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平洋底,曾发现了不属于地球的物质:是谁把它送到这里的?

2022年06月16日10:46:20 科学 1489

关于地球与宇宙的联系,大致上无非就是地球起源,太阳系形成对地球的影响,地外类地行星如何成长,会不会像地球这般。

总之,因为地球具备高等智慧生命体的原因让这一切都变得尤为重要和特殊。

现在科学家似乎又找到了一种新的角度去解释宇宙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在太平洋底,曾发现了不属于地球的物质:是谁把它送到这里的? - 天天要闻

科学家近来在太平洋底部发现了一些重型元素和它们的活动痕迹,另外它们大多都是放射性元素或者同位素

但问题在于,这些元素从同位素分析来看,历史十分久远,并不是人类活动影响带来的,很有可能来自外星球

在太平洋底,曾发现了不属于地球的物质:是谁把它送到这里的? - 天天要闻

被推测为物质来源的“铅笔星云”

为什么它们会存在于海底呢?

文章将从太平洋海底地外放射性同位素研究、超新星活动以及地球形成历史等几个方面来解答问题,接下来一起跟随科学家的脚步看看是谁把它送到这里来的。

在太平洋底,曾发现了不属于地球的物质:是谁把它送到这里的? - 天天要闻

太平洋海底发现了某些物质

来自地球外的元素

同位素的发现来自太平洋底下海底沉积物,洋壳附近以及放射性铁60旁边发现了微弱的钚244痕迹。

早期的宇宙大爆炸给宇宙带来了许多轻元素,例如氢、氦和微量的锂。

不过对于重型元素来讲,情况要相对复杂一点,超新星爆炸一般被认为是重型元素诞生的主要过程。

在太平洋底,曾发现了不属于地球的物质:是谁把它送到这里的? - 天天要闻

超新星爆发的瞬间

巨型恒星最终的变化导致超新星的出现,爆炸便会带来钚、金、钯等多种重型元素。

另外中子的爆发会让元素以极高的速度轰击铁原子,并让它们膨胀成更大的元素,这会让它们的变化速度超过自身的衰变速度,科学家把这种元素变化过程称之为“r过程”

