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在桑树上的“金耳朵”,若有幸遇到带回家,稀有程度不输灵芝

2022年07月15日03:17:20 科学 1981

摘要:寄生在桑树上的“金耳朵”,若有幸遇到带回家,稀有程度不输灵芝

桑树,这可是在广大农村地区一种较为常见的树木,虽然很少有人在院子里,或者是房子前面栽种桑树,可是农村的野外依然有很多野生的桑树。

别看现在桑树不怎么受人重视,可依然不可忽视它全身是宝的事实。而且如果你有商业头脑,不说卖其他的就是它的叶子也很值钱。

寄生在桑树上的“金耳朵”,若有幸遇到带回家,稀有程度不输灵芝 - 天天要闻

笔者有个朋友,他的孩子今年养了几条蚕,就曾为了这些蚕宝宝没少在网上购买桑叶。网购的桑叶因为保鲜和快递成本高,一次购买几斤就要数十块钱。我们还和他开玩笑,这哪里是养蚕啊,简直就是养了个“吞金兽”。

其实对于小孩子的这种行为也是可以理解的,以前我们70后、80后养蚕,为了采摘桑叶,也是可以跑很远的路,并且还要爬树去采摘。

当然桑树的价值不只是这些,它的果实桑葚如今成为了稀罕水果,就连叶子也能当蔬菜吃,也能用来泡茶喝。另外在桑树上也有好些宝贝,其中有一种寄生在桑树上的“金耳朵”,它的稀有程度不输灵芝,自然价值也不菲,你们遇到过没有?

桑树上的“金耳朵”是什么?

因为以前种植桑树的人比较多,山里野生的桑树也多,估计有不少人就在桑树上见到过这种“金耳朵”,而它可不是平凡的寄生菌,它就是大名鼎鼎的桑黄

寄生在桑树上的“金耳朵”,若有幸遇到带回家,稀有程度不输灵芝 - 天天要闻

桑黄在民间也叫桑上寄生、桑黄菇、桑臣树鸡胡孙眼、针层孔菌等,它是寄生在桑树上的一种锈革孔菌科桑黄属真菌。

相信很多人听说过灵芝的大名,它是民间四大“仙药”之一,而桑黄长得和灵芝有几分相似,如今它的稀有程度和灵芝也是差不多的,而且它也同样有着令人不可忽略的珍贵药用价值。

以前许多人见过这种东西,却不认识它,更不知道它的价值,所以常把它当成了普通的寄生菌而忽视,或者是直接给破坏了。这个也不奇怪,毕竟在以前桑黄的名气不高,在民间对它的价值也不怎么重视。

笔者记得小时候在后山就有好几十棵野生的桑树,当时就曾在桑树上看到过这种“金耳朵”,出于好奇把它采摘回去了。大人们却都说这东西不是蘑菇,也不是木耳,吃不得,还吩咐我们要把它扔掉。

寄生在桑树上的“金耳朵”,若有幸遇到带回家,稀有程度不输灵芝 - 天天要闻

现在想想实在是有点可惜了啊,而后来村里发展种植橘子树油茶树,这一片桑树就给砍掉了,现在多年都没有见到桑黄了。

其实桑黄作为一种真菌植物,它对生长的环境要求是比较苛刻的,一般只有合适的环境才会生长出来。目前它在国内的分布集中在华南、华北和西南等地区,野生的话主要是在一些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里面了。

值得一提的是,不光是桑树上会有桑黄,在松树、杨树、柳树、黑桦树白桦树等树木上也会生长,只是它们的价值不如桑树上的高而已。

“黄金”般的药用真菌

桑黄是一种可以入药的真菌,并且它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其实桑黄在我国入药的历史是非常悠久的,早在2000多年前的古人就已经认识到它的药用价值,并且还入药了。

寄生在桑树上的“金耳朵”,若有幸遇到带回家,稀有程度不输灵芝 - 天天要闻

这个在古代的第一本药学典籍《神农本草经》中就曾记载:“桑耳,益气不饥,轻身强志。生山谷。”可见在先秦时期,古人就已经用它入药了。

在后来的很多医学典籍也都有对桑黄的记载,比如著名的《本草纲目》中对于桑黄就有了更为详细的记载:“桑上寄生 (桑耳) 。桑以下皆软耳之名,桑黄以下皆硬菰之名,,其功性则一也。”

