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宋祁谈史
编辑 | 宋祁谈史
引言
改性聚醚砜膜,是一种备受关注的高性能薄膜材料,用途广泛,它在水处理、医药、食品、能源和环保等领域有重要应用,然而,高成本、稳定性和膜污染,是目前的难题。
为了更好地应用,需降低成本、提高稳定性,并进行环保和功能方面的研究,改性聚醚砜膜,是对高分子聚醚砜进行改进得来,因其出色特性备受瞩目。
聚醚砜膜的改性与挑战
聚醚砜,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制造滤水膜和气体分离膜的特殊塑料,它因为在高温和湿润环境下表现出色,拥有强韧性和不易分解而备受青睐。
制造PES的过程,是将两种特殊化学物质混合在一起,通过一系列反应形成这种薄膜,这种膜看起来透明,而且没有固定的形状,它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非常高,可以达到225°C。
PES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材料,因为它在滤水和气体分离方面,具有出色的性能,尽管PES,是一种在膜技术中广泛应用的重要材料,但它的疏水性能,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研究发现,疏水性是导致膜生物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生物污染,指微生物细胞沉积在膜表面,并形成生物膜,其中细菌粘附在膜上,并产生一种称为EPS的物质,当PES膜用于水净化时,水中的微生物,会将溶解在水中的盐和营养物质,转化为固体物质,导致膜堵塞。
这引发了一系列与膜质量相关的问题,例如增加维护成本、缩短膜使用寿命以及降低分离性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化学改性被提出作为一种基本解决方案,以提高PES膜的亲水性和开发防污膜材料。
然而,使用亲水膜并不总是解决方案,因为它们可能在水中膨胀,从而降低机械强度和热强度,因此,一种替代的方法,是将亲水官能团,引入具有独特机械性能的疏水性聚合物中。
这种化学改性,充分结合了疏水性和亲水性的优点,从而避免结垢问题并提高渗透通量。
改善PES膜亲水性的表面改性方法与技术
改性PES膜的方法,主要有三种,表面处理,包括物理吸附、紫外线照射和等离子体处理,共混方法,即将不同材料混合,以及批量改性。
为了改善PES膜的性能,人们采用了表面改性的方法,使得原本疏水的PES膜表面,变得更具吸引力,引入亲水性能,而膜的主体结构不变,这种改性使膜表面变得亲水,防止有机疏水化合物,在上面积聚和附着。
膜表面的亲水性,可以通过测量接触角来评估,而接触角受到膜表面粗糙度、孔隙率、孔径和分布等因素的影响,如果膜的孔径较大,接触角会较小,表示膜是亲水的,然而,如果膜表面变得粗糙,接触角会增加,从而影响膜的亲水性。
改善PES膜的亲水性,可以采用不同的技术,例如涂层技术、共混方法、等离子体处理、紫外线接枝,以及表面引发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这些方法可以用来在PES膜表面,引入亲水官能团,从而增强膜的亲水性能。
总的来说,通过表面改性,来提高PES膜的亲水性,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可以防止有机疏水化合物的积聚,并提升膜的性能,涂层技术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实现,其中一种方法,是利用非共价键进行物理吸附。
物理吸附法,通过在膜表面形成一个薄的亲水层,从而增加膜的亲水性,这种吸附过程可以通过静电相互作用、疏水相互作用、氢相互作用,以及与膜表面官能团的化学反应来实现。
另一种涂层技术,是使用Langmuir-Blodgett或类似的方法,通过单层涂层完成。
还可以使用辉光放电等离子体沉积的方法,来进行涂层,或者采用同时纺丝的方法,将两种聚合物溶液,同时注入以实现涂层,有些研究,已经使用涂层技术改性聚醚砜膜的表面。
DA,在碱性条件下,被氧化并聚合形成交联的PDA排列,可以附着在许多固体材料上,研究结果表明,覆盖了PDA的PES膜,具有更好的亲水性和血液相容性。
通过比较PSS聚合物的摩尔质量与膜孔径的关系,可以确定这种预吸附方式,研究结果显示,表面改性的PSS膜,具有比未改性膜更好的防污效果。
使用涂层技术,可以很容易地实现这一改性过程,并且有效地改善PES膜的性能,而不会对其机械性能产生干扰。
