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义乌老板150万造诺亚方舟,50米山坡滚下,10年过去怎样了

2022年10月06日01:07:18 科学 1479

公元前3113年,玛雅人几经测算,做出一个令世界轰动的预言:

“2012年12月21日下午3时14分35秒,地球将发生重大灾难,这一天黑夜降临之后,很可能不再会有黎明。”

转瞬间,即将迈入2012年的人们意识到:“世界末日,真的要来临了吗?”

尽管大部分人觉得这是无稽之谈,但恐慌焦虑的情绪还是蔓延开来。

12年,义乌老板150万造诺亚方舟,50米山坡滚下,10年过去怎样了 - 天天要闻

有人开始囤大量物资,有人开始环球旅行,而义乌一位老板的做法则显得有些硬核。他一出手,就砸下150万巨资,只为建造一个能够抵抗“世界末日”的保护装置-----“诺亚方球”。

12年,义乌老板150万造诺亚方舟,50米山坡滚下,10年过去怎样了 - 天天要闻

150万造“方舟”

杨宗福,是义乌一位靠着各种“奇葩”发明致富的大老板。对于末日传言,他也早有耳闻。

“好办,当年诺亚躲避洪灾时,搞了艘巨大的方舟藏身,那么大的灾难都给躲过去了。我也学着创造一个,保我一家三口安全。”

杨宗福没有开玩笑。他从小就喜欢独自鼓弄一些发明,而这次的大工程更是让他在百度上认真学习起结构知识。

摸索的过程中,杨宗福还咨询了很多专家,最终,他将自己的诺亚方舟设定为了:一个直径四米的橘黄色大圆球。

12年,义乌老板150万造诺亚方舟,50米山坡滚下,10年过去怎样了 - 天天要闻

按照杨宗福的设想,该球体最外层为减震层空间,这里将密布300个高强度的减震弹簧,以及75个防撞气囊,可以承受350吨撞击力。

而在第二、三层空间里,将装置可耐1700℃的高温的石棉和起到隔离辐射的作用的高纯度的银纤维

除此之外,装载的马达螺旋桨可以使它在水中灵活航行。

如此,无论遇到何种灾害天气,躲在球体内都可以安然无恙。

12年,义乌老板150万造诺亚方舟,50米山坡滚下,10年过去怎样了 - 天天要闻

剩下球心留有的巨大空间还可容纳供一家三口安全生存10个月的物资储备。为了提高避灾时的生活质量,舱内还设有安全座椅、瞭望系统、通风系统和卫生间等生活设施。

2012年1月,初稿完成。

2月,杨宗福为了找到最合适的材料,驱车1万多公里在全国各地跑。

一开始,杨宗福一把投入100万元,但造着造着发现钱根本不够用。

“要焊接一个圆形的球体,技术含量高,每天的人工费就很贵,加上稀有的材料成本极高,太烧钱了。但为了达到抵御灾难的目的,高投入不可避免。”

12年,义乌老板150万造诺亚方舟,50米山坡滚下,10年过去怎样了 - 天天要闻

于是,杨宗福又从公司账户里补贴了50万元。

直到5月,杨宗福的及时雨赶来。阿里巴巴平台注意到网商队伍中有人在制造“诺亚方舟”,亲自为杨宗福接洽供应商,这才彻底解决了材料问题。

2012年8月,前前后后折腾了将近大半年的时间,杨宗福的“诺亚方舟”终于完工!

12年,义乌老板150万造诺亚方舟,50米山坡滚下,10年过去怎样了 - 天天要闻

50米山坡滚下

2012年8月6日上午9点30分,义乌市后宅杜村的一个山谷中,热闹非凡。除了围观群众,周边还停有数辆大巴车,以及一辆早早在此等候的消防救援车。

众目睽睽之下,现场的起重机用三根绳子将一个直径4米的橘黄色球体吊起,球上写着6个大字:中国诺亚方舟”。

“嚯,这么大个家伙!”莫名而来的群众惊呼。

现场工作人员神采奕奕地介绍道:“这球可神了,可以随便滚,也可以在水上漂,改装以后还能设计成飞行器、航海器呢。等会儿你们就瞧着,可厉害了。”

