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天文学之纪月法“五虎遁元”口诀的推算详解

2022年12月20日21:14:05 科学 1076

在上一篇中,我们初步了解了古天文学中纪年法的演变和干支纪年法的通用性和换算方法等等知识,那么古天文学中纪月法又是怎样的呢?

古天文学之纪月法“五虎遁元”口诀的推算详解 - 天天要闻

纪月法顾名思义,确实是按照月相的变化作为依据的,古人最初观察月相,发现了月相的五种变化:新月、上弦、满月、下弦、残月,然后周而复始。

在此基础上,人们发现每个阶段中,新月和满月阶段总有一两天是能整晚都能见到月亮,然后古人就把新月代表的那一天称为“朔”,朔,初也,代表月初,把满月代表的那一天称为“望”,日月相望,恰巧是正圆满月。然后古人就将“朔”、“望”来纪月,从“朔”到“朔”或从“望”到“望”,约为二十九天多,这就是回归月,即为太阳、月亮、地球三者的位置连续两次在一条直线上相隔的时间间隔。

古天文学之纪月法“五虎遁元”口诀的推算详解 - 天天要闻

然而一回归年与十二个回归月之间的日数是不等的,他们观测发现这个系统运行几年之后,一回归年就不止十二个月了,匹配不上了,怎么办呢?我们的古人很有智慧,他们想出了“置闰”来解决这个问题,日数悬殊刚好快一个月了,那么就在这一年中增加一个月,闰在几月,根据有无中气来定,这就是今天我们农历“闰月”的来源(关于中气的讲解有感兴趣的可私信交流,就不在本篇文中赘述了)。

那么以上就是纪月法的基础和根据了,最早的纪月其实就是按照一到十二这样的数序来纪月份的,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因为各诸侯国的纪年纪月混乱不堪,天文学家们以星象为依据,根据北斗七星斗柄的所指方位与十二地支相对应来纪月,我们在上一期内容中知道,古人将地平圈十二等分,并用十二地支分别对应取名,所以十二地支纪月法具体操作就是,假如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地平圈的“寅”位,这个月就是“寅”月,指向“辰”位,就是“辰”月,依次类推,这样就把十二个月与十二地支一一对应起来了,这就是古天文学中的“斗建”的来由了。

古天文学之纪月法“五虎遁元”口诀的推算详解 - 天天要闻

这样貌似可以统一大家的纪月法了,然而问题又产生了,四季和月份配合的问题,即所谓的“建正”,虽然说斗柄所指的方位是确定的,斗建从“子”开始,到“亥”结束,这是天象,有依据的,大家都不会怀疑,但是季节呢?就是说每年春季第一个月是哪一月,各家就有各家的说法了,你家说春季应该从十一月开始,那么我家说春季应该从一月开始,经过不停的争议,可能最后也是取决于谁的拳头硬听谁的,最后确定下来一直沿用到今天的农历,均统一采用取建寅为正,一年之始,也就是春季第一个月为正月,正月为“寅”月。

古天文学之纪月法“五虎遁元”口诀的推算详解 - 天天要闻

十二地支纪月法的应用上面,古星象学家们还在十二地支纪月法的基础上配上了十天干,称为干支纪月,这套系统一般用于命理方面居多,这里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干支纪月法的正月的甲子推算问题,即采用五虎遁元口诀来解决甲子推算问题,简单快捷,该口诀在《四库全书》等古典籍中出现过,是历代命理学家们在实践中的经验总结,是命理学最基础的知识,口诀如下:

甲己之年丙作首,

乙庚之年戊为头。

丙辛之岁庚寅上,

丁壬壬寅顺水流。

若言戊癸何方起,

甲寅之上去寻求。

这里为大家解释一下这个口诀,让大家能知其然,并能知其所以然,就是说:在天干为甲和己的年份,正月的甲子就从丙寅开始,那么二月就按六十年甲子的顺序丁卯往下顺数到十二月的丁丑。

在天干为乙和庚的年份,正月的甲子就从戊寅开始,那么二月就按六十年甲子的顺序己卯往下顺数到十二月的己丑。

在天干为丙和辛的年份,正月的甲子就从庚寅开始,那么二月就按六十年甲子的顺序辛卯往下顺数到十二月的辛丑。

在天干为丁和壬的年份,正月的甲子就从壬寅开始,那么二月就按六十年甲子的顺序癸卯往下顺数到十二月的癸丑。

在天干为戊和癸的年份,正月的甲子就从甲寅开始,那么二月就按六十年甲子的顺序乙卯往下顺数到十二月的乙丑。

古天文学之纪月法“五虎遁元”口诀的推算详解 - 天天要闻

那么关于干支纪月法中的一些常用知识我们就介绍到这里了,下一期我们将着重介绍一下古天文学纪时法中五鼠遁元法的推算讲解,撰写不易,各位老师以及爱好者在收藏的同时,能点点关注、点点赞、转发和分享,这样作者会更有动力的继续为大家解读,传播经典,传承古天文学,我们能携手同行,何其有幸,我们的破千粉福利继续进行中,凡关注+点赞的粉丝,请私信作者,我们将随机赠送一份古天文学典籍。

