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百科全书(第2版)》读书笔记8729-地球化学

2022年09月13日09:40:06 科学 1199

地球化学 geochemistry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2版)》读书笔记8729-地球化学 - 天天要闻

研究地球及有关天体的化学组成、化学作用和化学演化的科学。它是地质学与化学、物理学等基础科学相结合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边缘学科。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地球化学与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并称固体地球科学三大支柱。它的研究范围进一步从地球扩展到月球和太阳系的其他天体。

地球化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矿产的寻找、评价和开发,农业发展和环境科学等有重要意义。地球科学基础理论的一些重大研究成果,如地球灾变事件、洋底扩张、岩石圈演化等均与地球化学的研究有关。

1.发展概况

地球化学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1.1.萌芽时期

19世纪,一些工业先进国家开展的系统地质调查和填图、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促进了地球化学的萌芽。

1838年,德国化学家C.F.舍恩拜因首先提出地球化学一词。19世纪中叶,分析化学的重量分析、容量分析逐渐完善;化学元素周期律的发现以及原子结构理论和放射性的发现等重大进展,为地球化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2.形成时期

1908年,美国F.W.克拉克发表《地球化学资料》一书,1924年修订出版了第五版。在这部著作中,克拉克汇集了大量矿物、岩石和水的分析资料,计算了地壳的平均化学成分,并提出地球化学应研究地球的化学作用和化学演化,为地球化学的发展指出了方向。

挪威V.M.戈尔德施密特在《元素的地球化学分布规则》(1923~1938)中指出,化学元素在地球上的分布不仅与其原子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有关,而且与它在晶格中的行为特性有关。这使地球化学从主要研究地壳的化学组成转向探讨化学元素在地球中分布的控制规律。

苏联V.I.维尔纳茨基和A.Ye费尔斯曼共同创立了苏俄地球化学学派。

1922年费尔斯曼发表《俄罗斯地球化学》一书,论述了俄罗斯各地区的地球化学特征,是第一部区域地球化学基础著作。

1924年维尔纳茨基发表了《地球化学概论》一书,首次为地球化学提出了研究原子历史的任务,并最先注意到生物对于地壳、生物圈中化学元素迁移、富集和分散的巨大作用。

1927年他创建和领导了世界上第一个地球化学研究机构——生物地球化学实验室。

20世纪30年代费尔斯曼出版了《地球化学》(4卷),多方面分析了地壳中各种原子运移的规律。

与此同时,放射性衰变规律的认识、同位素的发现、质谱仪的发明与改进,导致了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别是同位素年代学的开拓。

1907年美国化学家B.B.博尔特伍德发表了第一批化学铀-铅法年龄数据。40~60年代,铀-钍-铅法、钾-氩法、铷-锶法、普通铅法、碳-14法等逐步发展完善,使同位素年代学初具规模。

1.3.发展时期

20世纪60年代以后,地球化学除继续把矿产资源作为重要研究对象以外,还开辟了环境研究、地震预测,海洋研究和开发、生命起源、地球深部和球外空间等领域的研究。

地球化学分析手段飞速发展,广泛应用超微量、高灵敏度的分析测试技术和仪器,配合电子计算机的使用,不仅可获得大量高精度的分析数据,而且可以直接揭示样品中难于观测的元素及其同位素组成的细微变化和超微结构

一些新的年代测定法,如铀系法、裂变径迹法、氩-40/氩-39法、钐-钕法、热释光法等相继成熟,使同位素年代学方法更加完善。

在这个时期,中国在元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1961年李璞等发表了中国第一批同位素年龄数据;1962年黎彤等发表了中国各种岩浆岩平均化学成分资料;1963年中国科学院完成了中国锂铍铌钽稀土元素地球化学总结,提出了这些矿种的重要矿床类型和分布规律。