12年,义乌老板150万造诺亚方舟,50米山坡滚下,10年过去怎样了 - 天天要闻

而杨宗福的邻居大爷也借机目睹了“诺亚方舟”的真面目。大爷说:“这大家伙我每天都能看见,但平时被一块大布遮住,神秘兮兮的,都不知道是啥玩意儿。”

这一天,是“中国诺亚方舟”的首次亮相,即将进行的是载人破坏性试验,而“试验品”就是方舟的制造者。

杨宗福选择的试验场,是一个落差约50米、倾斜度超过60度的山坡,坡下有一堵石墙,墙后是一口水塘。

其设想的试验过程为:球体滚下撞破墙体障碍后到达水塘,但舱内不会进水。由此证明,“方舟”可以应付复杂环境。

12年,义乌老板150万造诺亚方舟,50米山坡滚下,10年过去怎样了 - 天天要闻

在正式试验之前,杨宗福卖了个关子,表演了一波高温测试。

只见现场工作人员将大量冰棍装进一个相同材质、缩小版的“方舟”模型内,合上密封盖,并在球体表面浇上2桶汽油、点着。

熊熊的大火很快包围了整个球体,燃烧约3分钟后,火慢慢灭掉,工作人员打开“舱盖”,原先放入的冰棍丝毫没有融化的迹象。

此情此景,人声鼎沸,围观群众还津津有味的“瓜分”起舱室内的冰棍。

12年,义乌老板150万造诺亚方舟,50米山坡滚下,10年过去怎样了 - 天天要闻

氛围感已经拉满,9点50分,主角杨宗福登场。

他换上助手递来的一身黑色防护装,戴上头盔,短暂亮相后便钻进了方舟。

几秒钟后,原本拽住“方舟”的三根保护绳被松开。摇晃几下后,6吨重的大球从50米高的地方借地势飞速滚落,其间它撞上过一堵矮砖墙,与山谷中胡乱横着的巨石碰擦多次。

这一过程在人们的尖叫声中持续了大约40秒。然而,更惊险的一幕发生了。

就在“方舟”要冲向墙后的池塘时,由于冲击力过于强大,球体的舱门瞬间被弹开。随后,“轰”的一声砸进水池,溅起巨大浪花。

12年,义乌老板150万造诺亚方舟,50米山坡滚下,10年过去怎样了 - 天天要闻

等到一切都平静下来,可以清楚地看见,与障碍物交锋后的“方舟”出现了巨大的形变,最大一处凹陷长宽一米多,舱门也被摔得不知去向。

“快去看看杨总!”六名工作人员飞奔了过去。

一行人还没赶到,这位大老板已经从船舱口露出了头。爬出船舱的时候,他还一手伸直,一手握拳弯曲,摆了个胜利满满的姿势。

而在他身后的“诺亚方舟”,像个被摔瘪了的大乒乓球,说它是球,都需要犹豫一下。

12年,义乌老板150万造诺亚方舟,50米山坡滚下,10年过去怎样了 - 天天要闻

“这次试验,表面破损本来就在预计之中。在里面明显有失重的感觉,但我坐得平稳,基本感觉不到颠簸,我对试验结果很满意。”杨宗福仍充满自信。

不过,细心的人们发现,不只是球体表面有破损,杨老板的下巴上也划出了一道血痕。末日还没来,“方舟”主人就先挂了彩。

对此,杨宗福笑嘻嘻地解释道:“因为不常骑摩托车,把新买来的安全帽戴反了,在下坠过程中有一个安全帽的部件磕到下巴,和方舟本身并没有关系的。”

12年,义乌老板150万造诺亚方舟,50米山坡滚下,10年过去怎样了 - 天天要闻

订单纷至沓来

尽管第一次的试验出了点状况,但无论是“中国诺亚方舟”还是杨宗福本人都吸引了国内外媒体的目光。

“中国诺亚方舟”声名远扬,订单蜂拥而至,短短几个月,杨宗福就接到了26个订单。其中有两个来自海外新西兰,他们还向杨宗福确认是否能够在2012年12月21日之前把“诺亚方舟”运到新西兰。