古天文学之纪月法“五虎遁元”口诀的推算详解 - 天天要闻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长江三剑客”之一的极危物种,现身府河 - 天天要闻

“长江三剑客”之一的极危物种,现身府河

近日,鱼类科研工作者王新越进行鱼类资源调查时,在府河孝感段发现“长江三剑客”之一的极危物种——鳤(guǎn)。今年5月1日,在府河水域发现“长江三剑客”之一的极危物种——鳤。王新越 摄这尾鳤体长36厘米,体重290克。“这已经是长江十年禁渔
颜宁发声:网传不实,已投诉! - 天天要闻

颜宁发声:网传不实,已投诉!

5月4日,著名科学家颜宁在其微博发布声明,辟谣网传简历。颜宁表示:“一份不知道谁缺乏常识造出来的真真假假的简历从前年就开始流传,哪怕也许出于好心,也是不对的,已被我投诉掉了,不知道为啥现在又被翻出来。”她呼吁尽快清理相关信息。
立夏:跃动夏始,拔节生长 - 天天要闻

立夏:跃动夏始,拔节生长

5月5日,立夏,跃动夏始,拔节生长。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由春到夏,万物从复苏到成长,由萌芽至蓬勃,绿色铺满大地。立夏时节,蝼蝈鸣,蚯蚓出,藤蔓蜿蜒攀墙,大自然以热烈的姿态迎接盛夏。暑气初显,宜顺应夏季昼长夜短的规律,适时调节生活节奏,确保有充足的睡眠。对于夏季运动的原则,《黄帝内经》提倡“无厌于日...
最新研究称地球海洋可能会变成紫色 几亿年前呈绿色 - 天天要闻

最新研究称地球海洋可能会变成紫色 几亿年前呈绿色

【CNMO科技消息】我们常说地球是蓝色星球,但其实这种颜色并不是一直如此,也不会永远不变。有研究指出,地球的海洋在过去曾经是绿色的,而如果未来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它们甚至可能会变成紫色。 这项研究主要探讨了数十亿年来海洋颜色的变化过程,发现这和海水的化学成分以及光线在水中的折射方式密切相关。在3.8到18亿年前...
清华大学徐军课题组《自然·通讯》:揭示稀溶液结晶的临界晶核尺寸不随溶液过饱和度变化 - 天天要闻

清华大学徐军课题组《自然·通讯》:揭示稀溶液结晶的临界晶核尺寸不随溶液过饱和度变化

结晶是无定形基元有序堆积形成晶体的过程,是自然界中最普遍和基本的有序化过程之一。结晶过程通常遵循成核-生长路径,成核过程中自由能最高点对应的晶核尺寸被称为临界晶核尺寸。小于临界尺寸的晶核往往会在热涨落中再次熔化或溶解,而大于临界尺寸的晶核则会进一步生长成为稳定的晶体。很多情况下,临界晶核的形成是结晶...
今日立夏,要做这些事! - 天天要闻

今日立夏,要做这些事!

说吧你有多久没称体重了什么?你说你看到秤上飙升的数字就会呼吸困难心跳加速想要晕倒怀疑是对称体重这项活动严重过敏?
开屏见“好”|他带濒临倒闭药厂扭亏为盈,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 天天要闻

开屏见“好”|他带濒临倒闭药厂扭亏为盈,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开屏见“好”》栏目,聚焦山东好人好事,让普通老百姓上封面、上开屏、上首屏,用最突出的位置推介“身边的榜样”,讲述精彩山东故事。本期人物是“五一特辑·致敬奋斗者”系列。4月28日上午,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齐都药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郑家晴获评全...
百草谱(五十一)龙葵 - 天天要闻

百草谱(五十一)龙葵

一、形态特征龙葵属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度通常在30-100厘米之间。其茎直立生长,呈圆柱形,具有纵棱纹,多分枝,幼枝被稀疏柔毛,老枝逐渐光滑。叶片互生,卵形或心形,长2.5-10厘米,宽1.5-5.
叶培建院士为大山孩子点亮航天梦 - 天天要闻

叶培建院士为大山孩子点亮航天梦

今天是太空与您相伴的【第2569期】国 内 航 天叶培建院士为大山孩子点亮航天梦近日,叶培建院士来到四川省凉山州普格县附城小学,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航天精神大讲堂。这场温暖的相遇,源于叶培建院士心底的双重牵挂。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叶院士担任总指挥、总设计师和顾问的每一次任务,都取得了圆满成功,无数个日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