涂层技术的一个主要缺点,是亲水性聚合物和单体层,会随着膜的长期使用而逐渐降解,此外,这种方法不环保,因为它涉及使用化学品,在危险和危险的条件下,将亲水性聚合物附着在表面上。
气体或水电离产生的等离子体处理技术,可以用于修饰PES膜,并在表面产生自由基,作为接枝聚合的活性位点,这种方法,通过高频放电参数下的微波和无线电波频率,来实现气体电离过程。
等离子体中产生的活性物质,增加了膜表面的亲水性,同时保持了聚合物的主链未改变。
根据不同的等离子体装置,该技术在膜表面,引入了具有新特性的官能团,已经使用了多种气体,来产生等离子体物种,例如CF4、Ar、O2、H2、He、Ne、N2、CO2和H2O,这些电离的等离子体物质,攻击膜表面,以产生自由基位点。
生成的自由基攻击特定的键,如C-C、C-H和C-S键,但不包括芳香族C-H和C-H键,然后,产生的自由基与气体物质反应,残余自由基与空气中的O2和N反应,例如,使用等离子体技术时,一氧化碳可以引入酸、酯和羰基官能团在膜表面上。
而使用水等离子体法,则可以产生羟基、羧基和羰基官能团,含有氮官能团的等离子体,处理物种可以在表面上引入酰胺、胺和亚胺官能位点,从而增加膜的亲水性能。
此后,等离子体技术,可以提供更好的防污效果,但进一步的等离子体处理,可能会导致膜的降解。
此外链转移也会逐渐损坏膜表面,最终导致所谓的疏水恢复,对等离子体处理诱导官能团进行表征的方法,包括FTIR和XPS技术,虽然这种技术是有效的,但它也有一些缺点,例如诱导变化具有时间依赖性。
另一种常用的方法,是使用UV接枝技术,因为它简单且不引起膨胀,PES膜可以通过紫外线照射,轻松地进行功能化,无需光引发剂的存在。
这是因为,聚合物链中的磺酰基对紫外线敏感,从而产生用于聚合的自由基位点。
选择合适的紫外线波长,是这种方法的关键,紫外线接枝机制,首先通过PES骨架中存在的苯氧基苯基发色团的光吸收开始,聚合物链中磺酸基团位点的C-S键,在光激发下,发生均质裂解,导致聚合物主链分裂,并产生两个自由基,即芳基自由基和磺酰基自由基。
这些自由基是反应性物质,它们开始聚合,此外,磺酰基自由基,可能会失去磺酰基,而生成另一个芳基自由基。
使用浸泡技术,将膜浸入含有单体的溶液中,并在水或甲醇存在下,进行紫外线照射,紫外线照射产生与单体反应的自由基位点。
单体,通过自由基诱导的聚合与膜,形成共价键,最后,通过用去离子水洗涤或使用非反应性物质,去除未反应的单体。
虽然,等离子体和紫外线照射方法,在化学实验室的小规模应用中,被认为是非常有前途和有效的技术,但对于工业大规模应用来说,并不实用。
纳米材料改性的水处理膜
研究人员使用了新罕布什尔州2-PES膜,并结合不同的纳米材料进行改性,以获得具有更好防污效果,和抗菌活性的NH2-PES膜。
首先,他们通过硝酸硝化反应,将新罕布什尔州2-PES转化为2·2H2O形式,然后使用SnCl还原反应,制备了新罕布什尔州2-PES。
随后他们通过两种方法,将银纳米颗粒附着在NH2-PES膜上,一种方法是使用NaBH作为还原剂,通过固定表面技术,将银纳米颗粒与NH2基团附着在膜表面上,另一种方法是通过混合技术,将银颗粒与NH2-PES混合嵌入其中。
研究人员对固定或混合的Ag-NH2-PES膜,进行了大肠杆菌测试,具有高抗菌活性的膜,通常具有较好的防污性能,可以延长水处理膜的使用寿命。
研究结果显示,相比裸露的NH2-PES膜,向NH2-PES膜表面引入固定的Ag纳米颗粒,具有更高的抗菌活性。
表面固定的Ag纳米颗粒,在NH2-PES膜上,展现出比嵌入混合的Ag颗粒更强的抗菌活性,这是因为,表面固定的Ag纳米颗粒,能够直接与细菌相互作用,而将Ag颗粒嵌入聚合物膜中,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这种相互作用。
因此,在PES表面上引入氨基基团,是将Ag纳米颗粒固定在膜表面的关键步骤,以实现抗菌效果和防污效果,在水处理膜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首先对NH2-PES,进行了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处理。
研究人员使用硝酸进行硝化反应,将NH2-PES转化为2·2H2O形式,然后通过还原反应,使用NaBH4合成了2S2O4,接下来,研究人员利用氯化亚砜封端的ZnO纳米颗粒与NH2-PESPES膜进行组装,并进行了反应,生成ZnO-NH2-PESPES膜。
研究结果显示,含有至少0.8wt.% ZnO纳米材料的ZnO-NH2-PESPES膜,表现出较好的防污效果和抗菌活性,相较于裸露的NH2-PES膜,ZnO-NH2-PESPES膜,在抑制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方面,表现更为突出。
