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每年捕捞几十吨,长江中的的“虎纹鱼”,现在也是保护动物?

2023年10月16日17:43:04 科学 1766

有钓友在金沙江边,钓起一种黄皮黑纹、外皮与老虎极为相似的鱼。

这种有着老虎限定皮肤的小家伙,在网上瞬间爆火起来。许多热心的网友和当地攀枝花市民纷纷猜测这个来历不明的网红鱼身份。

看着这种鱼似乎没有鳞片,很多人想到了同样无鳞的𫚔鱼鲶鱼等鱼类,两者一对比,不能说很像,只能说根本不一样。

以前每年捕捞几十吨,长江中的的“虎纹鱼”,现在也是保护动物? - 天天要闻

明显与这些无鳞鱼不是一类的小家伙,刚想假冒虎哥的远房亲戚,就被到场的专家戳穿了身份,原来它们是长江特有的野生鱼,名为长薄鳅

带鳅字的你可能想到了泥鳅,长薄鳅作为个体最大的鳅科鱼类,可比泥鳅大多了。而且肉质鲜嫩,营养丰富,蛋白质、脂肪含量较高。

别想着吃,咱接着往下看。



底层活动最大鳅科

薄鳅头背部披黄底色,深褐色花纹的虎皮衣。腹部为淡黄褐色,背鳍基部及靠边缘的地方,有两列深褐色的斑纹。体色会随着周围环境发生轻微变化。

以前每年捕捞几十吨,长江中的的“虎纹鱼”,现在也是保护动物? - 天天要闻

长薄鳅头侧扁而尖,有一只肥厚的大嘴唇,口裂呈马蹄形,嘴巴上下有3对须,分别为2对吻须,1对口角须。它的眼睛很小,眼睛下边有一根硬刺。眼睛前边是鼻孔,鼻孔分前后,前鼻孔呈管状,后鼻孔较大。

薄鳅的鳍,背鳍、臀鳍、胸腹鳍都短小,背鳍位于身体的后半部分。尾鳍是一个叉子状,尾柄高而粗壮。而且它并不是无鳞,而是鳞极细小,不易发现。

以前每年捕捞几十吨,长江中的的“虎纹鱼”,现在也是保护动物? - 天天要闻

长薄鳅是我国所特有的鱼类,喜欢在温水底层活动,爱钻到泥土里。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至四川西部的长江中上游水域。

身穿一身虎皮,它们的性子也如虎一般勇猛,常常在水底砂砾或岩石缝隙间拉帮结伙,成群地欺负一些底层小鱼。作为不挑食的肉食性鱼类,小鱼、水生昆虫、虾、大型浮游动物都是它们的食物,一口一个小可爱吃得那叫一个爽。

遇到江河涨水的时候,它们喜欢逆流的感觉,小伙伴们集结着一起溯水上游。

吃的多,长得也快,作为鳅科鱼类中生长最快,个头最大的鱼,它们在长胖这条路上渐行渐远。一条鱼的体重大约重1.0到1.5公斤,一些超级胖墩能达到3公斤左右。

以前每年捕捞几十吨,长江中的的“虎纹鱼”,现在也是保护动物? - 天天要闻

人工养殖的长薄鳅食用配合饲料后,生长速度更加迅速,一龄鱼的平均体重达60.3克,1到2龄就可以作为商品出售,长得慢的还在享受鱼生的食候,它们早早成了桌上的美味。

每年的5到7月,这些经历爱情摩擦后的长薄鳅们开始产卵,它们一般选择在水流急的地方产下一粒粒圆形的卵,随水飘流。卵具有粘性,最后粘附在石头上孵化。

提起长薄鳅的远方亲戚,最先想到的就是泥鳅,泥鳅又称鱼鳅、泥狗,生活在稻田、池塘、沟渠、溪流、江河、湖库、沼泽等水体中,依靠皮肤和肠子呼吸,食用藻类、浮游生物、水生昆虫,杂食为主。

