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物质卫星“悟空”团队公布最新成果

2022年11月02日20:24:01 科学 1139


来源:新华社


记者1日从暗物质卫星“悟空”团队获悉,科研人员基于“悟空”数据,新近绘制出迄今能段最高的硼/碳、硼/氧宇宙射线粒子比能谱,并发现能谱新结构。这一最新成果显示,宇宙中高能粒子的传播可能比预想更慢。

暗物质卫星“悟空”团队公布最新成果 - 天天要闻

宇宙射线是来自外太空的高能粒子。其中碳、氧原子核是恒星核合成过程中产生的原初粒子,而硼原子核主要是碳、氧原子核在传播过程中和星际物质碰撞后产生的次级粒子。在前六年观测中,“悟空”共记录了超过350万个碳、氧、硼原子核数据,科研人员据此精确绘制出0.01TeV/n到5.6TeV/n(1TeV/n =1万亿电子伏特/核子)能段宇宙射线硼/碳比和硼/氧比的精确能谱。在大约0.1TeV/n处,能谱出现了明显不同于理论预期的拐折。

暗物质卫星“悟空”团队公布最新成果 - 天天要闻

暗物质卫星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常进介绍,这是“悟空”首次对宇宙射线中的次级/原初粒子比例进行精确测量。在1TeV/n以上能段,“悟空”绘出的能谱精度最高,并且“看”到了不同于预期的能谱结构,这意味着经典宇宙射线传播模型或需进一步修正。

卫星科学团队成员、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副研究员岳川解释,高能段的硼/碳、硼/氧比例出现拐折,可能是因为高能粒子在宇宙中的传播比预想更慢。原初粒子的传播速度越慢,就有越多机会与星际物质碰撞,进而碎裂产生更多次级粒子。

“由于宇宙射线粒子的碰撞产物会构成暗物质探测的背景,这项研究还可能帮助人类更精确地寻找暗物质。”岳川说。

暗物质卫星“悟空”团队公布最新成果 - 天天要闻

“悟空”是我国的第一颗天文卫星,于2015年底发射。目前,卫星探测器状态仍然良好,各项科学数据也在不断积累中。

“悟空”科研团队披露,目前,团队正开展下一代暗物质探测项目“甚大面积伽马射线空间望远镜(VLAST)”的关键技术攻关。下一代空间望远镜对伽马射线的探测能力将提升50倍以上,可能帮人类追踪到暗物质的具体踪迹,还可以高效研究宇宙天体变化。

暗物质卫星“悟空”团队公布最新成果 - 天天要闻

此次研究成果已于近日发表在我国综合类学术期刊科学通报》(英文版)上。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百年辩论迎来大结局?《科学》:成年后神经元可再生,再添关键证据 - 天天要闻

百年辩论迎来大结局?《科学》:成年后神经元可再生,再添关键证据

成年人大脑中能否产生新生神经元?对于这一问题,神经科学家已经争论了上百年。早在上世纪之初,被誉为“现代神经科学之父”的神经组织学家Santiago Ramón y Cajal认为,成年人的大脑细胞是固定、终末化且不可改变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神经科学家都认为在儿童时期过后,人类的神经元就已经全部成熟。但从上世纪90年代开...
健康科普,去伪存真才靠谱(新视野) - 天天要闻

健康科普,去伪存真才靠谱(新视野)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日前,由上海市护理学会第十二届理事会消化内镜护理专委会主办、嘉定区中心医院承办的健康咨询活动在嘉定区紫云廊公园举行,普及胃病防治知识。图为医生为市民科普健康知识。马伟勤摄(人民视觉)日前,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胡强强表示,有的“网红医生”把医疗科普当做牟利工具,滥用专业权威为自己背...
戴琼海院士:三大“奇点”或决定人工智能未来突破 - 天天要闻

戴琼海院士:三大“奇点”或决定人工智能未来突破

7月6日,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戴琼海在第二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主论坛演讲中指出,人工智能确定的趋势是走向通用智能,不确定的三大奇点将带来未来人工智能的变革。人工智能是引领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加快发展新一代...
科学家警告数百座休眠火山可能很快就会爆发,爆发威力更大 - 天天要闻

科学家警告数百座休眠火山可能很快就会爆发,爆发威力更大

近年来,意大利和印度尼西亚等地发生了多次引人注目的火山喷发。近日,专家警告,随着气候变化的影响,全球数百座休眠火山可能变得更加活跃,甚至发生喷发。来自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研究人员表示,融化的冰川可能正在悄悄为未来更具爆炸性和更频繁的火山喷发埋下伏笔。“冰川通常会抑制下方火山的喷发量,”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