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阳了,为何症状有轻重?哪些人更不容易被感染

2022年12月24日21:05:03 科学 1262

同样是阳了,为何症状却有轻重?难道有些幸运儿,真的是天选打工人吗?

同样是阳了,为何症状有轻重?哪些人更不容易被感染 - 天天要闻

有人甚至笑称,上班的症状轻,在家休息的症状会更重。病毒进入人体后,免疫系统到底是如何工作的呢?

新冠病毒是一种典型的RNA病毒,从宏观上看,它仅由蛋白质外壳和一段RNA组成。

其实,很多人并不知道,新冠病毒自身并没有移动和繁殖能力,而是大量借助宿主的资源。

新冠病毒进入人体后,会首先在口腔黏膜和鼻腔中潜伏,极具伪装性的蛋白质外壳,成为它进入细胞的关键。

通常情况下,白细胞会不断巡查,清理准备进入细胞的有害物质。神奇的是,新冠病毒的蛋白质外壳,会让白细胞误判为友军,从而躲过一劫。

马达蛋白接到指令后,会背着新冠病毒进入细胞内部,一旦时机成熟,新冠病毒蛋白质外壳破裂,释放的RNA就会侵占宿主,并大量繁殖。

同样是阳了,为何症状有轻重?哪些人更不容易被感染 - 天天要闻

不过,入侵的新冠病毒,也会很快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

阳了之后症状有轻有重,真的与毒株的强弱有关系吗?

如果仅是少量的新冠病毒入侵,人体内部的白细胞和产生的抗体,会很快将他们消灭。如果病毒的数量太多,白细胞无法取胜,就会很快合成一种名为细胞因子的蛋白质。

这种蛋白质向人体发出警告,提醒有病毒入侵,并向整个免疫系统求助。

此时人体的血液流速会加快,集中更多的白细胞,用以消灭病毒。

与此同时,身体会发热,以便产生更多的免疫细胞,肌肉中的蛋白质分解,产生的乳酸,会让身体感觉酸痛。

除此以外,免疫细胞突破血管壁,消灭病毒的过程,还可能压迫神经末梢,从而引起“吞刀片”似的嗓子疼。

同样是阳了,为何症状有轻重?哪些人更不容易被感染 - 天天要闻

免疫系统大战新冠病毒,人体感觉的症状,除了与病毒的数量和强弱有关之外,更多的取决于自身的免疫能力。

如果免疫能力强,消灭病毒的速度快,症状就轻;如果免疫能力弱,身体需要调动的资源更多,产生的症状也就会更加明显。

小阳人越来越多,到底哪些人被感染的可能性会更小呢?

不知道你发现没,身边阳的那群人,有些酷爱健身,身体倍儿棒,但有些人看着体虚身弱,却能一直不被感染。

甚至有人发现,那些抽烟喝酒的人,似乎感染的概率更低,到底哪些人不容易被感染呢?

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具有普遍易感性,也就是说,同等条件下,大家都有很高的被感染概率。

同样是阳了,为何症状有轻重?哪些人更不容易被感染 - 天天要闻

问题的关键在于,有些人即便被感染,也不会出现明显症状,而有些人则会出现高烧、酸痛等现象。

因此,免疫能力越强的人,往往能更快的消灭病毒,甚至连自己也无法察觉。

值得一提的是,身体强壮的人,不代表免疫能力更强,人类个体之间的差异很大,免疫系统的反应速度、消灭病毒的能力,都有很大差异。

作为普通人,在面对病毒时,最应该做的,就是保持充足的休息时间,让免疫系统处于更好的状态。

同时尽可能做好防护措施,减少病毒的入侵数量,才能更好的保护自己。

同样是阳了,为何症状有轻重?哪些人更不容易被感染 - 天天要闻

在你的身边,有那种始终不被感染的人群吗?他们又有哪些特征呢?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微科普】莫要一谈辐射就“色变”,正确看待这把“双刃剑”! - 天天要闻

【微科普】莫要一谈辐射就“色变”,正确看待这把“双刃剑”!

Q辐射具有两面性!“快把WiFi关了,有辐射!”“电脑前面放盆仙人掌,防辐射!”“孕妇必须穿防辐射服!”这些十分耳熟的忠告,折射出公众对辐射普遍存在的心理恐惧。然而,科学真相往往颠覆认知。恐惧:混淆与误解公众对辐射的深度误解和过度恐慌,常因混淆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辐射类型:电离辐射:包括X射线、γ射线等高能辐...
宁德时代诉海辰储能不正当竞争 - 天天要闻

宁德时代诉海辰储能不正当竞争

近日,宁德时代起诉海辰储能等主体不正当竞争纠纷一案已由福建省宁德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定于8月12日开庭审理。这场纠纷因两家企业在587Ah储能电池标准领域的竞争引发行业关注,而案件走向恰逢海辰储能港股IPO关键期,其上市进程可能因此受到影响
发力太空计算!千亿巨头大动作 - 天天要闻

发力太空计算!千亿巨头大动作

【导读】中科曙光拟与中科星图共同构建中国太空计算产业新生态中国基金报记者 卢鸰太空计算正成为新的战略新兴技术高地。中科曙光、中科星图7月8日晚公告称,双方当日签署了《太空计算领域的合作开发框架协议》,将共同推动“太空计算”技术的创新与应用落地、构建中国太空计算产业新生态,打造面向世界的中国太空算力服务...
专家分析台风“丹娜丝”三个特点 登陆后影响时间或拉长 - 天天要闻

专家分析台风“丹娜丝”三个特点 登陆后影响时间或拉长

中国蓝新闻 浙江之声记者 徐欣悦今年第4号台风“丹娜丝”(热带风暴级),今天13时中心位于温州偏东方向约118公里的海面上,预计将于今天傍晚到夜间在台州到宁德一带沿海登陆。省应急管理厅总工程师胡尧文介绍,目前看,尽管台风强度不强,但有三个特点要特别关注:一是路径罕见,作为第一个从南海穿过台湾海峡再可能登陆浙...
“泰山奖”得主卢煜明,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 - 天天要闻

“泰山奖”得主卢煜明,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

卢煜明被认为是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下一个中国科学家”。撰文丨凌 骏责编丨汪 航近日,欧洲科学院官网在线更新院士名单,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卢煜明教授在列。卢煜明院士是全球无创产检技术的奠基人,他耗时22年开发的“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IPT)”技术自2011年推向全球,在超90个国家落地应用,每年为全球孕妇...
施一公、薛其坤、潘建伟院士相聚上海,预测未来50年科学发展 - 天天要闻

施一公、薛其坤、潘建伟院士相聚上海,预测未来50年科学发展

今天,施一公、薛其坤、潘建伟等众多科学家和青年科研人员相聚上海黄浦江畔,参加“未来科学大奖十周年庆典·科学峰会”。这场峰会聚焦科学未来发展趋势,在对话环节请科学家预测未来、寄语青年。西湖大学校长、2017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获得者施一公院士认为,AlphaFold(阿尔法折叠)人工智能系统的问世,改变了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