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于单细胞生物”血细胞进化史

2022年10月01日00:25:17 科学 1135

文丨Dr.Lyo


红细胞淋巴细胞等各种血细胞中,包括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在内的吞噬细胞被认为是进化上最古老的血细胞,因为吞噬细胞可以在任何动物中找到,包括形态上非常简单的多细胞生物,如海绵。由此推测,进化的初始血细胞在动物的共同祖先中以吞噬细胞的形式出现,并且在进化过程中从原始吞噬细胞进化出了各种非吞噬细胞谱系。基于每个谱系都是从祖先的吞噬细胞进化而来,那么这些谱系祖细胞中吞噬细胞潜力的保留是系统发育过程的遗迹,已经发现小鼠、鲨鱼、硬骨鱼和青蛙的血小板、红细胞和B细胞都具有吞噬潜力。


然而,这种推测并非基于遗传证据,仍然有可能认为不同物种的吞噬细胞具有不同的起源。此外,最初的血细胞是如何进化的还有待澄清:古代动物是单独开发了吞噬细胞的从头程序,还是从祖先的单细胞生物那里继承了一个关键程序?


近日,日本京都大学Hiroshi Kawamoto团队在Blood期刊上发表题为 Tracing the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blood cells to the unicellular ancestor of animals 的文章,比较各种动物和单细胞生物的吞噬细胞和非吞噬细胞的基因表达谱,发现其吞噬细胞在转录上相似,共享CEBPa及其同源物驱动的吞噬程序。在小鼠中,通过Polycomb来抑制CEBPa来维持非吞噬细胞谱系细胞的功能。这些发现表明由CEBPa驱动的单细胞生物程序,在整个进化过程中也在各种动物物种的吞噬细胞中无缝遗传。


“起源于单细胞生物”血细胞进化史 - 天天要闻


研究团队首先比较了小鼠、被囊动物、海绵和一种单细胞生物(Capsaspora),四个物种的不同谱系或阶段细胞的基因表达谱。在无脊椎动物中,被囊动物属于脊索动物,与脊椎动物接近,而海绵是动物最古老,离脊椎动物最远。发现在血细胞中,巨噬细胞与Capsaspora比非吞噬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更相似。由于肝细胞、成纤维细胞和脂肪细胞也具有吞噬潜能,因此这3种细胞与巨噬细胞归类于吞噬细胞,发现吞噬细胞都与Capsasapora具有高度相似性。在检查小鼠各种细胞谱系与Capsaspora共享的高表达基因,发现巨噬细胞与Capsaspora共享更多的是溶酶体相关基因。


进一步,作者试图揭示哪些转录因子(TF)在Capsaspora和小鼠吞噬细胞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发现在4个物种中有62个TFs是保守的,而CEBPα是Capsaspora和小鼠巨噬细胞中唯一高表达的TF。CEBPα在Capsaspora处于丝状或囊性阶段的表达高于聚集阶段,而PLA2G15(一种溶酶体蛋白,在宿主防御和人类吞噬细胞的胞吐作用中发挥作用)就是也在丝状和囊性阶段的高表达,表明PLA2G15表达的CEBPα驱动的吞噬程序在单细胞和脊椎动物中是保守的。此外,在被囊和海绵吞噬细胞中也高度表达CEBPα同源物。


在小鼠血细胞中,CEBPα充当吞噬细胞或骨髓细胞的主要调节因子,即具有将非吞噬谱系祖细胞转化为髓细胞的潜力,这意味着CEBPα必须被严格抑制以维持非吞噬细胞特性。作者最后发现Polycomb(多梳复合物,主要的表观遗传抑制因子之一)通常抑制各种非吞噬细胞谱系细胞中的CEBPα,发挥抑制吞噬细胞程序的作用。敲出Polycomb中的Ring1a/b,可以将非吞噬细胞谱系细胞转化为吞噬细胞,但过表达并未将吞噬细胞转化为非吞噬细胞谱系细胞,表明Polycomb只在维持非吞噬细胞谱系中起作用。


总而言之,本研究提供了动物界血细胞起源的深入了解,其中动物祖先中的初级吞噬细胞是通过激活从单细胞生物继承的CEBPα驱动的吞噬程序而产生的,并阐明Polycomb介导的CEBPα表观遗传抑制,是维持脊椎动物造血中的非吞噬谱系细胞功能的分子机制。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182/blood.2022016286