另外在《本草图经》、《圣惠方》、《纂要奇方》、《卫生易简方》等等药方都有收录有关桑黄的使用方法和针对病症。而在近代以来,《中药大辞典》和《中华本草》也有收录桑黄这种药材,并且还将桑黄详细地记录了成分、药理和复方。

但是近些年由于野生的桑黄越来越少了,一来是它本来对生长环境很苛刻,二来是桑树不如之前多了,而且环境也变化了,这就不利于桑黄的生长。当然了也和它的价格不断上涨,过度的采挖也有很大的关系。

寄生在桑树上的“金耳朵”,若有幸遇到带回家,稀有程度不输灵芝 - 天天要闻

这也导致桑黄的价格不断上涨,目前在市面上,即便是最便宜的桑黄,也能卖到五六百元一斤,如果是品质高的则要上千元一斤了,而且还是供不应求的。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近些年随着对桑黄研究的深入,人工培育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通过从野生桑黄中提取优质的菌种再把它栽培在桑树上,这样就能人工培育出桑黄,它的形状和灵芝相似,颜色是金黄色的,不过效果自然是不如野生的了。

寄生在桑树上的“金耳朵”,若有幸遇到带回家,稀有程度不输灵芝 - 天天要闻

除此以外,还有一点也要注意,在市面上近些年也出现了一些假冒的桑黄,即是生长在杨树、或者柳树上的,长得和桑黄虽然很相似,但是形状就不那么有规则,颜色也不是金色的,而多数是灰黑色的,并且闻起来有异样的味道,当然了它的药用价值也要大打折扣,如果大家购买还是要谨慎。

好了,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了,看完了文章记得给点个赞,如果认为有价值也可以转发、分享。你们见到过野生的桑黄吗?以后在桑树上见到这种“金耳朵”,记得采摘回家,它的稀有程度和价值都是不输灵芝的哦!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英媒:中国到达了一个里程碑,碳排放量可能已开始下降 - 天天要闻

英媒:中国到达了一个里程碑,碳排放量可能已开始下降

【文/观察者网 陈思佳】近期,英国专门研究气候变化的科学和政策网站“碳简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在经济活动和能源需求持续上升的同时,中国的碳排放量在今年第一季度同比下降约1.6%,在截至今年5月的12个月里下降了约1%。这意味着,中国碳排放有望提前达峰。“中国可能已到达一个改变游戏规则的里程碑。”英国广播公司...
脑洞超级大开!《逝者如斯蝇》让你体验苍蝇短命一生:见证各种有趣死法 - 天天要闻

脑洞超级大开!《逝者如斯蝇》让你体验苍蝇短命一生:见证各种有趣死法

快科技7月9日消息,独立游戏团队Playables再次带来了令人脑洞大开的作品——《逝者如斯蝇》。这款游戏将于7月31日登陆Steam平台,玩家将扮演一只苍蝇,体验其短暂而充满趣味的一生。《逝者如斯蝇》延续了Playables团队一贯的风格,采用简单手绘风格的画面,呈现出一只小苍蝇在房间各处游移的场景。与传统游戏不同的是,《逝...
家国情·奋斗正当时丨高甜!清华博士情侣,双双选择去…… - 天天要闻

家国情·奋斗正当时丨高甜!清华博士情侣,双双选择去……

来源:【全国妇联女性之声】他来自湖北,她来自新疆2015年他们一起考入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本科毕业后又一同成为精密仪器系直博生在不同的研究方向奋斗拼搏他们性格互补、各有所长在人生的下一程,他们默契约定一同奔赴祖国西部为国防事业挥洒青春热血崇高
湛江科技学院学子走进南三岛参与海洋保护科普活动 - 天天要闻

湛江科技学院学子走进南三岛参与海洋保护科普活动

南都讯 记者程安 实习生许骞文 7月4日,在“双百行动”驻湛江坡头区服务队的组织下,湛江科技学院“满天星”实践团的同学们带着满满热情,来到美丽的南三岛巴东小学,深度参与了一场以“珍爱美丽家园、保护海洋生态”为主题的科普活动。南三岛三面环海,迷人的海岸线不仅风光旖旎,更是中国鲎保护区和中华白海豚的重要栖息...
今年6月 全球经历“第三热” 西欧气温创新高 - 天天要闻

今年6月 全球经历“第三热” 西欧气温创新高

欧盟气候监测机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9日发布报告说,全球刚刚经历了该机构自1940年有记录以来第三热的6月,西欧地区则经历了该机构有记录以来最热的6月。 报告显示,6月全球平均地表气温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