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噬纳米管的细菌使活体的光伏和传感器成为可能

2022年09月28日09:30:09 科学 1039


吞噬纳米管的细菌使活体的光伏和传感器成为可能 - 天天要闻

研究人员通过将纳米管包裹在蛋白质中来诱导光合细菌吸收碳纳米管(Nat. Nanotechnol. 2022, DOI: 10.5281/zenodo.6777770)。该研究的作者说,这些发现可能会导致一类新的生物传感器和光伏设备,并允许对细菌细胞机制进行详细研究。

先前已经证明细菌可以吸收其他纳米材料,例如金纳米颗粒和发光量子点。但科学家更喜欢使用碳纳米管,因为它们在近红外 (NIR) 波长下稳定发出荧光,该波长不会与细菌和其他细胞自然发出的波长重叠。可以长时间清晰地检测到细胞内的纳米管,这将有助于成像和传感。

科学家们已经在哺乳动物细胞中使用纳米管来对药物输送和细胞代谢进行近红外成像。但是,虽然哺乳动物细胞可以主动吞咽纳米管,但细菌细胞膜更复杂,不允许纳米管通过。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 (EPFL) 的化学工程师 Ardemis Boghossian 及其同事尝试了几种基于蛋白质和肽的涂层来改变纳米管的表面电荷。 “细菌的外膜带负电荷,”她说。 “当包裹在带正电的东西中时,[纳米管]能够进入细胞内部。”

该团队将涂覆的纳米管插入蓝藻中,蓝藻通过光合作用产生能量。研究人员发现,纳米管的作用就像一根电线,将细菌内部产生的电荷穿梭到外部。具有纳米管的细菌菌落产生的电流是没有纳米管的细菌的 15 倍。随着纳米管浓度的增加,电流量增加,但仅限于极限。当浓度太高时,纳米管往往会杀死细菌。

令研究人员惊讶的是,细菌也将纳米管传给了它们的后代。当细菌分裂时,后代会继承纳米管以及亲代细胞膜的一部分。 “这种继承的纳米仿生学是一个很大的新奇事物,”Boghossian 说。 “就好像你有一个有仿生眼睛或手臂的人,让他们的孩子继承它。”研究人员可以使用纳米管的 NIR 荧光对细菌进行分裂时进行成像。 “纳米管也可以用作光学传感器来监测细菌的新陈代谢,”Boghossian 补充道。

“碳纳米管是光电子学中的重要工具,”意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的化学家 Massimo Trotta 说。他说,这项工作表明,细菌细胞可以在不影响其生长和分裂的情况下吸收纳米管。 Trotta 希望这个想法可以进一步用于开发具有“更低碳足迹和更小的环境影响”的新型细菌生物传感器和生物光伏


吞噬纳米管的细菌使活体的光伏和传感器成为可能 - 天天要闻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人类与鸟类的战争 - 天天要闻

人类与鸟类的战争

澳大利亚国徽上是两只动物,左边那个是袋鼠,大家都知道,右边那个有人会误认为是鸵鸟,其实它叫鸸鹋,读音ér miáo,北京动物园里就有,长得很像鸵鸟,它是世界上体型第二大的鸟类,排名第一的当然就是鸵鸟,因为它们长得太像了,所以鸸鹋也被叫做“澳洲鸵鸟”。1932年,根据《威斯敏斯特法案》,澳大利亚作为一个独立国...
热水和冷水一起放进冰箱,为什么热水能先结冰?物理学家终于有了严格证明 - 天天要闻

热水和冷水一起放进冰箱,为什么热水能先结冰?物理学家终于有了严格证明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环球科学”(id:huanqiukexue)图片来源:Pixabay热水有可能先结冰,但热水先结冰也有点不太可能。撰文|王昱审校|不周一杯热水一杯冷水,它们除了温度,它们完全相同。把两杯水同时放进冰箱,谁会先结冰?常识告诉我们应该是冷水先结冰,但1963年,还在上中学的坦桑尼亚少年埃拉斯托·姆潘巴(Erasto...
生化阴谋?美国释放超20亿只“变异蚊子”,到底意欲何为? - 天天要闻

生化阴谋?美国释放超20亿只“变异蚊子”,到底意欲何为?

蚊子虽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环,但是蚊子的泛滥,却也给我们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它们不仅叮咬人的皮肤,让人感到奇痒无比,更关键的是,通过叮咬吸血还会传播各种疾病。肆虐非洲地区的登革热、疟疾等,主要就是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的。基于此,我们才会想尽一
神奇动物在山东①丨中华秋沙鸭 - 天天要闻

神奇动物在山东①丨中华秋沙鸭

编者按: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又到了候鸟北迁的时节。国家林草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越冬水鸟达到监测最高数量,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野外种群数量总体呈现稳中有升的良好态势。
比尔・盖茨:我们生来不是为了工作,AI 将取代人类做大部分事情 - 天天要闻

比尔・盖茨:我们生来不是为了工作,AI 将取代人类做大部分事情

IT之家 4 月 5 日消息,随着生成式 AI 的迅速崛起,世界正在迅速演变到一个新的领域,并重新定义我们如何看待工作。在过去几个月里,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分享了关于 AI 如何影响工作的有趣见解。在今年 3 月的一次《印度快报》采访中,比尔・盖茨分享了更多关于 AI 对工作影响的见解:我们生来不是为了做工作。工作是...
孙梦如 | 中国特色数字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思考——《数字新闻:理念、价值与秩序重构》新书发布会综述 - 天天要闻

孙梦如 | 中国特色数字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思考——《数字新闻:理念、价值与秩序重构》新书发布会综述

作者孙梦如2024年11 月10日下午,浙江大学“数字新闻业与新闻学”论坛暨《数字新闻:理念、价值与秩序重构》新书发布会在浙江杭州举办。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暨南大学、上海大学等高校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