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只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放归自然

2024年05月10日08:21:03 科学 5264

日前,呼伦湖公安分局与呼伦湖保护区管理局协同合作,在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举行鸟类放飞活动,17只大天鹅、2只疣鼻天鹅、2只鸿雁回归自然。


21只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放归自然 - 天天要闻


当天上午,呼伦湖公安分局一行人与小河口派出所民警及呼伦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呼伦湖渔业公司、小河口五一管护站的工作人员共同举行了放飞活动。据了解,此批放飞的鸟类是呼伦湖公安分局 2023年办理的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系列案件中查获的鸟蛋及幼雏。经过精心救助,鸟蛋成功孵化,幼鸟们也逐渐长大,经专家确认,其在体质、行为等方面已经达到野外放归条件。


此次放飞地点选择在呼伦湖小河口景区内,这里是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区域之一。区域内拥有良好的草原生态系统和沼泽湿地生态系统,并涵盖沼泽、柳灌丛等具备鸟类繁殖的生态环境。


呼伦湖公安分局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充分体现了救助野生动物的重要现实意义,放飞活动更是呼伦湖公安分局与各兄弟单位携手护航生态环境的一次生动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民生福祉。多年来,呼伦湖公安分局积极推动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严厉打击非法捕猎野生动物、买卖野生动物等违法行为。通过采取强有力的工作措施,积极开展各类宣传活动,极大提高了群众关注、关心、关爱野生动物的意识。今后,呼伦湖公安分局将与各单位持续推进常态化野生动物救助,整合群防群治力量,创新探索生态警务巡防新模式。同时,在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现全方位、全天候、立体化湖区管控,有效助推呼伦湖生态综合治理高质量发展。

(通讯员:张善鹏 王敬东


21只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放归自然 - 天天要闻

版权声明: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



值班编辑:孙纲

平台编辑:赵志坤

校对:陈玉欣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记者手记:从“离科学最近的地方”扬帆报国之路 - 天天要闻

记者手记:从“离科学最近的地方”扬帆报国之路

新华社北京7月6日电 记者手记:从“离科学最近的地方”扬帆报国之路新华社记者刘祯7月的北京,骄阳似火。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的运动场座无虚席,热烈的氛围比骄阳更胜。6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大学2025年度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这里举行。万余名毕业生即将从这个被称作“离科学最近的地方”启程,奔赴各自的科学之路...
第42届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和2025北京·昌平生命科学论坛开幕 - 天天要闻

第42届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和2025北京·昌平生命科学论坛开幕

7月6日,第42届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和2025北京·昌平生命科学论坛开幕,聚焦前沿科学、产业趋势与政策创新,邀请全球生命科学领域各界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推动我国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塑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地标。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殷勇致辞并宣布活动开幕。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谢远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成...
人体“捉妖记”:免疫系统如何分辨“自我”与“非我” - 天天要闻

人体“捉妖记”:免疫系统如何分辨“自我”与“非我”

在神秘又奇妙的人体世界里,免疫系统就像是守护健康的“齐天大圣”,时刻警惕着各路“妖魔鬼怪”的入侵。而要想精准打击敌人,首先得搞清楚谁是自己人,谁是外来的“妖精”,这就涉及到一个关键问题:“自我”与“非我”的识别。大家都知道,在《西游记》里,妖怪们变化多端,常常混入人群,企图蒙混过关。人体里也一样,各...
Science | 告别序列依赖,为你的染色体“扫码”:每条染色体竟自带独一无二的“条形码” - 天天要闻

Science | 告别序列依赖,为你的染色体“扫码”:每条染色体竟自带独一无二的“条形码”

引言在人类基因组中,有一片广袤而神秘的“禁区”,它占据了每条染色体的核心位置,却长期以来让我们束手无策。这片区域就是着丝粒 (Centromere)。它就像基因组中的“百慕大三角”,充满了高度重复的DNA序列,结构复杂多变,让传统的基因测序和分析技术在此屡屡碰壁。然而,这片“禁区”却掌握着细胞分裂时染色体能否被精确...
Nature | 人类心智的“源代码”:AI如何学会像我们一样思考? - 天天要闻

Nature | 人类心智的“源代码”:AI如何学会像我们一样思考?

引言人类的心智是如此奇妙,它既能让我们在清晨纠结于吃什么早餐,也能驱动我们去攻克癌症、探索遥远的星辰。我们能从寥寥数次的演示中学会舞步,能进行复杂的因果推理,还能被无尽的好奇心驱使去创造艺术和科学的奇迹。这种举重若轻、触类旁通的“通用性 (generality)” 定义了我们之为人的核心。然而,在人工智能 (AI) 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