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大流行何时结束?我国科学家预测,2023年11月或将结束

2022年11月26日22:26:03 科学 1003

2020年开始的新冠疫情大流行至今已经接近三年了,随着新冠病毒的不断变异,现在新冠大流行依然没有结束。这次的新冠大流行影响了世界的很多方面,相信很多人都想知道大流行何时能结束吧?其实我国的科学家们对疫情何时能结束曾做出过预测,那么他们预测疫情大流行何时能结束呢?

新冠疫情大流行何时结束?我国科学家预测,2023年11月或将结束 - 天天要闻

我国科学家们曾预测新冠大流行将会在2023年底结束——来自兰州大学的一组分析师预测,新冠大流行很可能在2023年底在全球结束,该预测是使用兰州大学创建的COVID-19大流行全球预测系统 (GPCP) 做出的。这篇文章发表在 《创新》(The Innovation)上,题目为《奥密克戎大流行是否将终结》。

文章表示,随着Omicron变种的出现和破坏性后果,对于未来大流行的发展,两种不同的观点已经呈现给公众。一种观点认为,Omicron变体的出现也可能是COVID-19大流行即将结束的信号,无论其具有快速和大规模的传播能力。另一组研究人员指出,COVID-19大流行不会在短期内结束。在这里,研究人员使用了COVID-19大流行全球预测系统 (GPCP)模型来预测COVID-19大流行的发展。

新冠疫情大流行何时结束?我国科学家预测,2023年11月或将结束 - 天天要闻

研究文章截图

最后预测结果显示,到2023年11月,全球每天的确诊人数会很低。不过文章也表示,虽然预测结果表明,新冠肺炎疫情将于2023年11月结束,但这一结果是基于新冠肺炎大流行的最新发展。更具体地说,该结果侧重于由于奥密克戎变体引起的可能后果。如果出现更具传播性的变体,那么结果需要相应调整。我们看到这里也知道了,如果未来出现了更强的新冠变体,那么这个预测结果可能就不准确了,需要相应的调整。

新冠疫情大流行何时结束?我国科学家预测,2023年11月或将结束 - 天天要闻

病毒为什么会变异呢——病毒由包装在蛋白质壳内的遗传密码(DNA或RNA)组成,蛋白质壳可能被外壳覆盖。病毒缺乏复制所需的机制,必须找到宿主细胞才能复制。当它们进入宿主细胞时,它们会劫持细胞并开始制作更多的自身副本。新复制的病毒RNA或DNA被包装到蛋白质外壳中并从宿主细胞中释放出来,从而导致细胞损伤。当病毒复制或复制自身时,它有时会发生一点变化,这些变化称为“突变”。具有一个或多个新突变的病毒被称为原始病毒的“变体”。 病毒传播得越多,它们变化的可能性就越大。大多数突变对病毒有害,其他突变对病毒没有什么影响,有些(最令人担忧的突变)则增加了病毒自身的优势。

新冠疫情大流行何时结束?我国科学家预测,2023年11月或将结束 - 天天要闻

一些病毒变化很快,一些则很慢。通常病毒比宿主基因组突变得更快,而DNA病毒相对比较稳定,RNA病毒容易发生变异。导致COVID-19的病毒SARS-CoV-2是RNA病毒,因此它变异的速度高于DNA病毒。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病毒的内部“校对机制”来解释,该机制可以在复制自身时纠正“错误”(RNA病毒中缺少这种机制)。总之病毒出现变异是一种正常现象,但是它们会变强还是变弱是比较难预测的。

更加让人担忧的是,新冠病毒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疾病,这可能会导致病毒从动物再传回给人类——它不仅可以感染人类,还可以感染动物。SARS-CoV-2可以感染多种动物,包括水貂、雪貂、猫、白尾鹿和各种灵长类动物。这引起了人们的担忧,即病毒在动物体内传播时可能会发生突变,从而使该病毒对人类更具传染性或致命性。要实现这种情况,冠状病毒需要在感染动物后跳回人类。在2020年2月,就有媒体报导了首例狗感染COVID-19病毒的病例。这只狗很可能是通过与受感染的主人密切接触而感染了病毒,这是一种“反向人畜共患病”,意味着该病毒已从人类传播给动物。从那时起,这种病毒重塑了我们对它的认知,并让我们重新考虑动物与人类的相互作用。

新冠疫情大流行何时结束?我国科学家预测,2023年11月或将结束 - 天天要闻

2021年底,科学研究表明COVID-19病毒在北美白尾鹿种群中的流行率很高 ,首次在野生动物种群水平上检测到该病毒。虽然新冠病毒在一些动物中偶尔发生的情况几乎没有长期后果,但野生动物种群感染表明该病毒有可能在动物体内进一步进化,并在未来将病毒重新引入人类。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反向人畜共患病例子发生在宠物仓鼠身上,它们感染了COVID-19病毒的德尔塔毒株,很可能是由于人类接触所致。然而,与鹿不同的是,一只仓鼠被证实了,它将病毒又传回给了人类。这种情况的出现,增加了新冠病毒在动物体内发生变异后再传给人类的风险。

总之不论如何,都希望新冠疫情大流行尽快结束,让世界恢复到以往的和平与稳定。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我是火宗君,我们下期再见。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立即远离!外出遇到这种“塑料袋”别碰,有毒! - 天天要闻

立即远离!外出遇到这种“塑料袋”别碰,有毒!

