系列法律问题。相信团队和股东,绝不会忽视这一点,您有大牌可以打。
当然,存在一种最坏的可能,就是技术团队另立山头,成立另外一家公司,让您持股的这家公司沦为僵尸公司。我认为这种操作可能性不大,原因是您所在的公司即将引入下一轮融资,如果资金马上到账,新股东不可能同意。
股东在意的是平稳赚钱,不是想跟您作对;技术团队要的是主导权,搞科研的人没有那么多心思在人际关系上,如果他们一心搞关系,那说明,您一开始就看走眼了,他们是一群混子,早散早好。
现在有朋友离开,说明这些人本就不是朋友,早分开早安心。
看清人性的真相,还是不绝望;看清生活的真相,还是热爱生活,他人又奈我何?当然,我们一定要学会保护自己,这样才有精力用更温和的眼光看待自己,看待他人,在人性的裂缝处见光开花。
一路行来,陌生人的温暖,恰似黑暗中的路标,提醒我们世界从来不是非黑即白;有缘人的支持,如同来自天顶的一束光,照亮我们前行的方向。

(图源:pixabay)
事业的暂时停滞,一定是命运在为我们校准方向。拥抱一下下,感谢老天的提醒,让我们活得更好。
你的檀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