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并不孤独!地球或许不是宇宙“唯一”,德雷克公式估算探测

2022年10月18日10:40:18 科学 1430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如果地球并不是宇宙中特殊的存在,那么人类文明就不会显得孤独。而且银河系在科学家的预测中也显得相对热闹非凡,德克雷公式似乎也能够证明地球只是宇宙中的沧海一粟。

那么这一公式到底揭示了什么?它是否能够证明地球文明,或许不是孕育生命的唯一方式呢?

人类并不孤独!地球或许不是宇宙“唯一”,德雷克公式估算探测 - 天天要闻

天文探究

对生命的探究,人类自从有文明开始就一直对此产生疑惑,并且在3000多年前古希腊文明就已经有过记载。

古人对天文的探索从没停止,虽说从现代史来看人类的航天史也不过区区百年的时间,这在宇宙历史的刻度尺上显得微不足道。

但是这百年时间却能够帮助我们进一步探测宇宙文明的发展。

人类并不孤独!地球或许不是宇宙“唯一”,德雷克公式估算探测 - 天天要闻

于是我们有了大量的探测数据之后,又进一步地产生了更多的疑惑。比如说地球会不会只是宇宙中一个特殊的存在。

而人类生活在地球上,是不是拥有生命的单一形式?如果不是,那外星文明又距离我们多远?他们存在的方式是否能够在现代就被人类所发现?

如果地球是宇宙中特殊的存在,我们是会随着宇宙的膨胀有一天自己特殊的地位总将慢慢消失,还是会一直如此?所以像地球这样的行星,在宇宙中它存在的概率到底有多大呢?

人类并不孤独!地球或许不是宇宙“唯一”,德雷克公式估算探测 - 天天要闻

随着人类对于天文的探索进一步加强,我们慢慢地发现了一个真理:地球在太阳系中显得微不足道,可太阳系又在银河系中显得过分渺小。

而且这一切还是无穷无尽的,因为银河系的上面还有本星系团,紧接着上面又有室女座星系团。

以此类推,我们似乎探测不到最大的天文等级。

人类并不孤独!地球或许不是宇宙“唯一”,德雷克公式估算探测 - 天天要闻

而且宇宙中的恒星数量又超过人类想象,而人类所发射出的探测器至今都还没有走出过太阳系,就更别说进入星际空间了。

但人类在长期的太空探测过程中,我们已经有了12位宇航员陆续登上过月球。

因此我们对于每颗行星的探索都有了更多的自信,或许在未来某一天,人类能够更早地进入星际空间。

只不过这一段路程,留给我们的工作量还很大。而目前摆在人类面前的另一个难题,就是在其他的星球上是否还存在着像地球生命一样的奇迹?

人类并不孤独!地球或许不是宇宙“唯一”,德雷克公式估算探测 - 天天要闻

生命形式

对于这个问题,科学家们做出过无数大胆的猜测。

甚至像霍金爱因斯坦这些著名的国际物理学家,他们都对此频频点头,认为地球不可能是宇宙中唯一且特殊的存在。像地球这样的行星,或者说像生命这样的形式不会单一存在。

人类并不孤独!地球或许不是宇宙“唯一”,德雷克公式估算探测 - 天天要闻

然而纵观太阳系以内,目前为止人类无法通过科技探测到同一个家园内的共同好友。于是我们又只能寄希望于太阳系以外的地方,但目前人类所能够探测到的宇宙空间,也仅仅只是以地球为核心点。

关于宇宙深处到底有多繁华,边际在哪?它是否会在膨胀之后进入压缩的状态?这一切问题都还需要留给时间。

人类并不孤独!地球或许不是宇宙“唯一”,德雷克公式估算探测 - 天天要闻

不过令人感到惊喜的是,人类又研发了大量的射电望远镜。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工具接收来自宇宙深处的各种信息,虽说直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是没有得到关于外星人的信号,可是更多的天文学家并不能够肯定地球文明是宇宙中最孤独的存在。

因为更多人依旧相信,人类不会是宇宙中唯一的智慧文明。甚至在各种宇宙文明中,我们可能还有较大的进化空间,然而在这一假设之下,还有众多科学家提供了理论支持。

人类并不孤独!地球或许不是宇宙“唯一”,德雷克公式估算探测 - 天天要闻

1960年,来自美国的科学家法兰克德雷克针对这一假设,就提出了著名的德雷克公式

简而言之,他认为银河系内可能与我们通讯的文明数量是银河系内恒星数目、恒星与行星的比例、每个行星系类地行星数目以及生命进化可居住行星比例、演化高质生物的概率以及高质生命能够进行通讯的概率、科技文明持续时间在行星生命周期中的占比相乘的结果。

人类并不孤独!地球或许不是宇宙“唯一”,德雷克公式估算探测 - 天天要闻

德雷克公式

如此一看,德雷克公式似乎有些道理。它将所有除地球之外其他形式上还能孕育文明或生命的可能,全都涵盖了进去。但是这个公式所涉及的因素又过于庞大,因此它还带有了大量的估算价值。

