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鸟类回归,红树林焕发新生机

2022年07月14日18:44:18 科学 1403

勺嘴鹬黑脸琵鹭黑嘴鸥遗鸥,近几年湛江红树林湿地连续记录到多种珍稀鸟类,生态系统焕发新生机。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红树林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但在此前的中央环保督察中被发现历史形成的养殖场没有清退,局部侵占或破坏红树林等问题。对此,广东省委省政府、湛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誓要打赢这场生态修复的保卫战。通过不懈努力,近年来保护区新增红树林人工造林5700亩,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持续增长,生态功能得到有效发挥。

珍稀鸟类回归,红树林焕发新生机 - 天天要闻

湛江红树林生态功能不断改善

红树林面积占全国的33%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0278.8公顷,其中红树林面积占全国的33%。保护区位于祖国大陆最南端的雷州半岛,红树林沿1556公里海岸线间断性分布,在控制海岸侵蚀、保持水土、抗御台风、保护堤岸、吸收转化污染物、净化海水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生态作用。

湛江市的红树林生长茂密,生态功能凸显,但散式分布区域广、保护难度大。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受围海造田、围塘养殖、采薪等活动的影响,红树林群落破碎化,面积急剧下降。从1990年开始,湛江市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等措施加强管理,并辅以人工造林修复,扭转了红树林面积锐减的趋势,2018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时,红树林面积从1985年的7186.3公顷恢复到9958.13公顷,但仍然受到围垦养殖、围填海等人为活动威胁。

2016年,中央第四环保督察组副组长、生态环境部副部长翟青率队下沉湛江红树林保护区开展实地督察。督察反馈意见也指出: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历史形成的4800多公顷养殖场没有清退,存在局部侵占或破坏红树林等问题。

对此,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整改工作,在《广东省贯彻落实中央第四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措施清单》中明确,通过出台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科学编制湛江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调整方案,对养殖场采取共管、分批赎回、红树林异地增补等方式,对已经遭受到破坏的红树林环境进行生态恢复,做好保护区划定面积内红树林的管控工作。

由此,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修复战役正式拉开序幕。

珍稀鸟类回归,红树林焕发新生机 - 天天要闻

湛江红树林成为鸟类天堂

落实生态补偿 保证红树林正常生长

湛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坚持依法依规满足人民诉求的原则,以立法的手段解决保护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通过加强执法力量、健全巡护制度、提高巡护强度等方式,进一步强化红树林保护区的管护工作,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依法查处三合窝红树林范围内非法占用自然保护区天然湿地建码头案、非法在自然保护区内修建阻水及排水设施案、填埋保护区内天然湿地案等3个案件,并责令责任方对开展复绿工作,复绿补种红树林70亩,种植木麻黄4万株,有力推动红树林保护工作。

为加快红树林生态恢复工作,湛江市印发了《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800公顷养殖塘清退方案》,2018~2020年投入2631.54万元用于整改工作。清退岭头岛红树林核心区内410.5公顷养殖塘,恢复红树林正常潮汐生境。对实验区4570.5公顷养殖塘签订红树林自然资源共管协议,落实生态补偿,保证塘内红树林正常生长。

实现我国首个蓝碳项目交易

通过积极整改,保护区内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恢复。湛江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作为国际重要湿地,是国际候鸟迁徙的重要驿站和栖息地。根据观测人员记录,近几年自然保护区内有白腰杓鹬、小白鹭青脚鹬泽鹬大滨鹬等鸟类迁徙栖息,时有成千上万只水鸟在宽阔的滩涂上觅食、戏耍。更珍贵的是,在众多外形相似的水鸟群中,出现了久违的朋友——勺嘴鹬、黑脸琵鹭、黑嘴鸥和遗鸥。勺嘴鹬是世界上罕见的候鸟之一,全球数量仅剩300~400只,其全球的种群总数比大熊猫种群总数还要少,为此,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将其评定为极危(CR)级别。黑脸琵鹭是全球濒危珍稀物种,目前仅存3000余只,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黑嘴鸥是国际特别保护鸟种,被列入国际鸟类保护委员会编写的《濒危物种动物红皮书》中。这些对环境特别敏感的珍稀水禽的回归,表明湛江红树林生态系统日趋稳定,生态功能正在恢复提高,整个生态系统基本实现良性循环。