在太平洋底,曾发现了不属于地球的物质:是谁把它送到这里的? - 天天要闻

NASA发现的星云同样也有残留物

而铁元素60的研究早前一直认为是海底洋壳的作用,其半衰期为260万年。

科学家通过收集锰铁结壳样本来分析铁60的过程,作为一种“生长”缓慢的物质,这种结壳只有几厘米的物质会随着事件的推移出现分层堆积。

另外在分层堆积的过程里,每一层都代表了数百万年的历史,为了研究铁60元素,相关的样本早在2016年就通过质谱分析仪进行了调查。

在太平洋底,曾发现了不属于地球的物质:是谁把它送到这里的? - 天天要闻

很明显,尽管这些重型元素的形成和堆积需要跨过数百万年的历史,不过对于地球来讲,它们还是显得太过年轻。

质谱仪分析显示了重型元素的形成时间,科学家通过分析认为这是来自地球外的超新星爆炸。

在详细的调查中科学家们发现,全球铁60的沉积应该是来自多颗超新星爆发,从大西洋、太平洋以及印度洋都有发现,并且超过120个海底样本,几乎是随处可见。

从年限分析来看,受影响的地层从170万延伸到320多万年前

在太平洋底,曾发现了不属于地球的物质:是谁把它送到这里的? - 天天要闻

研究调查的结壳样本

由此看来这不是单一爆发才有的,这说明超新星的爆发一个接一个。

柏林工业大学的科研团队通过相关研究表明,较早时期的超新星远离了太阳系目前所在的热扩散等离子体区域

分析表明,其中有两颗超新星离地球是比较近的,并且足以在地球上形成铁60。

如果从时间上分析,第一颗大概在230万年前,第二颗应该在80万年后,300光年的距离对超新星爆发来讲并不长。

在太平洋底,曾发现了不属于地球的物质:是谁把它送到这里的? - 天天要闻

质谱分析仪的工作原理

追溯源头

对于铁60的出现,科学家们解释,它是恒星正常燃烧时产生的,但是超新星解体后,这些元素会通过r过程产生原子,最后随着爆发被带向各个方向。

超新星不管是融合还是爆发都被认为是宇宙中最可怕的事件之一,大量的辐射能量会被带向地球。

而它们是否会影响到地球的生命还不太清楚,如果能从这些元素上入手,说不定就能找到新的证据表明重型元素的出现会对地球造成影响。

在太平洋底,曾发现了不属于地球的物质:是谁把它送到这里的? - 天天要闻

太平洋海底发现的钚244在这一时期就显得十分重要,因为它的半衰期更长,能够跨越超过8000万年的时间。

在这之前,科学家相信金、银和钚元素是超新星爆发所产生的,结果这次的发现表明,过去的经典超新星模型无法解释现在宇宙附近中元素的数量。

很明显,科学家需要寻找到一个新的合理说法,这其中肯定有其他宇宙灾难促使了一切。

现在,科学家认为,重元素更有可能在两颗更致密的死亡恒星或某些稀有类型的超新星的碰撞中产生

在太平洋底,曾发现了不属于地球的物质:是谁把它送到这里的? - 天天要闻

早期的重元素只会在更为古老的恒星中出现,因为这一时期中子星还没有太多时间去发展,更别说碰撞了。

如果是最近的r事件,那么重元素就可能被带向地球。

由于重元素一般都是在r过程中以特定比例产生,因此钚244可以作为其他重型元素的代替元素。

通过对此次发现的钚244在相关来源的原子比较中发现,铁60元素是由超新星释放的,但它来自恒星中的核聚变反应,而并不是r过程的一部分。

相关样本中,铁60和钚244的半衰期对比证明它们起源较晚。

在太平洋底,曾发现了不属于地球的物质:是谁把它送到这里的? - 天天要闻

太阳系中的R过程

由于地球诞生以前的星际气体和尘埃中的钚244和铁60早就衰变没了,重型元素的探索将会着重带领科学家以另外一个角度探索地球周围的超新星活动。

元素带来的启发

对于地球的形成历史来讲,几十亿年的过程经过了不少变化,放射性同位素或许表明地球在早期经历过更为严重的天文事件。

科学家对重型的元素的探究实际上就是追溯太阳系早期的变化历程,这对我们了解星系变化十分重要。

如今科学家几乎放弃了过去的一部分相关理论,如果是更为极端的超新星事件爆发才能够带来这些重型元素,那么早期的同位素是否也说明太阳系周围的超新星活动比现在更活跃更频繁。

在太平洋底,曾发现了不属于地球的物质:是谁把它送到这里的? - 天天要闻

然而同位素的丢失却让这一关键证明变成空白,极端超新星事件并不是经常出现。

对于地球来讲,许多元素还是在太阳系形成早期留下的。

大量的原始星系尘埃以及分子云聚集,最终在太阳的活动下被带向了地球。

铁60同位素表明最近几百万年仍然有剧烈的超新星爆发事件,而且它们离地球还很近。

在太平洋底,曾发现了不属于地球的物质:是谁把它送到这里的? - 天天要闻

现在的证据从另一方面也说明,重型元素的存在和衰变无法解释太阳系附近重元素的丰度。

这表明常规超新星事件不是重元素的主要来源。

科学家对这些元素的探讨不仅于此,来自其他科学团队的研究表明,尘埃颗粒中的铁60可能会在星际介质中反弹。

或许从某种程度来讲,铁60来自更古老的超新星爆炸,如今所测量到的数据有可能是某种回声。

总体来讲,现在科学家只是暂且把这些重型元素归为超新星活动。

在太平洋底,曾发现了不属于地球的物质:是谁把它送到这里的? - 天天要闻

但如果这些元素不是来自超新星,而是更古老的活动,那么这些重型元素又是怎样达到地球的?