比如说,我们如果仅仅是通过如今的科技水平还是没办法探测到银河系中的恒星数量到底是多少。

人类并不孤独!地球或许不是宇宙“唯一”,德雷克公式估算探测 - 天天要闻

科学家目前仅是通过估算的方式预测,银河系的恒星数量大概是在4,000亿颗左右。而具体是多少颗,科学家们也只能摇摇头,没办法给出一个客观且具体的数值。

因此很多问题目前人类只能进行估算。

人类并不孤独!地球或许不是宇宙“唯一”,德雷克公式估算探测 - 天天要闻

不过可惜,数学公式又只能通过各种数值进行相乘,才能够得出一个具体的范围区间。如此看来,关于天文的各种探测人类还只能保持假设和猜想。

人类并不孤独!地球或许不是宇宙“唯一”,德雷克公式估算探测 - 天天要闻

这样的态度也许能够助力于我们探测更多有用的天文信息,但就目前来看,我们所拥有的科技水平留给人类的任务还很繁重。

比如说银河系中的恒星与行星数量到底是多少?我们是否能够通过大概的区间范围,来对德雷克公式进行一个初步的估算呢?

人类并不孤独!地球或许不是宇宙“唯一”,德雷克公式估算探测 - 天天要闻

曾经也有不少科学家通过这一公式进行了大量探测,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人类并不是宇宙中唯一且特殊的文明,而像我们这样的宇宙文明其实并不少见,甚至人类通过这一公式还能证明地球文明或许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平凡。

也就是说在宇宙的深处,比地球文明更加高等的智慧文明不仅非常常见,而且仅目前人类的研究发现,其数量至少也是在20个以上。

人类并不孤独!地球或许不是宇宙“唯一”,德雷克公式估算探测 - 天天要闻

如此说来,地球生命或许真的不是宇宙中的唯一。也许人类在宇宙中也显得并不是特别孤独。但是像德雷克公式就目前来看,它的估算作用更显著。

或许只有等到未来,我们的科技水平越来越发达,关于宇宙的各种假说我们能够进一步用数据来验证,或许那一天我们才能揭开更多的谜团。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今日小暑丨向夏生长,不负骄阳 - 天天要闻

今日小暑丨向夏生长,不负骄阳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今天我们迎来夏天的第五个节气小暑标志着盛夏的登场俗话说:“小暑过,每日热三分”小暑节气期间正好赶上入伏我国大部分地区开启“蒸煮模式”这一时节,暑气蒸腾全国从南到北,正是荷花竞相盛放之时偶有清风拂过,满塘荷香给炎热的夏季添
享年94岁!哈工大教授严家騄逝世,讣告:是我国工程热物理学科的重大损失 - 天天要闻

享年94岁!哈工大教授严家騄逝世,讣告:是我国工程热物理学科的重大损失

讣告中国共产党党员、哈尔滨工业大学热工专业创始人之一、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严家騄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7月7日在哈尔滨逝世,享年94岁。严家騄同志1931年1月出生于江苏南通,1953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同年进入哈工大读研,1985年任教授。历任哈工大热工教研室主任、工程热物理研究室主任。曾...
“丹娜丝”逐渐向浙江台州至福建宁德一带沿海靠近 福建北部、浙江南部近岸海域将出现 2.5 到 3.5 米的大浪 - 天天要闻

“丹娜丝”逐渐向浙江台州至福建宁德一带沿海靠近 福建北部、浙江南部近岸海域将出现 2.5 到 3.5 米的大浪

今年第 4 号台风 “丹娜丝”备受关注。最新消息显示,截至 7 月 7 日 17时,“丹娜丝” 为热带风暴级,台风中心位于距离浙江省温岭市偏南方向约 190公里的东海西南部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 9 级(23 米 / 秒,约 83 公里 / 小时)。“丹娜丝”将先以每小时1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东北方向移动,8日早晨起逐渐转向偏西方向...
相比AI,我们更期待人类的回复;生活方式工业化与炎症性衰老相关?埃及祖先的新线索 | 一周论文新鲜读 - 天天要闻

相比AI,我们更期待人类的回复;生活方式工业化与炎症性衰老相关?埃及祖先的新线索 | 一周论文新鲜读

关注+星标,好搭档不错过7.7本周值得读来自《自然》旗下期刊的新近发表,我们为您精选呈现。1. 将AI回复标记为人类回复能增强同理心2. 并非所有人群的衰老都与慢性炎症相关3. 古DNA揭示埃及祖先4. 拟态是否成功取决于观察者的视角心理学 | 将AI回复标记为人类回复能增强同理心Comparing the value of perceived human
全新影响因子!科研人必备《期刊手册》 - 天天要闻

全新影响因子!科研人必备《期刊手册》

开放科学(Open Science)是透明、值得信赖、且可供所有人使用、重复使用并借鉴的科学,它能带来更快、更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以及更为广泛的益处,而开放获取(Open Access)是这一切的基础。以OA形式发表研究,也能为研究人员和作者带来影响力和可见度等诸多益处: 金色OA具有更大程度的引用优势,更多的使用量和更广的影响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