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愿意改造身体,获得超能力吗?或许博格简史能帮到你的忙

2022年07月05日01:52:35 科学 1783

当人类的寿命走到尽头的时候,延长寿命的最好方法是什么呢?关于这个问题,已经有无数人类进行过亲身实践,过去,我国的皇帝为了延长寿命,炼制长命金丹;美国的富豪为了延长寿命冷藏人体。

今天,在我们这个科技发达的时代,也有一种办法延长寿命,那就是“人机融合”从一个肉体人类,改造为半人半机械的存在。

你愿意改造身体,获得超能力吗?或许博格简史能帮到你的忙 - 天天要闻

很多人都觉得这是在危言耸听,因为只有科幻片里才会出现这种不切实际的情况,但事实上,这种情况已经发生了,而且正在不断地发生。

你愿意改造身体,获得超能力吗?或许博格简史能帮到你的忙 - 天天要闻

赛博格

所谓赛博格,也叫电子人、生化改造人,是一种机械化有机体,换言之,赛博格就是半人半机械的存在,他们虽然看起来像机器人一样,但究其本质,依旧是人类,因为管控他们行为动作的依旧是人类的大脑。

一般来说,人们会通过这种人工科技来强化生物体的能力,比如用人工耳蜗替代人耳进行听声辨位,再比如用人工双臂替代双手,让断臂的人恢复动手的能力。

你愿意改造身体,获得超能力吗?或许博格简史能帮到你的忙 - 天天要闻

这项人工改造技术已经经过了很多次的先例实验,美国田纳西州曾经有一名男子因为触电的原因失去了双臂,后来,他自告奋勇参加了赛博格化的相关实验,最终装上了灵活的人工手臂。

还有一位失明的加拿大男子接受过赛博格化的改造,可以将摄影机拍摄的影像直接传送到脑子里,从而“重见光明”。

你愿意改造身体,获得超能力吗?或许博格简史能帮到你的忙 - 天天要闻

可以说,赛博格化的相关技术,绝对是人类医疗事业的一个福音,但是,科技是把双刃剑,有人用在医疗上,就有人用在战争上。

美国国防部非常关注赛博格技术的动向,并且还在这项研究上投入了巨量资金,他们认为,赛博格技术可以大幅提升人类的听力、视力,而且能使手脚的力量得到强化,只要使用得当,就能制造出不怕死的赛博格士兵。

你愿意改造身体,获得超能力吗?或许博格简史能帮到你的忙 - 天天要闻

20世纪末,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开展了机械外骨骼的相应研究,他们研发出的XOS外骨骼系统可以让人轻而易举的提起上百千克的重物,但是由于XOS能耗问题严重,这项成果一直没有投入使用。

2004年,日本Cyberdyne公司研发出相似的外骨骼产品HAL,这是世界首个实用化的外骨骼装置,而且可以使人类的肌肉力量增强到10倍以上,它比美国的XOS更加高级,而且更加轻巧,但依然存在着相应的能耗问题。

你愿意改造身体,获得超能力吗?或许博格简史能帮到你的忙 - 天天要闻

如果这项技术真的在战争领域普及,那这些经过加工改造的“超级士兵”很有可能成为毁灭人类的新型武器。

因此,针对赛博格技术的使用,国际上存在着很大的争议,医疗界认为引入这项技术会促进医疗事业的发展,但爱好和平的人们却非常抵制这项技术的普及。

直到全球第一位“赛博格”出现,这场争议才逐渐停止,他就是生化电子人:彼得·斯科特·摩根。

半人半机械——彼得

  • 渐冻症改造手术

利用赛博格技术,一些身体状态极差的人也能迎来一丝生机,甚至打破死亡的僵局,突破寿命的上限,英国人彼得·斯科特·摩根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他是一位出色的机器人研究专家,在机器人的相关领域书写过很多的著作,市面上流行的《机器人革命》、《我们全球未来的现实》等作品,均出自他手,但是好景不长,2017年的时候,彼得患上了渐冻症。

你愿意改造身体,获得超能力吗?或许博格简史能帮到你的忙 - 天天要闻

这种症状会让身体的各个部分逐渐僵硬,随后逐渐死去,按照我们人类当前的科技,这种渐冻症基本等于绝症,是很难治愈的疾病,所以医生直接给彼得下了病危通知,并且说他只剩两年左右的寿命。

这个消息如晴天霹雳,让彼得痛苦不已,他做出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准备对自己的肉体进行改造,用机械身躯来扭转渐冻症的命运。

在他的日记里,写着这样一句话:“我将不断进化,作为人类的我已经死去,未来我将以赛博格电子人的身份继续活下去”,我们不知道彼得的心里是怎样想的,但我们理解他向死而生的勇气和抉择。