想必这个五一假期不少人会选择去海边游玩近期各地进入升温通道如果在海边看到这样的千万别捡!当地时间2024年3月27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半月湾,沙丘海滩上的蓝色水母。数百万奇异的蓝色水母被冲上太平洋海岸的海滩↑近期,就有游客在广东深圳大梅沙海
气象部门回应西安雷雨夜不明飞行物 - 天天要闻

气象部门回应西安雷雨夜不明飞行物

5月4日,“西安现不明飞行物”上了各大社交平台的热搜热榜:称5月2日西安雷雨夜空现条状不明物,多名网友拍到黑影疾速掠过夜空,有目击者称像龙一样盘旋,至少有“三条”。
西安现龙状不明飞行物?气象部门回应 - 天天要闻

西安现龙状不明飞行物?气象部门回应

极目新闻记者 张皓5月4日,“西安现不明飞行物”上了各大社交平台的热搜热榜:称5月2日西安雷雨夜空现条状不明物,多名网友拍到黑影疾速掠过夜空,有目击者称不像是风筝和鸟类,“像龙一样围着盘旋,至少有三条。
刚刚,歌手周深紧急发声! - 天天要闻

刚刚,歌手周深紧急发声!

来源:【贵州广播电视台-动静新闻】中央气象台18时发布沙尘暴蓝色预警:受冷空气大风影响,预计5月3日20时至4日20时,新疆南部和东部、内蒙古西部、青海北部和东部、甘肃大部、宁夏、陕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扬沙或浮尘天气,其中,新疆南部、内蒙
数学家发现了一种解决代数最古老的难题的新方法 - 天天要闻

数学家发现了一种解决代数最古老的难题的新方法

新南威尔士大学悉尼分校的一位数学家发现了一种解决代数最古老的挑战的新方法——求解高等多项式方程。多项式是涉及一个变量的幂方程,例如二次多项式:1+ 4x -- 3x2= 0 的这些方程式是数学和科学的基础,它们在数学和科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科学家也有办公室政治,本想携手创业,没想到屡屡被骗……丨叶檀回信 - 天天要闻

科学家也有办公室政治,本想携手创业,没想到屡屡被骗……丨叶檀回信

长期征集日子很难,生活不容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有苦说不出的感觉,受苦的人最懂。和吃苦相比,有苦难言,无人问津,可能比苦本身还难受。重生之后,叶檀老师变了很多,变得能吃苦,吃自己的苦,吃别人的苦。她说,有苦我们一起分担。每周六,叶檀老师都会亲自回复,并在公众号上发出,有苦难言的朋友,如果你也想和叶...
空气炸锅里的纸,真的劝你别乱买! - 天天要闻

空气炸锅里的纸,真的劝你别乱买!

硅油纸是空气炸锅的“神仙搭子”,更是懒人的超级福音,用完直接一扔,刷碗都省了。那么,硅油纸到底是什么纸?我们买的硅油纸,真的安全吗?硅油纸到底是什么纸?硅油纸是一种由原生纸浆、淋膜层和食品级硅油层构成的食品接触用纸。
洪纬读《制造三文鱼》 | 毒素缠身的水生鸡 - 天天要闻

洪纬读《制造三文鱼》 | 毒素缠身的水生鸡

《制造三文鱼:海洋生态危机与经济不平等》,[挪]西蒙·塞特尔 、[挪]谢蒂尔·厄斯特利著,梁友平、李菁菁译,中国工人出版社2025年2月出版,420页,88.00元三文鱼因鲜嫩的红色肉质和富含优质的Omega-3脂肪酸,备受食客喜爱,被誉为高颜值的健康食材。不过,我不确信的是,读完《制造三文鱼》之后,还有多少读者能毫无顾虑...
美国人抽血做成的救命药,中国现在靠大米就能生产? - 天天要闻

美国人抽血做成的救命药,中国现在靠大米就能生产?

继去年的空气造淀粉之后,这段时间我在网上就看见个更逆天的:武汉有一家公司实现了从稻米里生产人血......“稻米”,“生产”,“人血”,每个字都能看懂,连起来一读差评君我是真纳闷了,这还是中文吗?再一看,好好好,这居然还是人民日报发布的......由于这些关键词太过魔幻,差评君我这不得不连夜查资料调查一番,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