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把岩洞改造成乐器,占地14000平米,两个足球场大小,这该怎么演奏?

2025年01月09日07:22:02 科学 1149
男子把岩洞改造成乐器,占地14000平米,两个足球场大小,这该怎么演奏? - 天天要闻男子把岩洞改造成乐器,占地14000平米,两个足球场大小,这该怎么演奏?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wikicommons

撰文 | 阿娴

审校|Ziv

如果要问世界上最大的乐器是哪一件?很多人可能都会回答管风琴。管风琴是一种大型气鸣式键盘乐器,大家普遍认为世界上最“大”的管风琴是海滨礼堂管风琴,建在美国新泽西大西洋城的会议大厅里。

男子把岩洞改造成乐器,占地14000平米,两个足球场大小,这该怎么演奏? - 天天要闻

海滨礼堂管风琴中最大的音栓被称为 “大奥菲克莱德”,其噪声震耳欲聋,超过130分贝,比火车汽笛还要响亮六倍。|Megodenas,CC BY-SA 3.0

它建于1930年,重约150吨,当时造价高达50多万美元。这架管风琴共用了33 112支用于发音的风管,1235个控制音调的音栓,7排键盘。

不过,少有人知的是,还有一台“管风琴”比海滨礼堂管风琴更大,演奏的声音传播得更远。这个乐器位于美国弗吉尼亚州卢雷洞穴(Luray Caverns),它是美国东部最大的洞穴系统。数百万年来,山顶的雨水不断向下滴落,缓慢沉积碳酸钙,在洞穴天花板上形成了许多钟乳石,与此同时地面上也形成了石笋

男子把岩洞改造成乐器,占地14000平米,两个足球场大小,这该怎么演奏? - 天天要闻

钟乳石是一种在溶洞等洞穴环境中形成的碳酸钙沉积地貌。|Tomandjerry211 - Own work, CC BY-SA 3.0

1954年的某一天,五角大楼电子工程师兼数学家利兰·W·斯普林克尔(Leland W Sprinkle)正带着儿子在卢雷洞穴内游玩。那时,洞穴里的灯光不够明亮,也不够稳定,所以看东西比较困难。就在昏暗的光线中,利兰的儿子不慎将头撞在了钟乳石上。利兰·W·斯普林克尔是个善于观察的人,他注意到,当他儿子的头撞到石头上时,石头发出了清晰、准确的声音

利兰也非常好奇,他决定敲击其他几块钟乳石,看看会发生什么。果然,音调不同、清晰而清脆的声音不断传了出来,于是他便有了一个将洞穴改造成乐器的想法,并马上付出了行动。

男子把岩洞改造成乐器,占地14000平米,两个足球场大小,这该怎么演奏? - 天天要闻

橡胶锤敲击钟乳石|wiki commons

钟乳石有点像物理学家所说的“声学共振器”。一个封闭或半封闭的空间(如管、腔等结构),其内部的空气柱会有特定的振动频率当外界传入的声波频率与这个空气柱的固有频率一致时,就会引发共振,发出特定频率的乐音。

利兰花了三年时间,在洞穴的不同区域精心挑选了37块钟乳石,根据音调对钟乳石进行打磨,以达到完美的音色(音调有点像木琴)。

男子把岩洞改造成乐器,占地14000平米,两个足球场大小,这该怎么演奏? - 天天要闻

利兰正在打磨钟乳石|wiki commons

紧接着他又在每块钟乳石旁边安装了一个长度30厘米的橡胶锤装置,这样就能通过电信号控制这个橡胶锤,敲击钟乳石来发出声音。如此,一个面积达14 000平方米的乐器便做好了,而且无须使用扬声器,空灵的音调,在整个洞穴中回荡

男子把岩洞改造成乐器,占地14000平米,两个足球场大小,这该怎么演奏? - 天天要闻

演奏者与控制台|By Jon Callas - Flickr: Stalacpipe Organ at Luray Caverns, CC BY 2.0

37个橡胶锤由一个类似直立钢琴的控制台控制。当音乐家按下琴键时,电信号会沿着电线传输,触发琴槌。不过,由于有的钟乳石距离控制台过于遥远,演奏者从按下按键到听到声音大概会有1秒钟的延迟。而有的钟乳石距离控制台较近,按键的延迟又没有这么长。所以,这个乐器非常难以演奏,演奏者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让每次按键的独特延迟完美同步,才能让曲子听上去很正常。

如今,卢雷洞穴每年会有40万人前来参观,而大钟乳石管风琴成为了景区最热门的表演项目。游客还可以在礼品店购买大钟乳石管风琴弹奏的曲子的黑胶唱片和CD。2011 年,芬兰/瑞典音乐团体Pepe Deluxé还成为首批在大钟乳石管风琴上创作和录制原创乐曲的艺术家。