以前每年捕捞几十吨,长江中的的“虎纹鱼”,现在也是保护动物? - 天天要闻

泥狗有了,这沙鳅当然要有,沙鳅俗称沙坠,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与其他鳅极强的适应能力不同,它们需要干净的水质才能生长。吃的和泥鳅一样,吃藻类、水生生物等,杂食为主。

以前每年捕捞几十吨,长江中的的“虎纹鱼”,现在也是保护动物? - 天天要闻

鳅科适应能力最强的当属条鳅,种类有115种,常见的有有侧带条鳅、武隆丽条鳅、南方条鳅似鲇高原鳅等。

以前每年捕捞几十吨,长江中的的“虎纹鱼”,现在也是保护动物? - 天天要闻

由于长江上游水土流失,水文条件的改变,长薄鳅的产卵场受到破坏,加上人类大量捕捞,这种原先在长江中上游随处可见的鱼类,数量急剧减少。

如今在《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和《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 鱼类》中均被列为易危(VU)等级。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想尝点野味的还是收收心,鱼肉配牢饭可一点不美味。

以前每年捕捞几十吨,长江中的的“虎纹鱼”,现在也是保护动物? - 天天要闻

种群现状及恢复

这条在攀枝花江段钓到的长薄鳅在多方讨论无果,最后出动专家才能辨别其真实身份。可见这种鱼如今的数量稀少到了令人心慌的程度。

谁能想到,在历史上,长江上游的干流和支流的水底,这种鱼曾经成群游过,用黄色的花纹连成一片灿烂的色彩。

以前每年捕捞几十吨,长江中的的“虎纹鱼”,现在也是保护动物? - 天天要闻

20世纪七八十年代,长江干流中上游,长薄鳅的产量高达几十吨。到了九十年代末,产量急速下跌,只有十吨左右。

21世纪以后,长薄鳅的产量只有两三吨。这一急速的数量下降,敲响了这一物种资源的警钟。

长薄鳅数量的不断减少,与人类的活动密切相关。

其中的一个原因是长江中上游水电站的建设,使得长江中的水域被分割开来,相互之间的阻断,对长薄鳅的洄游产生了阻碍。

以前每年捕捞几十吨,长江中的的“虎纹鱼”,现在也是保护动物? - 天天要闻

其次是大量的捕捞,长薄鳅肉质鲜美,营养价值丰富,是渔民捕鱼的首选,如果是可持续化的捕鱼倒还好。可是很多人为了谋取暴利,炸鱼捕鱼等非法捕鱼手段不但使这种鱼的数量减少,还造成水污染。

长薄鳅因为花纹独特,许多人喜欢将其养着观赏。观赏鱼这一市场打开,追求经济利益的人们,更是不顾生物资源能否持续发展,进行无限制的捕捞。

以前每年捕捞几十吨,长江中的的“虎纹鱼”,现在也是保护动物? - 天天要闻

水土流水,水文条件变化,水质污染加剧,不但破坏长薄鳅的产卵场,还使得一些小鱼和浮游生物减少,使长薄鳅的食物减少,数量也随之减少。

野生长薄鳅的数量逐年减少,对多样化的生物资源产生巨大影响,开展遗传多样性研究和保护该鱼种成了当务之急。

靠着自然繁育,已经不足以维持长薄鳅的数量稳定,这时人工繁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批科研人员临危受命,在2008年,成功培育了一小批人工繁殖的长薄鳅。

