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可孕育3万个婴儿,世界首个人造子宫真的要来了吗?

2023年01月10日23:25:03 科学 1332

开头

朋友,世界首个人造子宫工厂来了。

一年可孕育3万个婴儿,世界首个人造子宫真的要来了吗? - 天天要闻

该项目被称为Ectolife,其目的是希望在人造子宫中培育婴儿,不仅可以给不孕不育的夫妇带来福音,更能减轻女性的分娩之痛。

这是不是让很多人眼前一亮,那么这个项目究竟有多疯狂?

人造子宫

该项目由也门分子生物学家和电影制片人Hashem Al-Ghaili发起,据说是根据超过50年的开创性科学研究而提出的。

在这样的一个工厂里,有75个高度装备的实验室,每个实验室可以容下400个人造子宫。

一年可孕育3万个婴儿,世界首个人造子宫真的要来了吗? - 天天要闻

每个宝宝都被装在一个个胶囊状的成长舱里面,它内部完全模拟母亲子宫的环境,像这样的工厂一年可以孕育出3万个婴儿。

好嘛,这活整的挺好,是要拍《骇客帝国》第二季《骇人帝国》嘛,反正我看完是觉得细思极恐,感觉人类就像商品一样,想生多少就能生多少。

一年可孕育3万个婴儿,世界首个人造子宫真的要来了吗? - 天天要闻

每一个人造子宫也叫成长舱,内部由特殊材料制造而成,可以创造出无菌环境,同时还配有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宝宝的心跳、温度、血压、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

再通过其背后强大的人工智能系统,可以随时了解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宝宝会不会产生基因异常的情况。

一年可孕育3万个婴儿,世界首个人造子宫真的要来了吗? - 天天要闻

宝宝在人造子宫内也没闲着,它可以识别外界的声音,因此你可以通过手机连接到舱内的扬声器,给宝宝播放一段录制好的歌曲,让宝宝提前熟悉你的声音。

听起来非常不错,要知道这是自然受孕的妈妈都无比羡慕的事情,既可以放松身体,又可以让宝宝熟悉你。

一年可孕育3万个婴儿,世界首个人造子宫真的要来了吗? - 天天要闻

而且在宝宝生长的全过程中,舱内的设备都可以帮你完整记录下来,你用手机就可以实时看到,还可以分享给亲友,如果把这些照片发到朋友圈,绝壁是硬核晒娃。

想触摸到孩子?OK!也没问题,只要带上VR眼镜就可以做到,舱内的360度摄像头,可以让你亲身感受到一个生命的诞生,是多么的神奇。

一年可孕育3万个婴儿,世界首个人造子宫真的要来了吗? - 天天要闻

有朋友就担心了,宝宝在人造子宫内是通过什么长大的?吃的怎么样?

这种担心完全没必要哈,实验室里面有两个大罐子。绿色的可以提供宝宝需要的营养物质,红色的是宝宝产生的废弃物。

一年可孕育3万个婴儿,世界首个人造子宫真的要来了吗? - 天天要闻

废弃物可以通过特定的酶转化成有用的物质,所以说这两个大罐子可以不断循环,满足生产中所需要的物质。

简单来说,宝宝在人造子宫里面的吃喝拉撒,完全不用担心。

当宝宝在人造子宫里面成长的差不多了,羊水就会被系统抽出来,宝宝就能从人造子宫里出生了。

一年可孕育3万个婴儿,世界首个人造子宫真的要来了吗? - 天天要闻

一次就能生产出3万个婴儿,万一抱错了怎么办?没事,给你提供免费的DNA亲子鉴定,当最终结果完全匹配,才会让你抱回家。

如果你不想宝宝在实验室里面出生,也可以加钱,采用在家诞生模式,会给你单独定制一个家中培育版,让你在家随时查看宝宝的情况,是不是非常的贴心?

一年可孕育3万个婴儿,世界首个人造子宫真的要来了吗? - 天天要闻

人造子宫不仅能解决生育问题,从受精卵开始,父母还可以对胚胎进行基因编辑

借助专业工具,你可以通过 300 多个基因来编辑宝宝的任何特征,比如定制宝宝的眼睛颜色、头发颜色、肤色、身高、体重、智力水平等等,让你的宝宝一出生就出类拔萃。

一年可孕育3万个婴儿,世界首个人造子宫真的要来了吗? - 天天要闻

项目团队说了,他们这个项目其实是想帮助那些本来人口出生率特别低的国家,比如日本、韩国等地,哦,不对,准确的说是拯救。

既然老百姓不想生,那就通过机器生出一大批出来,而且每一个都是非常优秀,是不是非常的震撼?

