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海外头条:美国近半数自来水含有毒“永恒化学物质”

2023年07月07日20:53:01 科学 1977


今日海外头条:美国近半数自来水含有毒“永恒化学物质” - 天天要闻

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的一项新研究估计,美国近半数的自来水含有有毒的永恒化学物质,这些物质与癌症和其他健康问题有关,且能在环境和人体中持久存在。


这项研究发表在《环境国际》杂志上,是迄今为止最全面的一项直接检测自来水中这类化学物质的研究。研究人员从全国超过700水龙头和厨房水龙头中采集了水样,检测了32PFAS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的存在。


PFAS是一类超过12000种的合成化学物质,广泛用于工业和消费品中,从服装和化妆品到快餐包装和微波爆米花袋。它们也用于灭火泡沫,这可能会污染机场和军事基地附近的地下水。


PFAS被称为永恒化学物质,因为它们几乎不可破坏,且能随着时间在环境和人体中积累。暴露于PFAS会增加严重的健康风险,例如某些类型的癌症、儿童发育延迟、孕妇生殖影响、甲状腺疾病、高胆固醇和肝损伤


美国环境保护署(EPA)表示,目前仍在进行研究,以确定不同程度的暴露于不同PFAS可能导致各种健康影响。”20226月,根据最新的科学数据,EPA发布了健康警告,称这些化学物质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比科学家最初认为的要大得多,即使在比以前认为的低数千倍的水平上,也可能更危险。


USGS研究发现,PFAS在城市地区或靠近潜在污染源(如机场、工业和污水处理厂)的地区更容易被检测到。研究人员还发现,某些类型的PFAS比其他类型更常见,例如PFOA全氟辛酸)和PFOS(全氟辛基磺酸),这些化合物已经在美国逐步淘汰,但仍然存在于环境中。


该研究没有测量水样中PFAS的浓度,也没有将其与任何基于健康的标准或指南进行比较。EPA尚未为饮用水中的PFAS设定法律限值,但它已经建立了一个非强制性的健康咨询水平,即PFOAPFOS合计为70 ppt(每万亿分之一)。一些州制定了自己更严格的标准,范围从8 ppt20 ppt,针对单个或组合PFAS


研究人员表示,他们的研究为未来监测和评估自来水中PFAS提供了一个基准。他们还表示,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以了解这些化学物质在环境中的来源、归宿和迁移,以及它们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


数百万人一生中一直在饮用与癌症有关的有毒永恒化学物质,而直到今天才发现,环境工作组(Environmental Working Group)的政府事务高级副总裁斯科特·法伯(Scott Faber)在一份声明中说。环境工作组是一个非营利组织,主张对PFAS进行更严格的监管。


专家表示,人们可以通过使用经过认证的能够去除PFAS水过滤器,避免使用或可能被污染的含有PFAS的产品,以及支持清理污染场地和规范PFAS的使用和处置,来减少暴露于PFAS的风险。

#萨马村人微观察#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微科普】莫要一谈辐射就“色变”,正确看待这把“双刃剑”! - 天天要闻

【微科普】莫要一谈辐射就“色变”,正确看待这把“双刃剑”!

Q辐射具有两面性!“快把WiFi关了,有辐射!”“电脑前面放盆仙人掌,防辐射!”“孕妇必须穿防辐射服!”这些十分耳熟的忠告,折射出公众对辐射普遍存在的心理恐惧。然而,科学真相往往颠覆认知。恐惧:混淆与误解公众对辐射的深度误解和过度恐慌,常因混淆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辐射类型:电离辐射:包括X射线、γ射线等高能辐...
宁德时代诉海辰储能不正当竞争 - 天天要闻

宁德时代诉海辰储能不正当竞争

近日,宁德时代起诉海辰储能等主体不正当竞争纠纷一案已由福建省宁德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定于8月12日开庭审理。这场纠纷因两家企业在587Ah储能电池标准领域的竞争引发行业关注,而案件走向恰逢海辰储能港股IPO关键期,其上市进程可能因此受到影响
发力太空计算!千亿巨头大动作 - 天天要闻

发力太空计算!千亿巨头大动作

【导读】中科曙光拟与中科星图共同构建中国太空计算产业新生态中国基金报记者 卢鸰太空计算正成为新的战略新兴技术高地。中科曙光、中科星图7月8日晚公告称,双方当日签署了《太空计算领域的合作开发框架协议》,将共同推动“太空计算”技术的创新与应用落地、构建中国太空计算产业新生态,打造面向世界的中国太空算力服务...
专家分析台风“丹娜丝”三个特点 登陆后影响时间或拉长 - 天天要闻

专家分析台风“丹娜丝”三个特点 登陆后影响时间或拉长

中国蓝新闻 浙江之声记者 徐欣悦今年第4号台风“丹娜丝”(热带风暴级),今天13时中心位于温州偏东方向约118公里的海面上,预计将于今天傍晚到夜间在台州到宁德一带沿海登陆。省应急管理厅总工程师胡尧文介绍,目前看,尽管台风强度不强,但有三个特点要特别关注:一是路径罕见,作为第一个从南海穿过台湾海峡再可能登陆浙...
“泰山奖”得主卢煜明,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 - 天天要闻

“泰山奖”得主卢煜明,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

卢煜明被认为是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下一个中国科学家”。撰文丨凌 骏责编丨汪 航近日,欧洲科学院官网在线更新院士名单,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卢煜明教授在列。卢煜明院士是全球无创产检技术的奠基人,他耗时22年开发的“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IPT)”技术自2011年推向全球,在超90个国家落地应用,每年为全球孕妇...
施一公、薛其坤、潘建伟院士相聚上海,预测未来50年科学发展 - 天天要闻

施一公、薛其坤、潘建伟院士相聚上海,预测未来50年科学发展

今天,施一公、薛其坤、潘建伟等众多科学家和青年科研人员相聚上海黄浦江畔,参加“未来科学大奖十周年庆典·科学峰会”。这场峰会聚焦科学未来发展趋势,在对话环节请科学家预测未来、寄语青年。西湖大学校长、2017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获得者施一公院士认为,AlphaFold(阿尔法折叠)人工智能系统的问世,改变了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