以前每年捕捞几十吨,长江中的的“虎纹鱼”,现在也是保护动物? - 天天要闻

多地将连续多年对这些人工繁育的8到12厘米大小鱼苗,进行多年的持续放流,为长江流域日益减少的长薄鳅资源添砖加瓦。

另一项措施是实施禁渔政策,这是恢复长江流域的长薄鳅资源的基础且必要手段。只有禁止人类大肆捕捞,长薄鳅才能安定地进行自然繁衍。

在长江第一个三年禁渔期里,长薄鳅的数量开始逐渐恢复,从2002年到2004年,同期的长薄鳅产量增长了一倍。长薄鳅的平均体重也出现大幅度增长。

以前每年捕捞几十吨,长江中的的“虎纹鱼”,现在也是保护动物? - 天天要闻

可见没有人类捕捞的岁月,长薄鳅的日子过得多么滋润。在当前实施的长江十年禁渔中,长薄鳅的数量还有望迎来新一波的高速增长期。

还有的方法就是进行人工养殖,通过培育肉质更好,口感更丰富的人工养殖鱼,推动了长薄鳅的商品化进程。可以有效满足人们的口腹之欲,也减少了捕食野生鱼的欲望。

以前每年捕捞几十吨,长江中的的“虎纹鱼”,现在也是保护动物? - 天天要闻


以前每年捕捞几十吨,长江中的的“虎纹鱼”,现在也是保护动物? - 天天要闻


参考文献:

1.长薄鳅生物学特性及繁殖技术研究进展

2.长薄鳅:长江鳅王——长江里的珍稀濒危物种

3.百科:长薄鳅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内蒙古又发现新矿物 - 天天要闻

内蒙古又发现新矿物

包头市白云鄂博矿区岩体局部。(受访单位供图)6月29日,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等单位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举办的铌钪新矿物发布会上宣布,科研人员在白云鄂博稀土矿床发现鄂博铌矿、翟钪闪石两种新矿物。上述两种新矿物,由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包钢(集团)公司、包头稀土研究院、中南大学等单位科...
新矿物+2 我国科学家最新发现 - 天天要闻

新矿物+2 我国科学家最新发现

6月29日,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包钢集团联合对外发布:白云鄂博矿发现两种新矿物——“鄂博铌矿、翟钪闪石”。这是白云鄂博发现的第19种和第20种新矿物,为我国战略性关键金属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美国科学家是否会参与研究嫦娥六号月球样品?中方回应 - 天天要闻

美国科学家是否会参与研究嫦娥六号月球样品?中方回应

据中国网,6月27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卞志刚等介绍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法新社记者:美国法律禁止美国和中国开展太空领域合作,首先您对此有什么评论和看法?第二,美国科学家是否会参与研究嫦娥六号采回的月球样本? 卞志刚:谢谢您的提问。在同美方开展航天领域合作交流上,...
嫦娥六号“回家”这一天还有特殊意义 - 天天要闻

嫦娥六号“回家”这一天还有特殊意义

2024年6月25日14时07分,嫦娥六号返回器准确着陆于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工作正常,标志着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6月4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屏幕上拍摄的等待点火起飞的嫦娥六号着陆器和上升器(动画模拟画面)。画面中,五星红旗在月球背面展开。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探索米索前列醇新用途:肛门给药 - 天天要闻

探索米索前列醇新用途:肛门给药

在住院医嘱审核中,我发现了几例米索前列醇片超说明书用药的情况。例如,一位产妇在剖宫产后,尽管接受了缩宫素注射,子宫收缩仍然不佳,随后使用了0.4mg米索前列醇片肛门给药预防产后出血。这引发了我的思考:肛门给药米索前列醇片在预防产后出血中是否合理有效?米索前列醇,其为天然前列腺素E1的类似物,能够抑制胃酸的...
消防实验:车窗被炸飞10米远,降温喷雾使用不当会爆炸 - 天天要闻

消防实验:车窗被炸飞10米远,降温喷雾使用不当会爆炸

炎炎夏日,暑气逼人。“摇一摇、喷一喷,一秒降温、迅速制冷”的降温喷雾又开始流行,但6月28日大兴消防的一场实验揭示,降温喷雾在车内密闭空间使用时,如果遇到明火,会引发爆炸和起火。消防部门提醒,谨防“降温神器”变“伤人利器”!6月28日,北京最高气温36摄氏度,下午2点多,迎来一天中最热的时间。在北京市天交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