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伯望远镜在黑洞附近发现奇怪现象,科学家研究后发现了有机分子

2022年10月14日09:44:28 科学 1526

牛津大学领导并在加那利天体研究所 (IAC) 的参与下,研究团队利用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 (JWST) 中红外仪器 (MIRI) 的光谱数据,发现了宇宙黑洞附近存在着极为特殊的物质,经研究后惊奇地发现,在黑洞附近发光的星系区域中,存在着一种被称为多环芳烃 (PAHs) 的微小尘埃分子。

韦伯望远镜在黑洞附近发现奇怪现象,科学家研究后发现了有机分子 - 天天要闻


观察星系最内部区域的 PAH 分子,是研究中心黑洞对宿主星系演化影响的最佳方法之一。活跃星系中心的密集气体和尘埃云吸收了大部分可见光,因此在可见光范围内研究新恒星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但是,红外线并不会受到宇宙空间中微小灰尘的影响,可以更清晰地看到星系发光的中心区域。

韦伯望远镜在黑洞附近发现奇怪现象,科学家研究后发现了有机分子 - 天天要闻


尖端仪器

“JWST MIRI 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以一种迄今为止不可能的方式观察星系,”领导这项研究并在牛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一位研究员解释说。“ PAH 分子特别有趣,因为它们在太空中含量丰富,是宇宙中分布最广的有机分子之一。它们被认为是益生元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能对生命的起源发挥关键作用。”

韦伯望远镜在黑洞附近发现奇怪现象,科学家研究后发现了有机分子 - 天天要闻


多环芳烃也是重要的天文工具。当它们被恒星照亮时,它们会在红外线中产生极其明亮的发射带,使天文学家不仅可以追踪到恒星的形成活动,还可以将它们用作星际介质中局部物理条件的敏感“晴雨表”。因此,它们是研究星系如何形成和演化的关键。

韦伯望远镜在黑洞附近发现奇怪现象,科学家研究后发现了有机分子 - 天天要闻


该研究小组使用韦伯望远镜的尖端仪器,首次表征了三个发光活跃星系核区域的 PAH 特性。为此,他们将观察结果与这些分子的理论预测进行了比较。PAH模型由牛津大学的若干物理化学小组共同开发。

韦伯望远镜在黑洞附近发现奇怪现象,科学家研究后发现了有机分子 - 天天要闻


之前的太空观测和研究工作,预测了活跃星系中多环芳烃分子的破坏,但此次研究令人惊讶的是,多环芳烃分子实际上可以在黑洞附近生存——即使是高能光子可能将它们撕裂的地方。可以解释这一点的一个原因,可能是分子受到核心区域中大量分子气体的保护。

韦伯望远镜在黑洞附近发现奇怪现象,科学家研究后发现了有机分子 - 天天要闻


关于活跃星系内部区域的新数据

“我们期待确认黑洞的存在确实会影响 PAH 分子的特性,但我们很高兴地发现 PAH 分子即使在这些极其恶劣的条件下也能存活,” 参与研究的科学家解释道。这项研究引起了更广泛的天文学界的极大兴趣,特别是对于从行星和恒星的形成、到最遥远和最微弱的星系进行研究的团队。

韦伯望远镜在黑洞附近发现奇怪现象,科学家研究后发现了有机分子 - 天天要闻


这项工作证实,超大质量黑洞对 PAH 分子有重大影响,这严重限制了 PAH 分子在探测活跃星系产生新恒星的速度方面的使用,特别是,在靠近中心黑洞的地方,这些分子的性质与离活动星系核更远的地方存在很大不同,这种影响更加强烈。

在该项目研究中,获得有关 PAH 分子的可靠知识是关键,特别是对于富含气体和灰尘的环境,在这些环境中,由于存在高度“模糊”,传统探测和研究通常会失败。此次科学家利用韦伯望远镜的发现和初步研究结果,则打破了以往传统研究的弊端。后续,研究更多的星系来研究具有代表性的活跃星系群则是科学家们的重点攻克方向。

韦伯望远镜在黑洞附近发现奇怪现象,科学家研究后发现了有机分子 - 天天要闻


可以想象,在未来多国共同参与的有关银河系的活动、环面和外流调查等相关研究中,将会继续应用这一方法,这对于运用这些有机分子用于研究活跃星系中的恒星形成、如何依赖中心恐怖的黑洞进行运行等,均具有很大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头条创作挑战赛#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刚被禁捕就被抓,2022年云南母子抓35条,做药摆摊卖被抓 - 天天要闻