2021年4月,湛江红树林造林项目通过核证碳标准开发和管理组织Verra的评审,保护区范围内2015-2019年期间种植的380公顷红树林成功注册为我国首个蓝碳碳汇项目,同时,由于该项目在保护雷州半岛的极危物种(IUCN CR)勺嘴鹬以及濒危物种(IUCN EN)黑脸琵鹭上的特殊意义,获得CCB的认证,成为全球首个同时符合核证碳标准(VCS)以及气候、社区和生物多样性标准(CCB)的碳汇项目,意味着在碳交易时具有更高的市场价值。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购买了“湛江红树林造林项目”截至2020年5月产生的5880吨二氧化碳减排量。且作为本次蓝碳交易的附加成果,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为湛江红树林保护区筹资780余万元,用于红树林保护、修复以及社区共建等工作,提升红树林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这标志着我国首个蓝碳项目交易正式完成,为红树林价值实现途径提供了示范,在鼓励社会资金投入红树林保护、助推未来碳中和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杜娟 通讯员 粤环宣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李琳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英媒:中国到达了一个里程碑,碳排放量可能已开始下降 - 天天要闻

英媒:中国到达了一个里程碑,碳排放量可能已开始下降

【文/观察者网 陈思佳】近期,英国专门研究气候变化的科学和政策网站“碳简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在经济活动和能源需求持续上升的同时,中国的碳排放量在今年第一季度同比下降约1.6%,在截至今年5月的12个月里下降了约1%。这意味着,中国碳排放有望提前达峰。“中国可能已到达一个改变游戏规则的里程碑。”英国广播公司...
脑洞超级大开!《逝者如斯蝇》让你体验苍蝇短命一生:见证各种有趣死法 - 天天要闻

脑洞超级大开!《逝者如斯蝇》让你体验苍蝇短命一生:见证各种有趣死法

快科技7月9日消息,独立游戏团队Playables再次带来了令人脑洞大开的作品——《逝者如斯蝇》。这款游戏将于7月31日登陆Steam平台,玩家将扮演一只苍蝇,体验其短暂而充满趣味的一生。《逝者如斯蝇》延续了Playables团队一贯的风格,采用简单手绘风格的画面,呈现出一只小苍蝇在房间各处游移的场景。与传统游戏不同的是,《逝...
家国情·奋斗正当时丨高甜!清华博士情侣,双双选择去…… - 天天要闻

家国情·奋斗正当时丨高甜!清华博士情侣,双双选择去……

来源:【全国妇联女性之声】他来自湖北,她来自新疆2015年他们一起考入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本科毕业后又一同成为精密仪器系直博生在不同的研究方向奋斗拼搏他们性格互补、各有所长在人生的下一程,他们默契约定一同奔赴祖国西部为国防事业挥洒青春热血崇高
湛江科技学院学子走进南三岛参与海洋保护科普活动 - 天天要闻

湛江科技学院学子走进南三岛参与海洋保护科普活动

南都讯 记者程安 实习生许骞文 7月4日,在“双百行动”驻湛江坡头区服务队的组织下,湛江科技学院“满天星”实践团的同学们带着满满热情,来到美丽的南三岛巴东小学,深度参与了一场以“珍爱美丽家园、保护海洋生态”为主题的科普活动。南三岛三面环海,迷人的海岸线不仅风光旖旎,更是中国鲎保护区和中华白海豚的重要栖息...
今年6月 全球经历“第三热” 西欧气温创新高 - 天天要闻

今年6月 全球经历“第三热” 西欧气温创新高

欧盟气候监测机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9日发布报告说,全球刚刚经历了该机构自1940年有记录以来第三热的6月,西欧地区则经历了该机构有记录以来最热的6月。 报告显示,6月全球平均地表气温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