此外,该膜还具有更高的水通量和更好的抗结垢性能,而不会降低溶质剔除率,总的来说,研究指出,通过引入ZnO纳米颗粒到NH2-PESPES膜中,可以有效提高膜的防污效果和抗菌活性。
这种改性处理,使得膜表面具有更好的抑菌能力,同时保持了高水通量和良好的溶质剔除率,这对于水处理膜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可以在实际应用中,减少膜的清洗和维护频率。
研究人员使用多壁碳纳米管作为填料,将其与PES基质混合制成薄膜,为了制备这种纳米过滤器,他们通过化学反应,将MWCTs转化成,具有氨基官能团的形式。
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在PES基质中添加少量的MWCTs,并引入氨基官能团,可以使膜表面更亲水,提高水的通过率。
随着MWCTs含量的增加,膜的性能也得到了改善,尤其是在达到0.045重量%的MWCTs-NH2浓度时,所制备的膜显示出了最高的水通量,达到了每平方米每小时23.7升,并且能够更有效地抵抗污染物的附着。
与其他浓度相比,这个浓度下的膜表面更光滑,带有更多的负电荷,总而言之,这项研究,成功地利用了MWCTs和氨基官能团,改进了水处理膜的性能。
通过添加适量的MWCTs并引入官能团,膜表面变得更容易与水接触,并且水通量得到了显著提高,这对于提高水处理和过滤的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并且有望在实际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
结语
化学改性,是减少PES膜生物污染效应的关键方法,包括表面、混合和批量改性,表面改性引入亲水官能团,被广泛认为是增强PES膜亲水性的有效方法,同时不损害机械和热性能。
这种改性不仅提高亲水性,还与多种纳米材料搭配,进一步改善膜性能,虽然已有银、氧化石墨烯、氧化锌和多壁碳纳米管等纳米材料,与氨基改性PES膜结合,但需要更多研究,以确保固定纳米材料不泄漏至水中。
参考文献
1.Cheryan M. Ultrafiltration and microfiltration handbook. London: CRC Press; 1998. [Crossref], [Google Scholar]
2.Zhao C, Xue J, Ran F, et al. Modification of polyethersulfone membranes – a review of methods. Prog Mater Sci. 2013;58(1):76–150.10.1016/j.pmatsci.2012.07.002 [Crossref], [Web of Science ®], [Google Scholar]
3.Johnson RN, Farnham AG, Clendinning RA, et al. Poly (aryl ethers) by nucleophilic aromatic substitution. I. Synthesis and properties. J Polym Sci Part A Polym Chem. 1967;5(9):2375–2398. [Crossref], [Web of Science ®], [Google Scholar]
4.Wang L, Cai Y, Jing Y, et al. Route to hemocompatible polyethersulfone membranes via surface aminolysis and heparinization. J Colloid Interface Sci. 2014;422:38–44.10.1016/j.jcis.2014.02.005 [Crossref], [PubMed], [Web of Science ®], [Google Scholar]
5.Rahimpour A, Madaeni SS, Mehdipour-Ataei S. Synthesis of a novel poly (amide-imide)(PAI) and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AI blended polyethersulfone (PES) membranes. J Membr Sci. 2008;311(1–2):349–359.10.1016/j.memsci.2007.12.038 [Crossref], [Web of Science ®], [Google Scho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