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铠、天衣、月光宝盒……中国登月服的名字你起好了吗?

2024年10月06日11:32:04 科学 1601

原创 佘惠敏 经济日报

近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面向社会发布登月服征名活动,并首次公开中国登月服外观。网友们积极留言,星铠、天衣、月光宝盒等各具特色的名字纷纷出炉。这场引燃全民参与热情的登月服首秀,展示了强大的中国自信。

这是建立在自立自强上的科技自信。

星铠、天衣、月光宝盒……中国登月服的名字你起好了吗? - 天天要闻

9月28日,中国登月服外观首次公开亮相。王全超摄(新华社)

航天服是载人航天任务中必需的防护装备,为航天员提供生命保障和作业支持。目前全世界只有少数几个国家具备航天服自主研制能力,中国即为其一。中国舱内航天服已护送35人次航天员安全进出太空;自主研制的第一代、第二代“飞天”舱外航天服已支持17名航天员、33人次成功执行17次出舱活动,有力保障了中国空间站的建造和高效运行。

登月服外观首次公开亮相,标志着我国航天服技术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此次展示中,翟志刚和王亚平两位航天员穿上中国登月服后,可蹲下、可弯腰,科技感十足。这套由中国人自主设计、研发的登月服,以轻量化、小型化、高安全可靠性为目标,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集成了综合防护面料、全景式防眩光面窗、多功能集成控制台、低重力环境关节配置等众多尖端科技,不仅能在极端的月球环境下为航天员提供必要生命保障,还提升了人服活动能力。

登月服展示了中国载人月球探测任务的阶段性成果,是对未来航天事业发展前景的一次自信展望。随着今年嫦娥六号任务的圆满成功,中国探月工程的前进脚步愈加坚定。按计划,我们将在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作为完成载人登月任务的关键技术,登月服公开亮相,预示着中国人距离登上月球的目标越来越近。

星铠、天衣、月光宝盒……中国登月服的名字你起好了吗? - 天天要闻

中国登月服外观。(新华社发)

这是融入民族精神中的文化自信。

登月服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古代的飞天飘带和传统铠甲。上肢装饰带设计成优雅飘逸的“飞天”飘带造型,下肢装饰带设计成火箭升空尾焰造型,上下呼应,形成一飞冲天的态势。这样的设计融合了传统元素与现代科技,既有历史悠久的文化底蕴,又有新时代的创新精神。

登月服的亮相,是中国愿意在航天领域与国际社会共享成果、开展合作的积极信号。中国探月工程秉持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合作共赢的原则,愿意与国际同行共商共建国际月球科研站。中国提出的国际月球科研站计划,已经吸引了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参与。

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昂扬奋发的精神追求,文化自信早已深深融入新时代的民族精神中。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面向社会发布登月服征名活动,既汇聚了社会智慧、增强了公众参与感,也是在全社会大力弘扬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

中国登月服首秀是一次科技展示,更是中国自信的体现。中国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将增强全体中华儿女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凝聚起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磅礴力量。未来,中国自信将转化为更多的科技奇迹,为人类探索宇宙的宏伟史诗贡献更多中国乐章。

星铠、天衣、月光宝盒……中国登月服的名字你起好了吗? - 天天要闻

来源/经济日报(作者佘惠敏),原标题《登月服首秀展示中国自信》

监制/孟令娟

原标题:《星铠、天衣、月光宝盒……中国登月服的名字你起好了吗?》

阅读原文

来源:经济日报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人民大学-西湖大学未来人类联合研究院成立 - 天天要闻

中国人民大学-西湖大学未来人类联合研究院成立

7月1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中国人民大学获悉,中国人民大学与西湖大学携手成立“中国人民大学-西湖大学未来人类联合研究院”,并面向全球发布“未来人类十大议题”,聚焦人类文明演进的重大挑战与突破方向,以中....
巨子生物承认检测方法有局限,华熙生物发文暗指其“伪科学” - 天天要闻

巨子生物承认检测方法有局限,华熙生物发文暗指其“伪科学”

6月30日,华熙生物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文章《推动行业进入以检测结果为宣传依据的时代》,意有所指地表示,主张免受科学检验的必定属于伪科学。文章直指,在重组胶原蛋白的测量问题中,声称没有统一的检测方法就无法准确测量,就是一种典型的“免受检验策略”,试图让自己的主张免受科学检验和公共监管。巧合的是,在此之前...
CMJ | 上海六院周健教授团队:通过机器学习鉴定糖代谢紊乱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 天天要闻

CMJ | 上海六院周健教授团队:通过机器学习鉴定糖代谢紊乱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2型糖尿病是我国主要慢性代谢性疾病之一,其主要临床特征包括高血糖、胰岛素抵抗和肝糖输出增加等。因此,迫切需要进一步鉴定与糖代谢稳态调节密切相关的新型生物标志物,从而为建立疾病预警体系和个体化诊疗方案提供新的理论依据。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周健团队、代...
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海荣:脑机接口突破性进展将在医疗康复领域 - 天天要闻

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海荣:脑机接口突破性进展将在医疗康复领域

6月30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副校长郑海荣,在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等主办的科技创新院士报告厅上,围绕AI时代的生物智能前沿——“脑机接口与生物智能”做了分享,他认为脑机接口将引领医疗新变革,是解决未来重大医疗需求的关键路径,脑机接口的突破性进展将出现在医疗康复领域。郑海荣以科幻电影《阿凡达》中通过意...
机场的大敌,可能不是飞鸟,国家该管管了! - 天天要闻

机场的大敌,可能不是飞鸟,国家该管管了!

如今,无人机的身影随处可见,不管是用于拍摄壮丽风景,还是助力农业喷洒农药,它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 可谁能想到,这小小的无人机,一旦不受控制地乱飞,就会成为机场安全的巨大威胁。 ....
【职引未来】青春无悔 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 - 天天要闻

【职引未来】青春无悔 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

【职引未来】 当前,不少高校毕业生选择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到这些地方就业,青年学子将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又将收获怎样的人生体验? 日前,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张新颖在接受光明网记者专访时表示,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奋斗,青年学子收获的不仅是...
我坐在100米高空上吊起美好生活 - 天天要闻

我坐在100米高空上吊起美好生活

我叫于野,今年24岁,陕西宝鸡人。 父母望子成龙,希望我考上大学,可我却贪玩无心读书,16岁就下工地干起了塔吊司机,如今已是一个8年塔吊经验的老司机了。 开塔吊被称为高危中的高危....
均为高功率超充桩 理想充电桩突破15000根 - 天天要闻

均为高功率超充桩 理想充电桩突破15000根

【太平洋汽车 行业频道】近日,理想汽车宣布,截止至2025年6月30日,理想超充桩数量突破15000根,且均为高功率超充桩。 在此前,李想本人也曾发社交媒体表示,之所以近两年加速建设充电站,主要是先为理想的纯电用户们持续打造没有里程焦虑的用车环境。未来,理想还将持续在高速和城市中建设更多更好的理想超充站。 值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