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为什么耳聋?近两百年后科学家对头发进行基因测序,却发现……

2023年03月23日17:12:02 科学 1636

贝多芬去世近两个世纪后,科学家们使用五缕头发对这位历史上最伟大的音乐作曲家之一——路德维希·范·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的基因组进行了测序,深入了解了他致命的肝病,而不是他的听力损失。

研究人员本周三表示,基因组显示,这位德国作曲家在遗传上易患肝病并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他1827年在维也纳去世,享年56岁,尸检确定他患有肝硬化,这种疾病通常由长期饮酒引起。

贝多芬为什么耳聋?近两百年后科学家对头发进行基因测序,却发现…… - 天天要闻

2019年12月13日德国波恩,贝多芬诞辰 250 周年前夕,他的壁画出现在人行隧道中

新发现表明,他的肝病背后有多种因素,包括遗传、病毒感染和饮酒。“贝多芬的肝病风险主要来自两个基因突变——PNPLA3 和 HFE——这将使他患各种进行性肝病的风险大约增加三倍。”剑桥大学生物人类学家特里斯坦贝格说,他是该研究的主要作者,研究发表在《当代生物学》杂志上。

“就这些因素本身而言,对大多数有这些风险因素的人来说并不是非常值得重视。但这些基因会与贝多芬的饮酒习惯产生有害的相互作用。”贝格补充道, “在这项研究之前,酒精是贝多芬肝病唯一已知的危险因素。”

纳入贝多芬基因组的乙型肝炎病毒的存在表明,至少在他去世前几个月甚至更早的时候就发生了肝脏感染。 贝多芬从29岁开始经历进行性听力损失,到44岁时,他的听力已经完全消失——尽管他继续创作杰出音乐作品。

我们最终无法找到贝多芬听力损失的遗传解释,几种可能的解释无法可靠或全面评估。”贝格说,他们在研究中没有发现一些专家假设的疾病的证据,如耳硬化症或佩吉特病

贝多芬为什么耳聋?近两百年后科学家对头发进行基因测序,却发现…… - 天天要闻

贝多芬的稀有亲笔签名手稿于2018年3月6日在美国纽约邦瀚斯拍卖行展出

贝多芬是西方文明史上的杰出人物,是一位杰出创新的作曲家,他广泛流传的作品包括第五交响曲,第六号和第九号交响曲,月光奏鸣曲致爱丽丝

1802 年,贝多芬在一份名为《海利根施塔特遗嘱》的文件中要求他的医生在他死后公开描述他的听力损失和其他健康问题,这样“至少世界会尽可能地与我和解”。

“贝多芬的音乐在他去世近 200 年后继续激励着数百万人。”贝格说, “开展这项研究首先是为了满足贝多芬本人关于了解他的健康状况的愿望,但也是为了更准确地传达他的传记事实,这也是他所关心的,这是很有价值的。”

贝多芬为什么耳聋?近两百年后科学家对头发进行基因测序,却发现…… - 天天要闻

2019年12月13日,贝多芬诞辰250周年前,纪念品商店内的纪念品

研究人员分析了来自美国和欧洲公共和私人收藏的八缕头发,确定其中五缕与他的头发相匹配,而且几乎可以肯定是真品。保存最完好的一根头发,根据曾经拥有它的人的名字命名为 Stumpff Lock,用于对他的基因组进行测序。 “DNA 确实被降解了。”该研究的合著者、德国马克斯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约翰内斯·克劳斯 (Johannes Krause) 说。 “实际上很难从这样的样本中获得足够的 DNA 来组装基因组。我们不得不从其中一缕头发中提取 DNA,头发长度超过 2 米,即所谓的 Stumpff Lock。”克劳斯补充道。

该研究没有查明贝多芬经历过的胃肠道问题的原因,没有发现例如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的易感性。

研究还探索了贝多芬的祖先,发掘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细节——贝多芬和五位在世亲属的基因数据显示,在这位作曲家出生之前的几代人中,他父亲的家族中有一个婚外情孩子。

橙柿互动记者 金盈盈 综合报道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 天天要闻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磁体馈线采购包项目迎来关键节点,其最后一套校正场线圈内馈线部件在合肥竣工,并交付起运位于法国的ITER现场。这标志着ITER磁体馈线系统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制顺利完成。ITER磁体馈线系统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制,被称为ITER磁体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 天天要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4月13日,副省长、市委书记张振丰在温州学研究联合会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足温州、研究温州、服务温州”,深化时间维度、放大空间维度,贯通历史研究温州、跳出温州研究温州,努力打造温州建设高水平文化强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地方学术研究的...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 天天要闻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极目新闻记者 张秀娟通讯员 赵梦洁 黄晓彧 林敏“小朋友们,外来入侵物种包括哪些呢?”“在咱们出国旅游前,需注意哪些问题呢?”4月12日,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武汉海关在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海关开放日”活动。15名小学生化身“国门小卫士”,零距离体验、参与海关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 天天要闻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顶端新闻记者 杨逍 文 时硕 图如果你向往星辰宇宙,那你是否幻想过在其他星球上跳跃?在本次国防展的“星球重力”互动体验机前,你每次的纵身一跃,都会化身成屏幕中身穿宇航员服的小人,来到月球、金星、火星、火卫二、土卫一等星体上,屏幕的上方记录着你的跳跃高度。在月球,你轻轻一跃就能达到3米高度,轻松打破2.45米...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 天天要闻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是多重气象条件和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气象监测和专家分析,此次强风具有以下关键成因:一、极端天气系统的叠加效应1.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 天天要闻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IT之家 4 月 13 日消息,据央视网报道,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的“太空出差”之旅即将进入倒计时。上周,神十九乘组稳步推进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在开展站内环境监测、设备检查维护等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健康维护。神十九乘组利用脑电设备开展了多项实验的测试工作,地面科研人员将利用获取的数据探究重力对视觉运动信息...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 天天要闻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模仿人类奔跑、跳跃、空翻,像人一样说话、思考甚至察言观色。这不是科幻电影对未来的虚构,而是2025中国机器人产业阔步向前的现实。小时候的你,是不是也曾畅想过:家里有一个机器人,能买菜、做饭、铺床、扫地,帮你干农活,还可以照顾家里老人……时至今日,这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正在变成现实。“12点了,您该吃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