2.研究内容

主要包括:① 研究地球和地质体中元素及其同位素的组成,定量地测定元素及其同位素在地球各层圈和地质体中的分布;② 研究地球表面和内部及些天体中进行的化学作用,揭示元素及其同位素的迁移、富集和分散规律;③ 研究地球乃至天体的化学演化,即研究地球各个部分,如大气圈、水圈、地壳、地幔、地核中和各种岩类以及名种地质体中化学元素的平衡、循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规律。

3.分支学科

基于研究领域、课题任务和手段不同,地球化学形成了多个分支学科。

3.1.元素地球化学

从岩石等天然样品中化学元素含量与组合出发,研究各个元素

在地球各部分以及宇宙天体中的分布、迁移与演化。在矿产资源开发中,元素地球化学发挥了重要作用,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提供了成岩、成矿作用的地球化学示踪剂,并为建立成岩、成矿作用的定量模型奠定了基础。

3.2.同位素地球化学

根据自然界的核衰变、裂变及其他核反应过程所引起的同位素变异,以及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引起的同位素分馏,研究天体、地球以及各种地质体的形成时间、物质来源与演化历史。

同位素年代学已建立了一整套同位素年龄测定方法,为地球与天体的演化提供了重要的时间坐标。已测得太阳系各行星形成的年龄为45亿~46亿年,太阳系元素的年龄为50亿~58亿年。

在矿产资源研究中,同位素地球化学可以提供成岩、成矿作用的多方面信息,为探索地质体及矿床的形成机制和物质来源提供依据。

3.3.有机地球化学

研究自然界产出的有机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空间分布、在地球历史中的演化规律以及它们参与地质作用对元素分散富集的影响。生命起源的研究是有机地球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包括两方面:一是对生命前期有机物质演化及前寒武纪古老岩石中生命痕迹的探索;二是根据天体演化规律,进行地球上早期生命及生命起源机制的模拟实验。有机地球化学建立的一套生油指标,为油气的寻找和评价提供了重要手段。

3.4.天体化学

研究元素和核素的起源,元素的宇宙丰度,宇宙物质的元素组成和同位素组成及其变异,天体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及在空间、时间的分布及变化规律。

3.5.环境地球化学

研究人类生存环境的化学组成、化学作用、化学演化及其与人类的相互关系,以及人类活动对环境状态的影响及相应对策。环境地球化学揭示了某些疾病的地区连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要素间的关系。

3.6.矿床地球化学

研究矿床的化学组成、化学作用和化学演化。着重探讨成矿的时间、物理化学条件、矿质来源和机理等问题。它综合元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勘查地球化学和实验地球化学等分支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成果,为矿产的寻找、评价、开发利用服务。

3.7.区域地球化学

研究一定地区某些地质体和圈层的化学组成、化学作用和化学演化,以及元素、同位素的循环、再分配、富集和分散的规律。它为解决区域各类基础地质问题、区域成矿规律和找矿问题以及区域地球化学分区与环境评价等服务。区域地球化学揭示的元素在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为划分元素地球化学省和成矿远景区提供了依据。

3.8.勘查地球化学

通过系统测量成矿和伴生元素在不同地质体及区带的含量和分布研究,找出异常地段,以缩小靶区和圈定找矿及勘探对象。除直接为矿产资源勘查服务外,它也是环境评价及国土规划的重要参考依据。

地球化学的一些重大成果是各分支学科综合研究的结果。如陨石月岩与地球形成的同位素年龄的一致,表明太阳系各成员形成独立宇宙体的时间是大致相同的。又如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研究、导致发现地幔组成的垂向的和区域不均一性,提出了双层地幔模型,加深了对地球内部的认识。天体化学、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还为新灾变论提供依据。

4.研究方法

综合地质学、化学和物理学等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技术,形成了一套完整和系统的地球化学研究方法。包括野外地质观察、采样,天然样品的元素、同位素组成分析和存在状态测试,元素迁移、富集地球化学过程的实验模拟等。

