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步态控制的两种主要策略

2022年07月04日20:47:27 科学 1358

行走的人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调整步态以在路边或台阶上行走,有意或者无意,每个人都制定了控制策略来控制肌肉活动,以便应对外界发生的变化,从而保护他们免受绊倒和跌倒事故的影响。

拜罗伊特大学的研究人员现在已经使用计算机模拟分析了这些策略及其有效性。他们能够证明,基于视觉感知的策略,在早期阶段预知,并为肌肉的高度差异做好准备,比情境肌肉反射能更好地保护行走的姿态。他们的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报告》中。

机器人步态控制的两种主要策略 - 天天要闻

在不平坦的地面上行走的神经肌肉模型。腿部肌肉的预期调整甚至可以在地面发生变化之前调整身体的重心 (CoM)

如果提前感知到路缘石、台阶或其他地面高度差异,肌肉可以相应地进行调整。膝、踝关节更加弯曲,身体重心高度发生变化。这种预期的肌肉适应在研究中被称为预期控制策略或“高级策略”。另一种要求不高的“低级策略”完全基于肌肉反射。这些反射只有在步行过程中从路边或楼梯踏出一步时才会触发,并且绊倒和跌倒的风险迫在眉睫。

“在我们的研究中,我们试图发现这些不同策略对步态行为的影响以及它们对于安全克服身高差异的重要性。然而,问题出现了,我们永远无法像人类一样完全关闭这两种控制策略中的任何一种。因此,很难确定单一策略对选定的测试对象的影响。但是,通过计算机模拟,这样的分析是可能的,”该研究的负责人 PD Roy Müller 博士解释说,他是运动科学主席的研究助理,并作为拜罗伊特大学和 Klinikum Bayreuth GmbH-Medizincampus Oberfranken 步态实验室的负责人。

研究人员将他们的计算机模拟建立在一个神经肌肉模型上,其中肌肉只受到反射的刺激。使用此模型,可以单独显示低级策略的效果。事实证明,只有在高度差不超过 3 厘米的情况下,这种策略才能保证步行到突然降低的表面的有效、预防事故的适应。然而,路缘石通常有 5 到 12 厘米高。显然,仅基于反射的控制策略不足以避免跌倒。

因此,作为研究的一部分,在该模型中添加了额外的预期策略。计算机模拟显示出明显的好处。高低相结合的策略保证了3到21厘米的高度差可以在没有事故的情况下进行管理。“这一结果清楚地强调了预期适应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它证明,由于视力下降或神经元疾病而只能在有限程度上做出调整的人跌倒的风险要高得多,”穆勒说。

继这项新研究之后,拜罗伊特研究小组希望进一步研究预期策略。这包括,例如,药物或酒精的可能影响,这可能会削弱肌肉控制。进一步的调查将集中在通过培训和学习计划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加强和优化高层战略的问题。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名单来了!成都15个科技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 - 天天要闻

名单来了!成都15个科技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

6月24日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正式揭晓一大批贡献卓越的科学家和标志性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励2023年度授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人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0人国家科学技术奖三大奖25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授奖项目49项国家技术发明奖授奖项目6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项目139项在国家公布的获奖名单中由在蓉科研团队、科学家牵...
浙江30项成果获奖!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颁布 - 天天要闻

浙江30项成果获奖!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颁布

6月24日上午,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在北京举行。会上,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正式揭晓,浙江共有30项科技成果获奖。  其中,浙江主持完成的获奖项目5项,参与完成的获奖项目25项。
嫦娥六号探测器即将返回到地球 - 天天要闻

嫦娥六号探测器即将返回到地球

嫦娥六号探测器即将返回到地球。嫦娥六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背面,实现月背采样返回,即将回到地球。这是我国月球科研的一大突破,快来看看这次探索的成果。在北京时间6月2日早晨,嫦娥六号探测器在月球南极-艾特肯盆地稳稳着陆,它携带着月球的秘密礼物准
谱写新篇章 勇当先行者③丨苏州吴江:千亿新材料产业积厚成势 - 天天要闻

谱写新篇章 勇当先行者③丨苏州吴江:千亿新材料产业积厚成势

恒力(长三角)国际新材料产业基地一期投产国内单体最大的异质结光伏项目启动全国第一家由民营企业牵头组建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落户吴江……近几年吴江新材料领域传来的好消息接连不断太浦河北,三白荡旁是恒力(长三角)国际新材料产业基地该基地是江苏省重
祝贺!李德仁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 天天要闻

祝贺!李德仁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6月24日上午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京揭晓李德仁院士获得中国科技界崇高荣誉1939年12月,李德仁出生在江苏泰县溱潼镇(现泰州市姜堰区溱潼镇)。11岁时,李德仁考入泰州中学。他办公室的书柜里,至今保存着一张当年的成绩单,除了体育,
致敬!李德仁、薛其坤获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 天天要闻

致敬!李德仁、薛其坤获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今天上午揭晓。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人:分别授予武汉大学李德仁院士、清华大学薛其坤院士。李德仁是著名的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一直致力于提升我国测绘遥感对地观测水平。他攻克卫星遥感全球高精度定位及测图核心技术,解决了遥感卫星影像高精度处理的系列难题,带领团队研发全自动高精度航空与...
世界周刊丨最长热浪 - 天天要闻

世界周刊丨最长热浪

6月21日,我们中国人迎来24节气中的夏至。在北半球更多地方,盛夏酷暑的感觉则早已到来。从南亚次大陆到阿拉伯半岛,从美国西部到墨西哥湾,“超级热”已经成为人们的共同感受。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下属国家环境信息中心预测,2024年有50%的几率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跻身史上5个最热年份的几率则高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