制版人:十一


转载须知

【原创文章】BioArtMED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发分享,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所刊登的所有作品的著作权均为BioArtMED所拥有。BioArtMED保留所有法定权利,违者必究。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我国科学家实现基于主动光学强度干涉的合成孔径成像 - 天天要闻

我国科学家实现基于主动光学强度干涉的合成孔径成像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潘建伟、张强、徐飞虎等人联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等单位,首次提出并实验验证了主动光学强度干涉技术合成孔径技术,实现了对1.36公里外毫米级目标的高分辨成像。
发现罕见“幽灵之花” 贵州植物家族再添新成员 - 天天要闻

发现罕见“幽灵之花” 贵州植物家族再添新成员

来源:央视网央视网消息近日,在贵州省林业局组织开展的全省野生兰科植物监测过程中,科研人员首次发现贵州植物新纪录属——杜鹃花科假沙晶兰属,以及隶属该属的两个贵州新纪录物种——浙江假沙晶兰和球果假沙晶兰,它们因独特的外观和神秘的生长习性被称为“
科学之美丨来看宇宙中最精密的“生物计算机” - 天天要闻

科学之美丨来看宇宙中最精密的“生物计算机”

水、脂肪和蛋白质,三种平平无奇的物质,为何能承载人类的智慧与情感?大脑的功耗相当于一个14瓦灯泡,为何能实现强大的认知能力?人类如何用科技对抗大脑深处血管上的“微型炸弹”?在2024年“科技跨年秀”——总台“科晚”的舞台上,特别呈现了《科学之美》的演讲和舞蹈。为了呈现更多维度震撼人心的科学之美,总台社教节...
流浪太空53载 苏联“宇宙-482”探测器坠回印度洋 - 天天要闻

流浪太空53载 苏联“宇宙-482”探测器坠回印度洋

据央视新闻消息,据俄新社10日消息,苏联于1972年3月发射的“宇宙-482”自动探测器近日已坠入雅加达以西的印度洋海域。该探测器原计划飞往金星,由于助推器故障,未能脱离地球轨道。随着时间推移,探测器的高度越来越低,最终坠回大气层。该装置直径约一米,重量不到500公斤。(总台记者 程谟)编辑 毛天宇...
钱江海关查获一大波螳螂 - 天天要闻

钱江海关查获一大波螳螂

近日,钱江海关关员在对国际进境邮件进行CT机查验时,发现一个进境邮件图像异常,疑似存在活体生物。 现场关员开拆查验后发现,里面装有一批活体螳螂和螳螂卵鞘。卵鞘是具有坚硬外壳包裹的螳螂卵块,每一枚卵鞘中一般含有10—50个卵。经现场清点,该包裹内共装有7只螳螂和73枚卵鞘。 经鉴定,其中7只活体螳螂均为魔花螳螂,...
宇宙第一大行金条掺假风波,工行澄清来了 - 天天要闻

宇宙第一大行金条掺假风波,工行澄清来了

周末贵金属时间,小伙伴们大家好。这两天有关在宇宙第一大行买到掺假金条的消息在朋友圈刷屏了。昨天半夜,终于等来了工行的澄清公告:当然是不属实。这是怎么回事呢?说是有一位客户在工行的南翔支行购买了两款金条。结果在剪开加工首饰的过程中发现疑似杂质。我们通过网上的图片看到,剪开后里面有些发黑。工行上海嘉定支...
中国工程院院士葛世荣出任江西理工大学校长 - 天天要闻

中国工程院院士葛世荣出任江西理工大学校长

5月9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葛世荣等同志职务任免的通知,经省政府研究决定:聘任葛世荣为江西理工大学校长。此前,葛世荣担任过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长、党委副书记。葛世荣个人简介葛世荣,男,1963年4月出生,工学博士,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1983年7月,葛世荣在黑龙江矿业学院(现黑龙江...
西安雷雨夜再现龙形不明飞行物,有人称听到类似龙吟声 - 天天要闻

西安雷雨夜再现龙形不明飞行物,有人称听到类似龙吟声

2025年5月8日晚,西安突遭短时强降雨,雷暴交加中,多名市民在夜空中再次捕捉到神秘黑影“龙形”不明飞行物。有网友听到老牛般的咆哮声类似“龙吟”。(视频剪辑:陈歆铃 综合四川观察、南京新闻)(来源:北京日报)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