在思维方法上,对大量自然现象观察资料和岩石、矿物中元素含量分析数据的综合整理,广泛采用归纳法,得出规律,建立各种模型,用文字或图表方式表达,称为模式原则。

随着研究资料的积累和地球化学基础理论的成熟和完善,特别是地球化学过程实验模拟方法的建立,地球化学研究方法已由定性转入定量化、参数化,大大加深了对自然作用机制的理解。

现代地球化学,广泛引入精密科学的理论和思维方法,研究自然地质现象,如量子力学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核子物理学等,以及电子计算技术的应用使地球化学提高了推断能力和预测水平。

在此基础上编制了一系列地质和成矿作用的多元多维相图,建立了许多代表性矿床类型成矿作用的定量模型和勘查找矿的计算机评价和预测方法。

5.展望

地球化学研究正在经历三个较大的转变:由大陆转向海洋,由地表、地壳转向地壳深部、地幔,山地球转向球外空间。地球化学的分析测试手段将更为精确、快速。微量,超微量分析测试技术的发展,将可获得超微区(微米)范围内和超微量(微克)样品中元素、同位素分布和组成资料。

低温地球化学、地球化学动力学、超高压地球化学、稀有气体地球化学、比较行星学等都属有巨大发展前景的新的分支学科。

21世纪的地球化学,除继续为矿产资源、环境保护等作出贡献外,还将为全球变化、生物圈与生态环境、国际减灾、大陆超深钻、行星探测、深海观察、不同比例尺和范围的地球化学填图等提供新的成果。


推荐书目

美国全国研究理事会地学部全国地球化学委员会《地球化学发展的方向》编与组. 地球化学发展的方向. 徐仲伦,译.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3.

涂光炽. 地球化学.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高等地球化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摘自:《中国大百科全书(第2版)》第5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 天天要闻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磁体馈线采购包项目迎来关键节点,其最后一套校正场线圈内馈线部件在合肥竣工,并交付起运位于法国的ITER现场。这标志着ITER磁体馈线系统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制顺利完成。ITER磁体馈线系统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制,被称为ITER磁体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 天天要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4月13日,副省长、市委书记张振丰在温州学研究联合会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足温州、研究温州、服务温州”,深化时间维度、放大空间维度,贯通历史研究温州、跳出温州研究温州,努力打造温州建设高水平文化强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地方学术研究的...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 天天要闻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极目新闻记者 张秀娟通讯员 赵梦洁 黄晓彧 林敏“小朋友们,外来入侵物种包括哪些呢?”“在咱们出国旅游前,需注意哪些问题呢?”4月12日,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武汉海关在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海关开放日”活动。15名小学生化身“国门小卫士”,零距离体验、参与海关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 天天要闻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顶端新闻记者 杨逍 文 时硕 图如果你向往星辰宇宙,那你是否幻想过在其他星球上跳跃?在本次国防展的“星球重力”互动体验机前,你每次的纵身一跃,都会化身成屏幕中身穿宇航员服的小人,来到月球、金星、火星、火卫二、土卫一等星体上,屏幕的上方记录着你的跳跃高度。在月球,你轻轻一跃就能达到3米高度,轻松打破2.45米...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 天天要闻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是多重气象条件和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气象监测和专家分析,此次强风具有以下关键成因:一、极端天气系统的叠加效应1.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 天天要闻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IT之家 4 月 13 日消息,据央视网报道,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的“太空出差”之旅即将进入倒计时。上周,神十九乘组稳步推进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在开展站内环境监测、设备检查维护等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健康维护。神十九乘组利用脑电设备开展了多项实验的测试工作,地面科研人员将利用获取的数据探究重力对视觉运动信息...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 天天要闻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模仿人类奔跑、跳跃、空翻,像人一样说话、思考甚至察言观色。这不是科幻电影对未来的虚构,而是2025中国机器人产业阔步向前的现实。小时候的你,是不是也曾畅想过:家里有一个机器人,能买菜、做饭、铺床、扫地,帮你干农活,还可以照顾家里老人……时至今日,这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正在变成现实。“12点了,您该吃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