刚被禁捕就被抓,2022年云南母子抓35条,做药摆摊卖被抓

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文|万象硬核编辑|万象硬核«——【·前言·】——»2023年2月17日,开屏新闻报道,云南腾冲的民警在菜市场巡查的时候,发现有人在卖一种奇怪的生物,看起来又像娃娃鱼,又
珍稀华西蝴蝶兰惊艳现身广南深山(组图) - 天天要闻

珍稀华西蝴蝶兰惊艳现身广南深山(组图)

【来源:云南网】5月20日,广南县在开展名木古树调查时,意外在旧莫乡境内发现20余株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华西蝴蝶兰。技术人员在国家二级保护植物20余米高的榉树上发现到几株开着别致花朵的植物。其花瓣形态优雅,色泽独特,经鉴定,确认为华西蝴
机器人的灵巧手怎样炼成 - 天天要闻

机器人的灵巧手怎样炼成

半月谈记者 张漫子憧憬与机器人共同生活的人们很难不去幻想这样一幕:回到家后,餐桌上已摆好想吃的饭菜、换下的衣物已经洗净烘干并收纳整齐。完成这一切的,不是哆啦A梦的口袋,而是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智慧又不乏灵巧的“手”。如果机器人真的有一双“人手”一样的灵巧手,我们的生活该有多么轻松惬意!然而现实中,灵...
“咖啡牛奶效应”,会成以后人种结构的大趋势吗? - 天天要闻

“咖啡牛奶效应”,会成以后人种结构的大趋势吗?

未来地球上人种结构会被黑人“改写”?深度剖析人口演变趋势在全球人口格局的宏大棋盘上,人种结构的变化一直是备受瞩目的焦点话题。近年来,随着非洲人口的快速增长以及黑人在全球范围内混血现象的加剧,一种观点甚嚣尘上——未来地球上的人种是否会全是黑人
马斯克:中国发电量就像火箭升空,美国却躺平了… - 天天要闻

马斯克:中国发电量就像火箭升空,美国却躺平了…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当地时间5月20日,美国亿万富翁马斯克在接受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采访时表示,随着科技行业建立越来越大的数据中心,到明年年中,人工智能(AI)的发展可能会遇到发电问题。他透露,自己所拥有的AI初创公司xAI正计划在田纳西州孟菲斯市建立一座千兆瓦级的设施,该设施将在6到9个月内完工...
太阳的天文坐标古今不同 从小满节气看“斗转星移” - 天天要闻

太阳的天文坐标古今不同 从小满节气看“斗转星移”

今天2时55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满。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这既是华夏先民数千年仰观天象总结出的自然规律,还暗含“满招损”的哲学警示。这种将天文观测与人生哲理相融合的智慧,构成中华文明独特的认知体系。 藏在小满节气背后的天文密码北京天文馆...
中国气象局提升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响应级别 - 天天要闻

中国气象局提升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响应级别

根据中央气象台最新监测,预计21日至24日,南方地区将出现新一轮较强降雨过程,重庆西南部、四川东南部、贵州东南部、广西北部、广东北部、湖南北部和西南部、湖北东南部、安徽南部、江西东北部、浙江中部、福建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区累计降雨量有100~130毫米,局地超过200毫米,并伴有雷暴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中央气象...
美国企图全球禁用中国先进计算芯片!中方回应—— - 天天要闻

美国企图全球禁用中国先进计算芯片!中方回应——

中方注意到,美国商务部近日发布指南,以所谓推定违反美出口管制为由,企图在全球禁用中国先进计算芯片,包括特定的华为升腾芯片。美方措施是典型的单边霸凌和保护主义做法,严重损害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剥夺其他国家发展先进计算芯片和人工智能等高
北方多地地面温度超70℃【三分钟新闻早知道】 - 天天要闻

北方多地地面温度超70℃【三分钟新闻早知道】

每天3分钟,速览天下事5月21日星期三,农历四月廿四封面新闻北方多地地面温度超70℃ 20日,北方大范围高温持续。午后高温区的地面温度普遍超过50℃,山西、河南、宁夏部分站点地表温度超70℃,其中山西阳城(72.9℃)打破当地观测史最高地温纪录,河南孟州(72.9℃)、祁县(72.1℃)、永济(71.5℃)、万荣(70.1℃)、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