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邹浩
实习生 乔梦涵
通讯员 徐行 蒋朝常 刘涛
3月16日,湖北省科技创新大会院士专家走红毯活动迎来首位女性科学家——华中农业大学教授赵书红。她被称为行走在猪基因组上的“科研玫瑰”,她带领团队勇闯科技创新无人区,瞄准生猪育种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守护生猪种业安全。此次,赵书红及其同事的项目《猪功能位点液相基因芯片研发与选种选配应用》获得了2022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坚守“三尺讲台”20余年
她是学生和年轻教师的引路人
作为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院长,赵书红非常珍视教师这一身份,并将坚守“三尺讲台”作为自己最重要的事。
从教20余年,赵书红一直坚持为本科生授课,先后主讲《动物遗传学》《家畜育种学》等多门专业主干课程,主持开设《动物遗传育种研究进展(英文)》等前沿课程。她也非常注重教学研究,先后主编、参编教材数部,主持和参与多项省部级、校级教研项目,先后指导多名本科生获湖北省大学生优秀毕业论文一等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等。同时,她积极投身研究生教育。作为导师,赵书红先后培养毕业(出站)博士后、博士、硕士近百名,多名研究生的成果发表在nature biotechnology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
赵书红与学生们在一起
除了对学生倾注满心的爱,赵书红还甘为人梯、奖掖后学,倾力关心年轻教师的成长,为他们的发展创造条件,鼓励他们大胆创新、勇于创新。她经常与年轻教师交心谈心,了解他们的困难,帮助他们凝练发展方向,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平日里,大到青年教师的项目申报书,小到一次学术报告的ppt,她都一一指导,引导年轻教师快速成长。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小磊作为团队成员,与赵书红共事多年,他告诉极目新闻记者,赵老师会给年轻人创造很多机会,从博士期间就开始让年轻人与其他顶尖实验室开始接触交流,在资源分配上也会向年轻人倾斜,还会根据每个年轻人的特长进行具体指导,并且将各自的特长进行整合,相互之间取长补短,实现团队内部的融洽合作,共同进步。
近年来,赵书红领衔的猪基因组研究与遗传改良创新团队先后入选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团队、教育部创新团队、科技部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农业农村部科研杰出人才创新团队,一批青年才俊脱颖而出,快速成为学科骨干,多人入选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湖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武汉市青年科技晨光计划”等。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赵书红多年来教书育人、严谨治学和谦和淡泊的人格魅力感染了无数的师生,2015年,她还被评为“湖北省师德先进个人”。
历时10年研究打破垄断
她是科技创新的先行者
“创新育种技术,推动种业进步”是动物遗传育种团队的使命,也是团队负责人赵书红孜孜不倦的追求。从事动物遗传育种研究30年,赵书红始终坚守着科研报国的初心,与团队携手在动物遗传育种领域破浪前行。
早在上世纪90年代,赵书红就作为负责人参与组建了华农首个动物分子生物学与育种实验室,并利用简陋实验条件在国际上第一次建立了猪的单精子分型遗传作图技术。本世纪初,赵书红与团队作为中方高校唯一代表参加了国际猪基因组计划。
“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但是做学问要不知足。”是赵书红的口头禅。随着猪育种进入基因组育种时代,赵书红与团队一直没有停下科技创新的脚步,走在前沿的他们,依然孜孜以求。
赵书红在开展科学研究中
“要做就做科技创新的先行者”是赵书红经常和团队成员说的话。近年来,她更加注重推进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力求通过创新基因育种技术,提升育种效率,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种猪,打造生猪产业的“中国芯”。她带领团队在国际上率先创建了猪整合组学基因挖掘技术体系,构建了全球首个基于猪基因编辑技术的高通量功能基因筛选平台,突破了基因组低成本、高通量分型技术,研发了具有自主产权的基因组育种新算法,在猪基因组研究与育种应用领域对国外形成了技术优势,为我国打好生猪种业翻身仗提供了新技术。
今年3月16日的湖北省科技创新大会上,赵书红及其同事的项目《猪功能位点液相基因芯片研发与选种选配应用》获得了2022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该项目实现了芯片位点设计和芯片检测技术的国产化,打破了国外商业芯片的垄断;这意味着我国在猪育种基因检测上完全摆脱了国外技术。基因组育种技术是当前最高效的猪育种技术,而芯片是基因组育种实现的前提条件,因此打造猪业“中国芯”实现了我国猪基因组育种源头的国产自主化,为我国种猪国际竞争力提升提供了技术支撑。
刘小磊教授告诉记者,该项目科研过程历经10年,“在踏入猪功能位点液相基因芯片研发与选种选配应用这个新领域的时候我们很没有底,开始技术失败多,准确率不高。像基因芯片检测技术研发项目的起始阶段,我们有将近2年的时间整个项目没有任何进展。但我们并没有放弃,一直坚持不懈地努力,前后对实验方案做了100多次优化设计。最终,通过团队集体公关,我们成功解决了基因芯片检测技术研发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到目前我们开发了多项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并且有些技术已实现工程化和产业化。”刘小磊说。
支持恩施黑猪保种开发
她是社会服务的奉献者
赵书红常说:“为社会创造价值是我们唯一的价值。”作为岗位科学家,她发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奉献精神,积极奔走在科技服务的一线,面向企业和养殖户开展技术指导、推广技术成果,帮助企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致富。
由赵书红牵头组织的湖北生猪育种经过联合攻关,构建了覆盖湖北千万头商品猪的繁育体系。同时,她和她的团队还积极将先进的基因组育种技术和优良的生猪品种推广到湖北金旭、广西扬翔、正大、中粮等大型农牧企业,帮助企业提高育种效率和种猪质量,助推了行业发展。
地处武陵山腹地的湖北省咸丰县曾是国家级深度贫困县,这里也是赵书红社会服务的重要“战场”。“十三五”期间,她与团队持续推进咸丰县恩施黑猪保种及杂交利用,制定了《恩施黑猪保种利用方案》,牵头设计了咸丰县恩施黑猪原种繁育基地项目,向企业赠送了一套先进的保育种数据采集专用软件和猪场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为恩施黑猪的遗传保种工作提供技术支撑,示范带动全县400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同时,团队还对恩施黑猪血统及系谱进行了分类记录,对体尺、胴体、肉质性状进行了测定,为恩施黑猪选育及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2021年,赵书红等针对湖北“十四五”期间生猪产业发展撰写了《湖北省生猪产业链发展问题与建议》,并被采用。身为政府咨询专家,赵书红积极发挥专业优势,为湖北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先后为武汉市和湖北省撰写咨询报告多份。新冠疫情期间,她向武汉市提出共抓疫情防控与恢复畜禽生产的建议获得了采纳,很好地保障了疫情期间的畜牧业生产和畜产品供应。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科技创新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作为我国科技工作者中的一员,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刻不容缓。我们要努力思考、找准专业领域的关键需求和核心问题,特别是行业‘卡脖子’的技术问题,取得原创性的创新成果。”赵书红说,科技创新和科技强国要靠新一代年轻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创新性人才是她的责任,也是她的使命,她将一往无前。
(学校供图)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