你愿意改造身体,获得超能力吗?或许博格简史能帮到你的忙 - 天天要闻

经过3小时40分钟的手术,彼得的肉体伤痕累累,他进行了胃造口、膀胱造口和全喉切除等一系列改造手术,去除了危及生命的生理功能,而且还引入机器,替代了他的身体器官。

值得一提的是,彼得早已在手术之前准备好了一切应对的措施,他知道自己会进行全喉切除手术,于是提前联系了语音技术方面的专家,利用AI工具合成了与自己音色一致的声音。

你愿意改造身体,获得超能力吗?或许博格简史能帮到你的忙 - 天天要闻

当手术完成之后,人们看到了一个全新的彼得,他满面笑容,用AI合成的语音和人类正常交流,而且肢体能够进行简单的运动,基本没有渐冻症的明显迹象。

彼得非常乐观,他向所有人展示自己的“全新功能”:“瞧,这是我的全新界面,这是输入管,这是输出管......”,没有人知道彼得是怎么想的,但他的乐观感动了所有人。

你愿意改造身体,获得超能力吗?或许博格简史能帮到你的忙 - 天天要闻

  • 虚拟化身

彼得知道,自己的笑容只是表象,随着渐冻症状况的逐渐严重,自己的面部也会像霍金一样,陷入一种瘫痪的状态,所以他提前联系了相关公司,完成了面部动态的捕捉和采集工作。

Pinewood Studios的工作者们知道彼得时间紧迫,如果不尽快将他的面部信息处理完,那么彼得的脸部将会逐渐冰冻,但是在那段时间内,这项面部表情的采集工作并不完善。

你愿意改造身体,获得超能力吗?或许博格简史能帮到你的忙 - 天天要闻

于是,这群工作者们连续几天几夜没合眼,不仅完成了项目的更新换代,而且还更迭了彼得的面部信息。

通过这些技术的使用,彼得的喜怒哀乐都会实时同步到胸口前的端口上,让他的各种保留在虚拟端口中。

2019年,在一系列的改造和手术完成后,彼得公开宣布,说“彼得2.0”正式上线。

你愿意改造身体,获得超能力吗?或许博格简史能帮到你的忙 - 天天要闻

结局

报社记者争相采访,对彼得进行了全面的报导,他们向彼得询问赛博格化的意义,而彼得的发生器械中,缓缓说出一句话:

彼得把自己当作实验的小白鼠,第一次接受了大面积的赛博格化改造,他走上了一条全新的生命之路,为人类的赛博格实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你愿意改造身体,获得超能力吗?或许博格简史能帮到你的忙 - 天天要闻

彼得成功打破了医生的预言,原本应该在2019年安然逝世的他,一直活到了2022年,这一年,他的渐冻症愈发严重,身体的机能也在逐渐下降,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努力的挤出一个标志性的笑容。

同年6月,彼得的身体不堪重负,即便是体内的半机械也无法拯救他逐渐模糊的意识,就这样世界第一位真正的赛博格彼得·斯科特·摩根去世了,享年64岁。

你愿意改造身体,获得超能力吗?或许博格简史能帮到你的忙 - 天天要闻

结语

彼得用自己的身体充当赛博格技术的小白鼠,不但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影响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他用自己乐观的精神感动着所有人,也为人类文明书写了一篇动人的“疾病抗争史”。

2019年的时候,彼得和他的伴侣一起创建了斯科特·摩根基金会,在基金会的官方网站上,依然留存着彼得生前的原话:“我们有权利选择想要的生活,即便身患残疾,也是如此”。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上海企业“数智碳”实践 | 从第一颗种子开始“科技基因”就被植入 - 天天要闻

上海企业“数智碳”实践 | 从第一颗种子开始“科技基因”就被植入

东禾九谷开心农场的全自动插秧机。今年的水稻插秧时节,在崇明区竖新镇的东禾九谷开心农场,一台新引进的无人驾驶插秧机成为稻田里的“明星”。工作人员为插秧机装好秧盘后,只需进行简单设置和遥控启动,插秧机就能自动作业,将装载的秧苗持续插入稻田。临近稻田尽头,插秧机会自动掉头,在返程中继续插秧。几趟来回后,工...
杨幂论文争议:查重率异常低,AI痕迹明显,字数不足引质疑 - 天天要闻

杨幂论文争议:查重率异常低,AI痕迹明显,字数不足引质疑

近日,关于杨幂论文的争议在学术界和网络上引发了广泛讨论。据报道,杨幂所提交的论文查重率异常低,仅为0.9%,且字数远远达不到发刊标准,这不禁让人对其论文的质量和原创性产生质疑。更为引人关注的是,论文中疑似存在AI生成的痕迹,这一发现更是加剧
嫦娥六号轨道器正前往执行拓展任务! - 天天要闻

嫦娥六号轨道器正前往执行拓展任务!

2024年6月25日14时7分,“嫦娥六号”返回器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阿木古郎草原。至此,为期53天的“嫦娥六号”任务完美收官。 在此之前,13时20分许,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通过地面测控站向“嫦娥六号”轨返组合体(轨道器与返回器组合体)注入高精度导航参数。此后,轨道器与返回器在南大西洋海平面上空约5000千米处解锁分...
科学家应该发财!疫情功臣李兰娟院士,名下医院估值80亿 - 天天要闻

科学家应该发财!疫情功臣李兰娟院士,名下医院估值80亿

李兰娟院士是新冠肺炎期间的最美逆行人,70多岁高龄的她,在忙碌了一天后,回到休息室,摘下口罩,一道深深的勒痕横在脸上,令人看了无比的心酸,无比的感动。如今,李兰娟院士和爱人郑树森院士创办的“树兰医疗”两次冲击港股IPO,合计估值约80亿。科
从开伞到落地 如何准确捕捉“嫦娥六号”图像? - 天天要闻

从开伞到落地 如何准确捕捉“嫦娥六号”图像?

今天14时07分,嫦娥六号返回器准确着陆于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工作正常,标志着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嫦娥六号”采用的是特殊的“打水漂”返回方式,在地广人稀的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场着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景象测量分队在着陆场布设多台小型无人测控设备,构建起了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