大钟乳石管风琴更适合演奏一些较为平和的曲目,例如《月光奏鸣曲》或巴赫的一些前奏曲。|YouTube

不过,这个复杂乐器的日常维护工作并不简单:洞穴内每时每刻都在滴答着充满矿物质的水,非常潮湿。洞穴首席工程师Larry Moyer和他的两名学徒Stephanie Beahm和Ben Caton需要用加热器和干燥器来保证钟乳石的音调稳定,以及所有电子设备和数千米的电缆正常运行。还有一个问题是,虽然钟乳石的生长速度非常缓慢,但这也会对乐器的音调产生影响。

男子把岩洞改造成乐器,占地14000平米,两个足球场大小,这该怎么演奏? - 天天要闻

拉里·莫耶十几岁时就开始在洞穴乐团工作,一干就是42年,现在是该管风琴的首席工程师。|Alan Goffinski

参考资料:

[1]

https://www.worldrecordacademy.org/2023/3/worlds-largest-pipe-organ-world-record-in-atlantic-city-new-jersey-423169

[2]https://en.wikipedia.org/wiki/Luray_Caverns

[3]https://en.wikipedia.org/wiki/Great_Stalacpipe_Organ

[4]https://www.stumpcrosscaverns.co.uk/how-a-cave-became-a-musical-instrument

[5]https://www.npr.org/2023/11/07/1211027608/the-largest-musical-instrument-in-the-world-is-underground-in-a-virginia-cave

男子把岩洞改造成乐器,占地14000平米,两个足球场大小,这该怎么演奏? - 天天要闻

原创文章版权归微信公众号

“把科学带回家”所有

转载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凡本公众号转载、引用的文章 、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此产生相关后果,由版权所有人、原始发布者和内容提供者承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职引未来】青春无悔 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 - 天天要闻

【职引未来】青春无悔 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

【职引未来】 当前,不少高校毕业生选择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到这些地方就业,青年学子将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又将收获怎样的人生体验? 日前,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张新颖在接受光明网记者专访时表示,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奋斗,青年学子收获的不仅是...
我坐在100米高空上吊起美好生活 - 天天要闻

我坐在100米高空上吊起美好生活

我叫于野,今年24岁,陕西宝鸡人。 父母望子成龙,希望我考上大学,可我却贪玩无心读书,16岁就下工地干起了塔吊司机,如今已是一个8年塔吊经验的老司机了。 开塔吊被称为高危中的高危....
均为高功率超充桩 理想充电桩突破15000根 - 天天要闻

均为高功率超充桩 理想充电桩突破15000根

【太平洋汽车 行业频道】近日,理想汽车宣布,截止至2025年6月30日,理想超充桩数量突破15000根,且均为高功率超充桩。 在此前,李想本人也曾发社交媒体表示,之所以近两年加速建设充电站,主要是先为理想的纯电用户们持续打造没有里程焦虑的用车环境。未来,理想还将持续在高速和城市中建设更多更好的理想超充站。 值得一...
小河边常见 野草图鉴 - 天天要闻

小河边常见 野草图鉴

“从前在我家的门前有一条小河,小河里面住着几只我从小养的鹅”大家听过这首歌吗[呲牙]我家门前真的有条景观河,不仅有景区养的小鸭小鹅,河边还有很多常见的植物!你们还记得那些常见的植物吗?芦苇芦苇应该是河边最常见的标志性植物吧。
山榄科胶木属基因组系统发育与生物地理创新 - 天天要闻

山榄科胶木属基因组系统发育与生物地理创新

文章信息摘要:胶木属(Palaquium)目前是山榄科(Sapotaceae)中最大的属。先前关于胶木属及其所在的异胶木族(Isonandreae)内部类群关系的研究,基于有限的样本和基因座开展,未能明确界定分类边界,进而阻碍了对这一以马来
美!地球月球“证件照”更新 - 天天要闻

美!地球月球“证件照”更新

视频截图59万千米外!天问二号拍摄的地月影像图发布7月1日,国家航天局发布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轨获取的地月影像图。目前,天问二号探测器已在轨运行超过33天,与地球距离超1200万千米,工况良好。近期,天问二号探测器配置的窄视场导航敏感器,分别对地球和月球成像,显示了良好的功能性能。此次发布的影像图包括...
地理冷知识——荔枝 - 天天要闻

地理冷知识——荔枝

荔枝是无患子科荔枝属的一种果树,全球栽培品种超过200种。无患子科有100多个属,大多植物都是喜欢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的乔木和灌木。例如龙眼、红毛丹这些长在大树上,需要剥皮吃的水果,都是荔枝的无患子科家族亲戚。因为龙眼成熟期比荔枝更晚,中国古
自拍不是臭美!研究证明:经常自拍,可解锁这3大硬核好处→ - 天天要闻

自拍不是臭美!研究证明:经常自拍,可解锁这3大硬核好处→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会经常在朋友圈或社交平台上随手晒自拍照吗?说到自拍,在如今的时代,这已经是极为日常的一件事情了。作为一种记录的手段,任何事情都能成为我们自拍的理由,旅游留念、健身房打卡甚至只是平常出门散步,我们也可以自拍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