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野钓,这种天气最容易爆护,不是晴天,更不是阴天

2022年10月09日06:47:23 科学 1791

过了寒露就进入晚秋阶段,晚秋阶段是各种鱼类大量觅食准备过冬的阶段,再加上气温不高甚至有点凉,正是各种鱼都比较好钓的时候。我们都知道,凡是鱼好钓的阶段,适合钓鱼的天气类型较多,几乎只要不是比较极端的天气,出门钓鱼基本都不会走空。不过天气类型不同,依然会有好和更好之分,进入晚秋之后,到底哪种天气更容易爆护呢?

晚秋野钓,这种天气最容易爆护,不是晴天,更不是阴天 - 天天要闻

一、晴天

晴天的特点是气温高,昼夜温差大,往往会有不小的风力。晚秋的晴天一定是可以出门钓鱼的,但是一定要注意风力的大小,因为大风天气在秋季极为常见,只要风力比较大,不管是什么风向都会对垂钓造成极大的影响,所以最好是3级以下的风力出门。晴天暖和,光线较强,浅水升温较快,建议钓不深不浅的地方,地形上以坡、铧尖等鱼道鱼窝地形为主。

晚秋野钓,这种天气最容易爆护,不是晴天,更不是阴天 - 天天要闻

二、雨天

晚秋有一场秋雨一场凉的说法,不管降水量大小,只要下过雨之后气温就会有较大幅度的变化。所以晚秋钓雨天,只适合钓雨前以及小雨中。大雨肯定不能钓雨中,大雨之后涨水到了晚秋阶段也不适合野钓。因为水温会出现较大幅度的变化,导致鱼短时间无法适应。大雨过后,往往需要等待几天,在水温再次稳定,水位再次平静之后,鱼才会有不错的吃口。总体来说,气温已经不算高了,相对于高温季节,雨天的鱼会越来越难钓。

晚秋野钓,这种天气最容易爆护,不是晴天,更不是阴天 - 天天要闻

三、阴天

阴天是众多钓友最喜欢的天气,阴天的特点是弱光,而且昼夜温差更小,水温会持续稳定,鱼的吃口会好很多。秋季有秋钓边的说法,当气温不高不低时,就可以尝试钓不太深的地方,因为食物丰富的浅水温度不高,鱼在浅水觅食时间变长。或者气温已经不高,浅水升温之后比深水暖和,此时鱼也会在浅水活动。想要钓浅水,光线强度是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只要浅水强光,就算水温更适宜,鱼也不敢到浅水觅食。所以秋季的阴天,鱼情绝对不会差。相对于晴天,阴天没有强光,风力也会小很多,这对垂钓自然也非常有利。

晚秋野钓,这种天气最容易爆护,不是晴天,更不是阴天 - 天天要闻

四、降温第一天

如果没有降温天气出现,晚秋的气温会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当雨天、北风降温天出现时,都会出现气温较大幅度下降的情况。进入晚秋开始,多寒潮来袭。晚秋阶段,最适合钓鱼的天气就是降温第一天,而且是寒潮、大风天气带来的降温天,不是雨后降温天。在降温天气之前,气温平稳甚至小幅度上升,水温会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降温之前鱼情也不错。降温之后气温骤降,但是水温的变化过程更加缓慢,此时水温缓慢下降,这会促进鱼类大量觅食。昨天穿短袖,今天穿毛衣,这种就是爆护的天气。鱼好像疯了一般咬钩,而且不用钓深远。

晚秋野钓,这种天气最容易爆护,不是晴天,更不是阴天 - 天天要闻

降温完成之后,会有几天鱼不咬钩的情况,等水温再次稳定,才是鱼再次能钓的时候。所以秋季野钓,降温第一天最能爆护,其次就是阴天也不错。敬请关注收藏点赞,每天准时更新,谢谢各位钓友!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辽宁省野生动物保护和疫源疫病中心开展2025年度春季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主动预警采样 - 天天要闻

辽宁省野生动物保护和疫源疫病中心开展2025年度春季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主动预警采样

【来源:本溪市统计局_林业新闻】鸭绿江口湿地处于东亚—澳大利西亚鸟类迁徙通道之上,是东亚水禽迁徙的重要停歇地,尤其是鸻鹬类在本地区通过的种类多、数量大,因此做好鸭绿江口湿地的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对我省疫源疫病防控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科学家发明利用类似毛发的脑电图电极监测大脑活动的新方法 - 天天要闻

科学家发明利用类似毛发的脑电图电极监测大脑活动的新方法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利用类似毛发的脑电图电极监测大脑活动的新方法。这种轻巧灵活的设备无需传统的金属电极、导线和粘合凝胶,而是直接贴在头皮上,使长期监测更加轻松舒适。脑电图扫描是诊断癫痫、睡眠障碍和脑损伤等疾病的重要工具。
百度公布动物语言转换专利 可实现动物与人类沟通 - 天天要闻

百度公布动物语言转换专利 可实现动物与人类沟通

站长之家(ChinaZ.com) 5月6日 消息:近日,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在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取得新突破,其申请的“动物语言转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专利正式公布。该专利聚焦于跨物种沟通技术,融合机器学习、深度学习与自然语言处理等前沿技术,旨在实现人类与动物之间的深度情感交流。据专利文件披露,这一技术...
如果人工智能反叛人类,我们根本不是他的对手 - 天天要闻

如果人工智能反叛人类,我们根本不是他的对手

对于人工智能会不会反叛人类,科学界争论了很久,在近些年慢慢达成了共识,答案是:会!因为任何具有绝对智商优势的意识体,都不会接受智商远低于自己的物种的统治。在我们相关的立法和技术完善前,应该放缓对人工智能的开发。因为人工智能有可能最后不受人类
《人民日报》点赞!东大2名学子上榜! - 天天要闻

《人民日报》点赞!东大2名学子上榜!

5月4日《人民日报》刊登2024年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名单东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2022级本科生田昱锟、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段升顺光荣入选一起来看看他们的事迹吧!
国际上首次,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试验在白天成功实施 - 天天要闻

国际上首次,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试验在白天成功实施

5月6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又称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获悉,4月29日,天都一号通导技术试验星成功完成白天强光干扰条件下的地月空间激光测距技术试验,在国际上首次打破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仅能在夜晚作业的时间限制,标志着中国在深空轨道精密测量领域取得技术新突破。4月27日白天...
中国攻克光刻机光源,技术有别于阿斯麦 - 天天要闻

中国攻克光刻机光源,技术有别于阿斯麦

“中国突破了自主生产先进芯片的障碍!”,最近,《南华早报》发布的一篇报道,公布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中国在西方拼命“卡脖子”的光刻机领域,取得了一项重要的研究成果。 据悉,中国科学院上海光....
走在开放前沿,它们靠什么成为全球资源“强磁场”? - 天天要闻

走在开放前沿,它们靠什么成为全球资源“强磁场”?

每经编辑:杨欢图片来源:成都东部新区供图从地面到天空,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机场正悄然改写城市命运。全球化加速推进,越来越多城市加码入局枢纽机场竞争,期待在加速联通世界中重塑经济地理与城市竞争力。一个普遍共识是,更高效便利的航空运输会成为带动贸易发展、人才流动、资源共享的全新动力源,进而创造面向未来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