对于太阳系来讲,如今觉得大部分行星际物质都会受到太阳影响,很多物质几乎都能在太阳系中发现。

如果r过程没有超新星的参与,或者说相关重型元素在形成过程中丢失,那么它们也不应该出现在地球。

在太平洋底,曾发现了不属于地球的物质:是谁把它送到这里的? - 天天要闻

科学家怀疑重型元素和超新星有关

进一步的调查或许要等待未来的研究才能获得解释,总的来讲,现在这些重型元素可以证明早期宇宙活动的经历以及结果。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神十九乘组分享太空之旅 - 天天要闻

神十九乘组分享太空之旅

7月9日,在北京航天城,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蔡旭哲(中)、宋令东(右)、王浩泽在记者见面会上敬礼致意。当日下午,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在北京航天城举行神舟十九号乘组与记者见面会,3位航天员太空归来后首次公开亮相,并分享183天“太空出差”的经历与感悟。新华社记者 厉彦辰/摄 本报北京7月9日电(占康 中青报·中青网...
嫦娥六号月壤研究成果上新! - 天天要闻

嫦娥六号月壤研究成果上新!

7月9日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与南京大学等科研团队利用嫦娥六号采回的月球背面样品取得的四项研究成果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杂志四项研究分别揭示了月背岩浆活动、月球古磁场、月幔水含量、月幔演化特征首次为人类揭开了月球背面的演化历史来源:新华社广州日报新花城编...
昆明现80公斤巨无霸“菌王”,4个壮汉才搬得动 - 天天要闻

昆明现80公斤巨无霸“菌王”,4个壮汉才搬得动

7月7日清晨,一筐体型惊人的巨型野生菌亮相昆明木水花野生菌市场,瞬间吸引众人驻足围观。有市民表示,这个是“菌王”吧?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菌。市民崔先生说,这朵巨型野生菌是在嵩明附近发现的,由于菌子体型过于庞大,他找来四位壮汉朋友帮忙,才合力将
英媒:中国到达了一个里程碑,碳排放量可能已开始下降 - 天天要闻

英媒:中国到达了一个里程碑,碳排放量可能已开始下降

【文/观察者网 陈思佳】近期,英国专门研究气候变化的科学和政策网站“碳简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在经济活动和能源需求持续上升的同时,中国的碳排放量在今年第一季度同比下降约1.6%,在截至今年5月的12个月里下降了约1%。这意味着,中国碳排放有望提前达峰。“中国可能已到达一个改变游戏规则的里程碑。”英国广播公司...
脑洞超级大开!《逝者如斯蝇》让你体验苍蝇短命一生:见证各种有趣死法 - 天天要闻

脑洞超级大开!《逝者如斯蝇》让你体验苍蝇短命一生:见证各种有趣死法

快科技7月9日消息,独立游戏团队Playables再次带来了令人脑洞大开的作品——《逝者如斯蝇》。这款游戏将于7月31日登陆Steam平台,玩家将扮演一只苍蝇,体验其短暂而充满趣味的一生。《逝者如斯蝇》延续了Playables团队一贯的风格,采用简单手绘风格的画面,呈现出一只小苍蝇在房间各处游移的场景。与传统游戏不同的是,《逝...
家国情·奋斗正当时丨高甜!清华博士情侣,双双选择去…… - 天天要闻

家国情·奋斗正当时丨高甜!清华博士情侣,双双选择去……

来源:【全国妇联女性之声】他来自湖北,她来自新疆2015年他们一起考入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本科毕业后又一同成为精密仪器系直博生在不同的研究方向奋斗拼搏他们性格互补、各有所长在人生的下一程,他们默契约定一同奔赴祖国西部为国防事业挥洒青春热血崇高
湛江科技学院学子走进南三岛参与海洋保护科普活动 - 天天要闻

湛江科技学院学子走进南三岛参与海洋保护科普活动

南都讯 记者程安 实习生许骞文 7月4日,在“双百行动”驻湛江坡头区服务队的组织下,湛江科技学院“满天星”实践团的同学们带着满满热情,来到美丽的南三岛巴东小学,深度参与了一场以“珍爱美丽家园、保护海洋生态”为主题的科普活动。南三岛三面环海,迷人的海岸线不仅风光旖旎,更是中国鲎保护区和中华白海豚的重要栖息...
今年6月 全球经历“第三热” 西欧气温创新高 - 天天要闻

今年6月 全球经历“第三热” 西欧气温创新高

欧盟气候监测机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9日发布报告说,全球刚刚经历了该机构自1940年有记录以来第三热的6月,西欧地区则经历了该机构有记录以来最热的6月。 报告显示,6月全球平均地表气温为1....