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百万年东亚地区火演化研究

2022年10月16日18:59:03 科学 1981

火是地球生态系统演化的重要影响因子,广泛参与到全球气候、植被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之中。生物量的燃烧促进了温室气体排放,加速了生物圈物质循环。火的控制与使用拓宽了人类食谱,推动了人类行为演进。因此,全球火的系统演化及其与植被生态、气候环境的相互关系,一直是全球变化的重要研究内容。目前,东亚地区长尺度火活动记录相对匮乏,主要集中于中国南海海域与黄土高原地区。基于黑炭浓度/沉积通量的测定,不同研究的重建结果存在一定的分歧,对于冰期-间冰期旋回中火灾频率的变化,自然野火的驱动机制等方面还存有许多疑问。近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李小强团队与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等单位进行合作,对华北平原地区G3钻孔开展了综合研究。基于炭屑统计、孢粉分析、磁性地层年代和有机碳同位素等多种指标分析,重建了东亚地区两百万年以来的火活动历史。相关研究结果发表于国际期刊《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论文第一作者为我所沈慧副研究员,通讯作者为李小强研究员。


该项研究结果表明华北平原地区第四纪以来火活动存在显著波动,受到太阳辐射、植被环境、生物量、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2.1–0.3 Ma时期炭屑浓度相对较低,指示了这一时期火活动相对较弱,自然野火发生的频率不高。其中,中更新世气候转型时期炭屑浓度波动较大,表明在气候转型期间自然野火极为不稳定。距今30万年以来,炭屑浓度显著增加,显示华北地区火活动较为活跃,自然野火频发。同时,炭屑浓度与深海氧同位素、黄土-古土壤粒度呈现出对应关系,冰期时炭屑浓度相对偏高,表明气候干冷时期野火发生的频率更高。炭屑浓度峰值则多出现于冰期-间冰期间隙,指示气候转型时期多出现区域性大火。

最近两百万年东亚地区火演化研究 - 天天要闻

G3钻孔炭屑浓度、有机碳同位素与深海氧同位素、黄土-古土壤粒度和地球轨道偏心率对比图

与孢粉分析结果相对比,火的频率与植被类型存在显著联系,且不同生态背景下火的受控因子也存在差异。草原植被环境下,炭屑浓度主要与蒿属、蒿/藜比正相关,这可能是由于蒿属草原所产生的生物量相对高于以藜科为代表的植被。森林植被时期,炭屑浓度与乔木/非乔木比以及针叶材含量正相关,表明森林环境产生的丰富生物量以及针叶树木的易燃性同时影响着自然火的发生频率。此外,炭屑浓度与有机碳同位素呈现出反相关,如2.1–1.65 Ma时期,有机碳同位素明显偏正,达到了整个研究时段的峰值,而炭屑浓度则极低,指示了C4植物丰富时期火活动并不活跃。

最近两百万年东亚地区火演化研究 - 天天要闻

G3钻孔炭屑浓度功率谱分析

功率谱分析结果显示,炭屑浓度存在明显的40 kyr周期,指示太阳辐射量控制下的气候变化是东亚地区火活动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值得注意的是,中更新世以来人类控制性用火的大量出现,对全球火活动产生了显著的影响。G3钻孔炭屑浓度在距今2.1–0.3 Ma时期相对较低,与中国北方地区考古遗址数量并无明显的联系,表明这一时期的火为天然野火。距今30万年以来,干冷的气候条件可能促使了火的频繁发生,为古人类学习如何控制性使用和管理火提供了更多机会。另一方面,人类对火的广泛使用,可能也促使了火活动的频率增加,如0.3 Ma与0.05 Ma时期炭屑浓度的迅速上升均对应着考古遗址数量的快速增加,表明人类在火的演化过程中开始发挥着重要作用。

最近两百万年东亚地区火演化研究 - 天天要闻

中国北方地区2.1Ma以来火活动与考古遗址、火塘遗迹对比

该项研究通过多种分析指标的综合运用,系统梳理了华北平原两百万年以来火活动历史、冰期-间冰期旋回过程中自然火的响应过程、不同植被环境背景下火的发生频率、早更新世以来火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为认识东亚地区长尺度火的演化过程及其驱动机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假如超新星爆炸,人类会因此毁灭吗?距离成为关键因素 - 天天要闻

假如超新星爆炸,人类会因此毁灭吗?距离成为关键因素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艺术加工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宇宙里面最可怕、危险的是什么,在看过老刘的《三体》后,很多人对那片黑暗开始有了很大的恐惧,好像“宅”在地球里才是最安全的活法。
矢志建设科技强国——五位科技领域代表讲述科研故事 - 天天要闻

矢志建设科技强国——五位科技领域代表讲述科研故事

新华社北京5月28日电 题:矢志建设科技强国——五位科技领域代表讲述科研故事新华社记者张泉、温竞华研发载人深潜装备、探索电磁兼容奥秘、助力干旱区生态保护……他们奋战在科研一线,矢志创新、锐意攻关,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天问二号发射成功! - 天天要闻

天问二号发射成功!

天问二号发射成功!我国首次小行星采样返回任务正式启航 5月29日1时3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发射升空。火箭飞行约18分钟后,将探....
天问二号任务发射圆满成功 我国开启小行星探测与采样返回之旅 - 天天要闻

天问二号任务发射圆满成功 我国开启小行星探测与采样返回之旅

5月29日凌晨1时3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Y110运载火箭,成功将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发射升空。火箭飞行约18分钟后,将探测器送入地球至小行星2016HO3转移轨道。此后,探测器太阳翼正常展开,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天问二号主要任务目标是对小行星2016HO3进行探测、取样并返回地球,此后再对主带彗星...
毒液堪比硫酸,有人险被毁容!湖北也有,碰到千万别这样做 - 天天要闻

毒液堪比硫酸,有人险被毁容!湖北也有,碰到千万别这样做

“我还以为是蚊子,没想到它有这么强的威力。”近日,任女士向武汉亚心总医院皮肤科主任全根讲述“随手一拍”的经历时,后悔不已。5月27日,任女士在户外露营时,一只形似蚂蚁的小虫突然飞到脖子上。她下意识地抬手一拍,瞬间感到颈部一阵灼烧般的刺痛。仅仅几小时后,她的右脸便出现大片红斑,并逐渐发展为5厘米×6厘米的...
美国能不能重建稀土产业链? - 天天要闻

美国能不能重建稀土产业链?

原创 聼风者 先厘清一个概念,就是稀土矿和稀土成品的区别。稀土矿在我们地球上其实并不稀少,但都只是以伴生矿的形式出现,聴风楼说真的,老美它自己的稀土矿储量,在世界上那也是数一数二的。既然它自己就有,那为啥还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