通过杨宗福的亲身试验,客户们大多要求加大“诺亚方舟”的安全系数。于是,杨老板将中间层填充的液体增加到了1米的厚度,高强度的减震弹簧也有所改进。

12年,义乌老板150万造诺亚方舟,50米山坡滚下,10年过去怎样了 - 天天要闻

由于不同客户对方舟内部装置有着需求上的差异,每个“诺亚方舟”的售价也不尽相同,收费范围在100万至500万元之间。

其中,最大的订单来自山西一个从事煤炭开采的老板,仅其一人就定做了15个方舟。

一口气订15个,杨宗福自己也吓了一跳。他猜测,这位老板除了自己用,还要送给亲朋。“开煤矿嘛,看了那么多生死,肯定是怕的。”杨宗福这样理解。

但这位煤老板并未要求给折扣,反而跟他说“钱不是问题,要用最好的材质”。并且只提出了两个要求:一是绝对安全,实验中的嗑磕巴巴的状况肯定不允许有;二是要万分舒适,达到“五星级酒店的标准”。

12年,义乌老板150万造诺亚方舟,50米山坡滚下,10年过去怎样了 - 天天要闻

杨宗福算了下,按照这样的要求,改进版的“方舟”单个造价会达到400万。舱内要添置冰箱、空调、音响等设备,为了配合舱体的球形内壁和狭小空间,这些电器都得特别定制。

杨宗福忙得昏天黑地,也赚得盆满钵满。

因为“诺亚方舟”,杨宗福的媒体邀约也源源不断。他甚至开始挑拣媒体,电视台的采访他只接受“省级卫视以上的”,档期一路排到了11月份。

但其实,这已不是杨宗福第一次成为红人。在此之前,他已冠有“中国爱迪生”称号,拥有260多个发明专利,创建有爱迪生创意平台,在民间被称作是野生的DIY发明家。

12年,义乌老板150万造诺亚方舟,50米山坡滚下,10年过去怎样了 - 天天要闻

2004年,他发现织袜厂里的工人剪线时会不小心把袜子剪破,于是发明了织袜机自动剪线设备。

2005年,他发明了可撕式多层次鞋垫,这种鞋垫无需清洗,如果脏了,只要撕掉一层即可,一双鞋垫可以撕12次。

2008年春节,南方突降大雪,许多人被困在路上,无法与家人团聚。于是,杨宗福紧急发明了全自动快速铲雪装置,并无偿捐赠给国家。由此,杨宗福还在中南海受到温总理接见。

12年,义乌老板150万造诺亚方舟,50米山坡滚下,10年过去怎样了 - 天天要闻

同年,他发现很多穿职业装的人系丝巾既费时间又难看,而传统的丝巾不是方的就是长的,于是发明了便捷的百变丝巾,成为杨宗福赚取人生第一个亿万现金的发明专利产品。

这也让他有了折腾的本钱,直到造方舟前,他还在不断地研发“新产品”。夏日,他发明出在太阳暴晒下能保持常温的隔热罩,冬日,发明出“暖宝宝”睡衣......

而这次的“诺亚方舟”,只不过将发明家杨宗福推向了最高潮。

12年,义乌老板150万造诺亚方舟,50米山坡滚下,10年过去怎样了 - 天天要闻

沉寂后再度奋起

2013年,世界仍在照常运转,“世界末日”的传言烟消云散。

“诺亚方舟之父”杨宗福也丢了末日经济的生意。

更唏嘘的是,在媒体采访和报道的光鲜亮丽中,他忘记了一直以来搞发明创造的初心,进而投资了多个不靠谱的互联网项目。

2016年,短短3年时间,杨宗福亏损6000多万,致使现金流出现短缺,整个经营陷入困境,各种催款让其无法工作和生活。

12年,义乌老板150万造诺亚方舟,50米山坡滚下,10年过去怎样了 - 天天要闻

在很长一段时间,他似乎没有了音信。

直到2018年,杨宗福带着全新的发明卷土重来。

原来沉寂的几年里,杨宗福选择了反思、选择了如何储蓄力量去东山再起,去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和贡献更多的发明创造去造福社会。

