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海关在进境邮件中查获濒危野生水生动物外壳

2025年05月13日22:52:03 科学 1034

5月13日,红星新闻记者从成都海关了解到,近日成都邮局海关关员在对进境邮件进行监管时,发现一个邮件机检图像疑似大型螺类动物螺壳2枚,经专业机构鉴定为鹦鹉螺螺壳1枚和大凤螺螺壳1枚。

成都海关在进境邮件中查获濒危野生水生动物外壳 - 天天要闻

鹦鹉螺螺壳1枚和大凤螺螺壳1枚

据了解,鹦鹉螺为《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列明的保护物种,同时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为《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一级保护水生动物;大凤螺为《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列明保护的濒危野生水生动物。

根据《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规定,除合法持有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机构核发的允许进出口证明书并按规定办理海关手续外,任何贸易方式或携带、邮寄濒危物种及其制品进出境的行为均属违法,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据了解,目前该案件正在办理当中。

据介绍,成都海关曾多次查获活体动物进境,如球蟒野蛮收获蚁马达加斯加蟑螂、南洋大兜虫等。每一个进境或出境的邮件,都会首先进行CT机检查验,海关工作人员将结合物品申报名称和实际成像等因素进行判定。对存疑邮件或有问题的邮件,海关工作人员会在邮政工作人员的配合下开展查验工作,对正常邮件将按流程做放行处理,流转到下一步的物流环节。

近年来,“异宠”危害广受关注,海关也对其走私进出境行为保持高度关注。“异宠”即另类宠物,多是外来物种,如蛇、蜥蜴、蜘蛛、角蛙等。它们一旦发生逃逸或被遗弃到自然界,在没有天敌的情形下会迅速繁殖扩散,威胁到本土生态系统。有的“异宠”还携带多种病菌,危害人们的生命安全。

成都海关在进境邮件中查获濒危野生水生动物外壳 - 天天要闻

成都海关去年底查获的库班大步甲活体成虫

去年底,成都海关在对出境邮件进行监管时,查获8头库班大步甲活体成虫。这是成都海关首次在出境寄递渠道查获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据介绍,库班大步甲是一种珍稀甲虫,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成都海关所属邮局海关监管一科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持续加强监管,一方面保持严厉打击外来物种入侵的高压态势,另一方面全方位强化对国内珍稀物种的保护力度。

红星新闻记者 王俊峰 图据成都海关

编辑 成序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成都海关在进境邮件中查获濒危野生水生动物外壳 - 天天要闻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膜导航系统为外科医生装上“透视眼”,破解“膜解剖”可视化难题 - 天天要闻

膜导航系统为外科医生装上“透视眼”,破解“膜解剖”可视化难题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近日,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三院”)胃肠外科暨胃肠手术功能保护研究中心新技术应用沙龙上,一款名为DeepGuide的手术导航系统对外发布。该系统成功破解“膜解剖”可视化难题,使胃肠肿瘤手术的系膜完整率从75%升至98%。中山三院新技术应用沙龙现场。甄晓洲...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生物多样性调查成果发布 - 天天要闻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生物多样性调查成果发布

中新网嘉兴5月13日电(记者 王逸飞)13日,在浙江嘉善举行的2025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暨浙江主场活动上,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生物多样性调查成果发布,这也是长三角首张跨域“生物多样性图谱”。2025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暨浙江主场活动现场。浙江省生态...
11000年前的冒险,水下石圈揭秘史前人类北迁传奇 - 天天要闻

11000年前的冒险,水下石圈揭秘史前人类北迁传奇

在苏格兰斯凯岛发现的水下石圈和石器时代工具显示,约11000年前,人类已踏足如今的苏格兰北部。 这一发现表明,史前人类勇敢穿越苏格兰北部冰川肆虐、海岸线变幻莫测的险境,向北迁徙的距离远超此....
探访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430余项颠覆性技术项目展“科创雄心” - 天天要闻

探访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430余项颠覆性技术项目展“科创雄心”

极目新闻记者 荣枚“因聚而变,惟创则新”。在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浪潮下,这句充满力量的话语成为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的生动注脚。5月13日,“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网络名人湖北行报道团走进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进入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展厅中央屹立着一棵“科创之树”。“劳动者”人形机器人、高产高蛋白宜...
中国创面修复学科发起者之一陆树良教授逝世,享年64岁 - 天天要闻

中国创面修复学科发起者之一陆树良教授逝世,享年64岁

沉痛悼念陆树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创面修复中心主任、上海市烧伤研究所原所长,《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常务编辑委员,中国创面修复学科发起者之一陆树良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5月12日13时05分在瑞金医院逝世,享年64岁。陆树良教授专注于烧伤诊疗、创面修复及组织再生等学术研究,曾主持国家“...
阿司匹林在兰花种养中的科学应用 - 天天要闻

阿司匹林在兰花种养中的科学应用

在兰花种植领域,一种看似“跨界”的养护方法正逐渐被兰友们接受——利用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促进兰花生长、增强抗性。这一方法看似神奇,实则蕴含着植物生理学的科学原理。本文将从成分解析、作用机制、应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等方面,系统阐述阿司匹林在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