当然了,目前该项目还只是个概念,并没有真正落地。

小羊羔案例

估计有人会说了,这是不是一个骗投资的项目?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有这想法的朋友,先别急着这么快就送上结论。

之前有国外科研机构就曾做过一项开创性实验,他们将几只早产的小羊羔,放进一个密封塑料袋中孕育。

一年可孕育3万个婴儿,世界首个人造子宫真的要来了吗? - 天天要闻

塑料带里面放置了由特殊液体配置好的羊水,就像它们还在母羊子宫里一样。

与此同时,小羊羔和袋子上还插了很多管子,通过它们,可以提供给小羊羔足够的氧气和营养,保障小羊羔能够正常的成长发育。

一年可孕育3万个婴儿,世界首个人造子宫真的要来了吗? - 天天要闻

等这些工作弄好后,会把袋子放到合适温度的箱子里面进行孕育。

经过了4周时间,再把袋子拿出来后,科学家们惊奇的发现,小羊羔的大脑和部分器官发育的都非常不错,跟同龄的剖腹产小羊几乎没有区别,甚至把袋子剪开,小羊羔还可以正常的呼吸。

又经过一年的时间,科学家们再次对当时的"袋装小羊"做了一次检查,发现它们从出生到现在,过的非常健康,这让科学家们兴奋不已。

一年可孕育3万个婴儿,世界首个人造子宫真的要来了吗? - 天天要闻

既然小羊羔可以,那么人造子宫是不是也可以?

当然了,羊跟人肯定还是有些不同,比如羊羔比人类婴儿大,发育速度快,五个月就算足月了,而人要十个月。

在羊身上可以成功,但在人身上如何?一切都是未知数。

结尾

不过,咱们有一说一,千百年来人类的诞生都是来自女性的子宫

而这样的人造子宫,虽说完全复制女性子宫内的环境,但是宝宝在体外孕育,妈妈和宝宝还会有感情连接吗?

更重要的是,在胚胎阶段就能修剪基因,是不是违背了伦理道德?

一年可孕育3万个婴儿,世界首个人造子宫真的要来了吗? - 天天要闻

以后有钱人就可以把遗传基因中的有害片段剔除掉,甚至还可以定制宝宝的各种属性,这其实就有点在扮演上帝了。

而穷人无法拥有这项超能力,他们的后代会不会在优胜劣汰中就落寞了?

这就有点像我们平时玩游戏,同样是在新手村,人家一出生就有很多顶级装备,而你却两手空空,不停的通过打怪升级,才能获得比较好的装备。

真是开局一张图,装备全靠打。如果换做是你,你愿意接受这样的?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 天天要闻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磁体馈线采购包项目迎来关键节点,其最后一套校正场线圈内馈线部件在合肥竣工,并交付起运位于法国的ITER现场。这标志着ITER磁体馈线系统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制顺利完成。ITER磁体馈线系统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制,被称为ITER磁体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 天天要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4月13日,副省长、市委书记张振丰在温州学研究联合会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足温州、研究温州、服务温州”,深化时间维度、放大空间维度,贯通历史研究温州、跳出温州研究温州,努力打造温州建设高水平文化强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地方学术研究的...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 天天要闻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极目新闻记者 张秀娟通讯员 赵梦洁 黄晓彧 林敏“小朋友们,外来入侵物种包括哪些呢?”“在咱们出国旅游前,需注意哪些问题呢?”4月12日,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武汉海关在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海关开放日”活动。15名小学生化身“国门小卫士”,零距离体验、参与海关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 天天要闻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顶端新闻记者 杨逍 文 时硕 图如果你向往星辰宇宙,那你是否幻想过在其他星球上跳跃?在本次国防展的“星球重力”互动体验机前,你每次的纵身一跃,都会化身成屏幕中身穿宇航员服的小人,来到月球、金星、火星、火卫二、土卫一等星体上,屏幕的上方记录着你的跳跃高度。在月球,你轻轻一跃就能达到3米高度,轻松打破2.45米...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 天天要闻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是多重气象条件和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气象监测和专家分析,此次强风具有以下关键成因:一、极端天气系统的叠加效应1.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 天天要闻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IT之家 4 月 13 日消息,据央视网报道,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的“太空出差”之旅即将进入倒计时。上周,神十九乘组稳步推进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在开展站内环境监测、设备检查维护等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健康维护。神十九乘组利用脑电设备开展了多项实验的测试工作,地面科研人员将利用获取的数据探究重力对视觉运动信息...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 天天要闻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模仿人类奔跑、跳跃、空翻,像人一样说话、思考甚至察言观色。这不是科幻电影对未来的虚构,而是2025中国机器人产业阔步向前的现实。小时候的你,是不是也曾畅想过:家里有一个机器人,能买菜、做饭、铺床、扫地,帮你干农活,还可以照顾家里老人……时至今日,这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正在变成现实。“12点了,您该吃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