2018年12月16日,他带上自己研发的“佩戴式灭菌空气净化器口罩”现身北京某发布会。

此项发明,开创性地将空气净化器直接戴在了脸上。

12年,义乌老板150万造诺亚方舟,50米山坡滚下,10年过去怎样了 - 天天要闻

这得益于杨宗福独特的发明专利滤芯技术,能大幅度屏蔽空气中引起呼吸道疾病的病毒及细菌。

而产品的适用性也颇为广泛,可在粉尘车间、水泥厂、面粉厂、五金抛光等诸多不良环境使用,让这类群体也能呼吸到健康绿色的无菌空气。

杨宗福在发布会说道:“注重环境保护与健康防护将达成社会共识,他会持续地专注环保设备产品和应用技术的开发与推广。”

脱离“诺亚方舟”的杨宗福这才恢复了往日的模样。

12年,义乌老板150万造诺亚方舟,50米山坡滚下,10年过去怎样了 - 天天要闻

2020年病毒肆虐。杨宗福开了三条流水线,带领工人们加班加点连轴生产,最终将一万只灭菌空气净化器新型口罩送往武汉。

“我们生产的口罩不仅不会涨价,还会降价销售,希望能为对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尽绵薄之力。”杨宗福说道。

2022年,在一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主页上显示着杨宗福正担任监事职位。

该公司主营环保科技、环保产品、新材料及水处理科技领域内的技术开发等。

显然,步入中年的杨宗福转变了思路,从曾经的多样化发明转变为专一的在环保领域开拓。

12年,义乌老板150万造诺亚方舟,50米山坡滚下,10年过去怎样了 - 天天要闻

不过,杨宗福打造的爱迪生创意平台,仍在鼓励与吸纳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发明创新、改造生活的队列。

未来,杨宗福及其带领的年轻人还会迸发出更多的创意,走入寻常百姓的生活。

参考资料:

1.浙江义乌商人花150万元建“诺亚方舟”(图)_乌鲁木齐晚报

2.这位老板敢想敢干 150万造“诺亚方舟”_钱江晚报

3.中国男子制造“诺亚方舟”,称有26个百万订单_沈阳晚报

4.万只新型“灭菌空气净化器”口罩紧急生产,支援武汉_人民网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 天天要闻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磁体馈线采购包项目迎来关键节点,其最后一套校正场线圈内馈线部件在合肥竣工,并交付起运位于法国的ITER现场。这标志着ITER磁体馈线系统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制顺利完成。ITER磁体馈线系统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制,被称为ITER磁体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 天天要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4月13日,副省长、市委书记张振丰在温州学研究联合会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足温州、研究温州、服务温州”,深化时间维度、放大空间维度,贯通历史研究温州、跳出温州研究温州,努力打造温州建设高水平文化强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地方学术研究的...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 天天要闻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极目新闻记者 张秀娟通讯员 赵梦洁 黄晓彧 林敏“小朋友们,外来入侵物种包括哪些呢?”“在咱们出国旅游前,需注意哪些问题呢?”4月12日,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武汉海关在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海关开放日”活动。15名小学生化身“国门小卫士”,零距离体验、参与海关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 天天要闻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顶端新闻记者 杨逍 文 时硕 图如果你向往星辰宇宙,那你是否幻想过在其他星球上跳跃?在本次国防展的“星球重力”互动体验机前,你每次的纵身一跃,都会化身成屏幕中身穿宇航员服的小人,来到月球、金星、火星、火卫二、土卫一等星体上,屏幕的上方记录着你的跳跃高度。在月球,你轻轻一跃就能达到3米高度,轻松打破2.45米...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 天天要闻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是多重气象条件和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气象监测和专家分析,此次强风具有以下关键成因:一、极端天气系统的叠加效应1.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 天天要闻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IT之家 4 月 13 日消息,据央视网报道,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的“太空出差”之旅即将进入倒计时。上周,神十九乘组稳步推进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在开展站内环境监测、设备检查维护等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健康维护。神十九乘组利用脑电设备开展了多项实验的测试工作,地面科研人员将利用获取的数据探究重力对视觉运动信息...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 天天要闻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模仿人类奔跑、跳跃、空翻,像人一样说话、思考甚至察言观色。这不是科幻电影对未来的虚构,而是2025中国机器人产业阔步向前的现实。小时候的你,是不是也曾畅想过:家里有一个机器人,能买菜、做饭、铺床、扫地,帮你干农活,还可以照顾家里老人……时至今日,这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正在变成现实。“12点了,您该吃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