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科技】“中国天眼”新发现76颗暗弱的偶发脉冲星

2023年10月08日06:43:04 科学 1964
【每日科技】“中国天眼”新发现76颗暗弱的偶发脉冲星 - 天天要闻

9月气温刷新最高纪录,

2023年或成最热一年

欧洲联盟气候监测机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10月5日说,今年9月为有记录以来最热9月,全球地表平均气温为16.38摄氏度,比1991年至2020年的同期平均值高0.93摄氏度,比先前最热9月,即2020年9月的全球平均气温高0.5摄氏度。2023年可能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科考队员开展急进高原人群健康研究

目前,正在世界第六高峰、海拔8201米的卓奥友峰开展第二次青藏科考卓奥友峰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的中国科考队员,聚焦人类活动与生存环境安全,开展高山生理适应,探究科考队员高海拔暴露对认知和心血管功能的影响并采集相关生物样本,从而为深度解析高原生理适应机制、改善急进高原人群生命健康提供重要依据。

中国天眼”新发现76颗

暗弱的偶发脉冲星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韩金林团队利用“中国天眼”FAST的观测数据,研究确认旋转射电暂现源(RRAT)就是偶发脉冲星,并新发现了76颗RRAT。相关成果10月2日在学术期刊天文和天体物理学研究》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

印尼雅万高铁正式启用

10月2日上午,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在印尼首都雅加达哈利姆高铁站宣布雅万高铁正式启用。雅万高铁是印尼和东南亚第一条高速铁路,时速可达每小时350公里,是印尼运输业进一步现代化的标志。

全球首款成功入轨的液氧甲烷

火箭模型亮相国际宇航大会

第74届国际宇航大会10月2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开幕。中国民营航天公司蓝箭航天携自己的主力产品——全球首款成功入轨的液氧甲烷火箭朱雀二号的模型和天鹊-12型液氧甲烷发动机的模型参展。

两位科学家获2023年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北京时间10月2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将“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卡塔琳•考里科(Katalin Karikó)和德鲁•韦斯曼(Drew Weissman)。据悉,他们在核苷碱基修饰方面的发现,推动了有效的mRNA(信使核糖核酸)疫苗开发。

俄公布“月球-25”号事故初步调查结果

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10月3日发布消息说,俄“月球-25”号探测器发生事故很可能与机载综合控制系统运行异常有关。消息说,8月19日,“月球-25”号探测器从圆形近月轨道转入椭圆形着陆轨道时,其动力系统运行127秒而不是原计划的84秒。结果,探测器进入非预定轨道并撞上月球表面。今年8月11日,“月球-25”号探测器搭乘“联盟-2.1b”运载火箭从位于俄远东地区阿穆尔州的东方航天发射场升空,16日顺利进入月球轨道。“月球-25”号探测器本计划在月球南极的博古斯拉夫斯基陨石坑附近软着陆,但8月19日探测器出现异常。8月20日,俄国家航天集团发布消息说,根据初步分析结果,探测器偏离预定轨道,撞上月表后失联。

最新研究挑战“卫生假说”

“适度接触微生物可能会降低人们罹患过敏性疾病的风险”这一被称为“卫生假说”的概念已经盛行了几十年。瑞典卡罗琳医学院等机构的最新研究对这一个假说提出了挑战。该研究结果表明,与“干净”的实验室小鼠相比,从小暴露在高传染性环境中的“野生小鼠”并未比前者拥有更强的过敏免疫反应能力。

END

来源:微信公众号“科学强国”综合整理科技日报、科普中国、央视新闻、中国科技网、人民日报等

编辑:李熙

审校:赵狄娜

审核:龚紫陌

视觉:龙昊

关注“科学强国”是你今天做出的最棒决定!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今日小暑丨向夏生长,不负骄阳 - 天天要闻

今日小暑丨向夏生长,不负骄阳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今天我们迎来夏天的第五个节气小暑标志着盛夏的登场俗话说:“小暑过,每日热三分”小暑节气期间正好赶上入伏我国大部分地区开启“蒸煮模式”这一时节,暑气蒸腾全国从南到北,正是荷花竞相盛放之时偶有清风拂过,满塘荷香给炎热的夏季添
享年94岁!哈工大教授严家騄逝世,讣告:是我国工程热物理学科的重大损失 - 天天要闻

享年94岁!哈工大教授严家騄逝世,讣告:是我国工程热物理学科的重大损失

讣告中国共产党党员、哈尔滨工业大学热工专业创始人之一、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严家騄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7月7日在哈尔滨逝世,享年94岁。严家騄同志1931年1月出生于江苏南通,1953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同年进入哈工大读研,1985年任教授。历任哈工大热工教研室主任、工程热物理研究室主任。曾...
“丹娜丝”逐渐向浙江台州至福建宁德一带沿海靠近 福建北部、浙江南部近岸海域将出现 2.5 到 3.5 米的大浪 - 天天要闻

“丹娜丝”逐渐向浙江台州至福建宁德一带沿海靠近 福建北部、浙江南部近岸海域将出现 2.5 到 3.5 米的大浪

今年第 4 号台风 “丹娜丝”备受关注。最新消息显示,截至 7 月 7 日 17时,“丹娜丝” 为热带风暴级,台风中心位于距离浙江省温岭市偏南方向约 190公里的东海西南部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 9 级(23 米 / 秒,约 83 公里 / 小时)。“丹娜丝”将先以每小时1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东北方向移动,8日早晨起逐渐转向偏西方向...
相比AI,我们更期待人类的回复;生活方式工业化与炎症性衰老相关?埃及祖先的新线索 | 一周论文新鲜读 - 天天要闻

相比AI,我们更期待人类的回复;生活方式工业化与炎症性衰老相关?埃及祖先的新线索 | 一周论文新鲜读

关注+星标,好搭档不错过7.7本周值得读来自《自然》旗下期刊的新近发表,我们为您精选呈现。1. 将AI回复标记为人类回复能增强同理心2. 并非所有人群的衰老都与慢性炎症相关3. 古DNA揭示埃及祖先4. 拟态是否成功取决于观察者的视角心理学 | 将AI回复标记为人类回复能增强同理心Comparing the value of perceived human
全新影响因子!科研人必备《期刊手册》 - 天天要闻

全新影响因子!科研人必备《期刊手册》

开放科学(Open Science)是透明、值得信赖、且可供所有人使用、重复使用并借鉴的科学,它能带来更快、更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以及更为广泛的益处,而开放获取(Open Access)是这一切的基础。以OA形式发表研究,也能为研究人员和作者带来影响力和可见度等诸多益处: 金色OA具有更大程度的引用优势,更多的使用量和更广的影响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