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成广西千年歌圩“显眼包”

2025年03月31日21:43:07 科学 1132

中新社南宁3月31日电 题:机器人成广西千年歌圩“显眼包”

中新社记者 黄艳梅

人形机器人对唱山歌丝滑流畅,穿上壮锦马甲的机器人舞步炸裂……31日,在2025年“广西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活动上,机器人成为“人气明星”。通过科技混搭民族风,广西千年歌圩尽显“新潮范儿”。

当日是中国农历三月初三,是广西最为隆重的民族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歌圩日。海内外宾客踏歌而来,参加一年一度的壮乡欢歌盛会。

机器人成广西千年歌圩“显眼包” - 天天要闻

3月31日,在广西南宁民歌湖景区,高仿真智能机器人“夏澜”与“广西山歌王”蒋成对唱山歌,引来众人围观。陈冠言 摄

当机器人来对唱山歌,这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在南宁民歌湖景区,一场高仿真智能机器人“夏澜”与“广西山歌王”蒋成的“PK”,引来众人围观。

当蒋成唱完上句“好友齐聚手牵手,人机共唱享春光”,只见机器人“夏澜”眼神灵动,嘴角上扬,即兴回应:“‘三月三’来百花香,春风拂面笑声扬”。精彩的山歌“人机对唱”赢得阵阵掌声。

“机器人唱歌时表情丰富,纤长的手指还随着歌声缓缓挥动,韵味十足。”现场围观的游客李欣说。

机器人成广西千年歌圩“显眼包” - 天天要闻

3月31日,在广西南宁民歌湖景区,宇树机器人在表演舞蹈节目。陈冠言 摄

当天,宇树机器人亦忙个不停。身着“‘三月三’战袍”的宇树“六兄弟”,迈着舞步左右挥手、交叉摆臂、扭动身形,与广西街舞少年共同表演舞蹈秀《科目三》。在民族时尚秀版块,宇树“六兄弟”又忙着与广西织娘同场竞技,展现“最炫民族风”。

“这是我第一次和机器人搭档跳舞,非常有趣。”表演者郭峻宇说,这些机器人能精准地跟随音乐节奏舞动,灵活性很强,舞感很好。

前述舞蹈秀编导黄志羽称,节目将民族传统与时尚潮流、科技元素三者融合,是一次大胆的创新。节目组希望用新颖的表演形式,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民族传统文化。

机器人成广西千年歌圩“显眼包” - 天天要闻

3月31日,在广西南宁民歌湖景区上演的民族时尚秀演出吸引观众。陈冠言 摄

连日来,广西到处都是“歌舞的海洋”。中国歌剧舞剧院中央民族歌舞团等艺术家联合广西本地歌手以民歌潮改、美声小品、跨界演唱、潮歌新唱等方式,与广西民众同场赛歌拉歌,呈现出多彩的民族音乐画卷。

嗦粉斗茶歌圩会、科技潮玩市集、足球嘉年华、国际民歌邀请赛、中国—东盟非遗周、博物馆里的“三月三”、“爱在南宁”脱单音乐会……更多的时尚潮玩活动在广西各地举办,吸引一众年轻人“打卡”。

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广西民族大学教授李富强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称,当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时尚潮流相碰撞,激活的将是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也将带动更多的“青春力”接棒民俗传承。(完)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天开“黑科技” 快速拉近与未来距离 - 天天要闻

天开“黑科技” 快速拉近与未来距离

企业是创新的主角。“2025天开论坛”发布的“天开善成”系列产品及服务,充分展示了企业的发展动能与潜力,更是天开园创新能量的集中迸发和创新生态的集中体现。论坛期间,多家科技企业携重磅成果亮相,展示了天开实力与天津这片科创发展沃土的美好前景。
如果龙这个物种真的存在,那么用科学角度看,它是怎么飞起来的 - 天天要闻

如果龙这个物种真的存在,那么用科学角度看,它是怎么飞起来的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艺术加工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龙是中国传统“生物”,一直以来在咱们心中都有特别重大意义,虽说西方也有龙这个概念,可它与咱们中国龙有着特别大差距,仅仅是外形方面,就完全是两个不相
雷军发长文讲述小米芯片之路 - 天天要闻

雷军发长文讲述小米芯片之路

5月19日,雷军发文称今年是小米创业15周年。早在11年前,2014年,我们就开始芯片研发之旅。潇湘晨报综合报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报料”一键直达;或微信添加报料客服:cspxxcb;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如需内容合作,请拨打政企服务专席19176699651。...
白顶䳭现身蛇岛保护区 这是大连地区首次记录到该种鸟类 - 天天要闻

白顶䳭现身蛇岛保护区 这是大连地区首次记录到该种鸟类

5月15日,辽宁蛇岛老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新纪录鸟类-白顶䳭(jí),同时也是大连地区首次记录到该种鸟类。春天是候鸟迁徙和蛇岛蝮活动的高峰期,每年这个时候蛇岛保护区的科研人员都会在蛇岛开展“蛇岛蝮种群生命表研究”工作,辽宁蛇岛老铁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人员王小平介绍说,5月15日傍晚,忙碌了一天的科...
这位海关女专家手机相册里分门别类存储着9000多张鸟类照片 - 天天要闻

这位海关女专家手机相册里分门别类存储着9000多张鸟类照片

在世界海关组织的讲台上,她是用流利英文向国外海关官员解析中国自贸协定细则的“原产地专家”;在世纪公园的晨曦中,她是鸟友们亲切称呼的“白鹡鸰”。她叫张玉华,是海关总署税管局(上海)的业务骨干,用6年时间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编织出一张独特的生态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